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鞠波

loushi_bbc

在2019年樓市運行逐步冷卻之際,相繼出現了地方城市放鬆的跡象。

限售令、限購令、限價令,被視為這波宏觀調控核心中的核心。在2019年樓市運行逐步冷卻之際,相繼出現了地方城市放鬆的跡象。限購令變相引發了搶購人才的城市之戰;限售令,也伴隨時間的到期,二手房紛紛解禁;而關於三限政策中最為核心的限價令,在三四五線城市中,也紛紛出現放鬆的跡象,今天對於三限政策放鬆後的影響,筆者深感有必要深入分析,為讀者清晰瞭解後市變化,做一個前瞻性的參考。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NO1

“夜壺”能否再次救“主”

第三季度,中國GDP增長6%,呈下滑趨勢。作為14萬億的大市場,樓市的升降對中國經濟舉足輕重,作為中國經濟的基本盤,樓市依然是定海神針,在穩定中國經濟面前,我們紛紛看到了各大城市11月份紛紛放鬆限購的動作,限購令成為一個擺設。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縱觀市場,對於限購令,大多執行的不是那麼一絲不苟。比如,深圳買房,五年社保的嚴格執行,可入戶深圳,條件比較松;惠州則無需任何條件,限購三套;東莞,社保限制一年,本科生半年,一般都是買了房子,網籤等待半年執行操作;中山,社保半年;南沙,剛剛放鬆的南沙限購,廢除了社保限制,只要是本科生,或者技術工,都能享受一套住房的購買資格;珠海,部分區域完全沒有資格限制。限購其實在全國各大城市,早已名存實亡,只有極個別城市,仍在嚴格執行,其實也是有破限的應對之策。於是我們看到了人口在城市間的流動,有吸引力的城市人口在流入,吸引力小的城市,人口在流出。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2019年下半年,全國經濟的穩定,比什麼都來的更為重要,在二師兄的發威下,CPI第三季度已經飆升到了4.5%,我國的金融調控手段,在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速下滑面前,明顯顯得無計可施,此時“夜壺”再次被委以重任,也是臨危受命。希望能力挽狂瀾於經濟的下滑態勢,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營造出一個穩定的環境。

NO2

限售房解禁上市倒逼房價回落

這波牛市一個特點十分明顯,那就是一二手房的價格倒掛。這是由限價令的嚴格執行之後,導致一二手房價格出現背離,從而出現了新房價格遠遠低於周邊二手房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又會迫使投資性資金搶購新房,套利空間的大小,直接影響搶購的熱情。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伴隨著2年3年限售期的相繼到來,那些2016、2017購買的新房,限售期紛紛到期,限售期的截止,導致上市出售房源的急速上升,上市的房源多了,價格自然就會下滑,這大概就是2019年全國二手房價格回落的真實寫照。未來的中國樓市,新房跟二手房的差距肯定會逐步縮小,直到最後的差距消失,沒有的套利空間,投機性資金就沒有搶購的熱情。此時的樓市,才能迴歸樓市的本真行情。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不過以上的分析只是正常來說。像深圳這種特殊的一線城市,恐怕還不在討論範疇。因為深圳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300萬人口的城市,一年僅僅3萬套商品房的供應,外加2019年8.18定位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定位後,全國的資金紛紛進駐深圳,作證就是以往不受待見的公寓產品,突然得到火爆銷售。中洲濱海商務公寓開盤當天銷售800套;仁恆世紀夢公園11月銷售1000多套;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當天銷售400多套等。公寓的火爆外加二手房的量價齊升,外帶新房的日光,這就是深圳樓市的表現。

大灣區幾大城市群中,社科院11月指出深圳、珠海、惠州、東莞為2020年預警性上漲城市,這大概就是基於2019年的樓市表現,以及未來城市發展的潛力,綜合得出的預測。

NO3

限價令的退出,不等於房價飆漲!

很多媒體預測,限價令鬆綁,必定會導致房價飆漲,對於這種看法,筆者表示不敢苟同。限價令得分兩種情況來看:一是完全扭曲的市場價格,限價令放開後,新房價格不一定能大漲,因為沒有套利空間後,市場會比較理性;二是適當的價格限制,這種情況下的限價令放開,飢餓式營銷失去吸引力,如果與二手房價格沒有折價空間後,將面臨銷售冷遇的情況。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限價令的退出,要分城市來看,像內地很多房地產市場比較平穩的城市,限價令的執行顯得沒有那麼重要,限價令的退出,只會把商品市場迴歸市場本身;而對於一線城市,資源比較緊缺的大城市而言,限價令的退出才可能會導致暴漲,比如深圳。拿2019年深圳香蜜湖表現來看,深業中城為何會日光、搶購,就是因為有限價,周邊十幾年前的二手房,價格在17萬左右,而深業中城售價13.1萬,至少每平米有4萬以上的差價,如果放開限價令限制,房價可能飆升到18萬左右每平。

2019年樓市開始躁動

目前限價令退出的城市主要是三四五線城市,這種城市本來人口不是那麼多,資源也不是特別緊缺,限價令目前早已完成了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臺也是情理之中。比如安徽阜陽、湖南的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