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祕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高郵馬棚灣的東面,有一個深潭叫清水潭。相傳這水潭很深,深的都不見底,潭底有個龍洞與東海相連,還是東海龍王進入高郵湖的通道。這東海龍王呢,又是個風流種,在外面有兩個私生子白龍與青龍,不敢帶回龍宮,就將兩子安頓在清水潭。兩小龍嘻戲時,潭面無風也會激起大浪,白浪、青浪不僅色澤有別,而且浪波互不相干。但傳說終歸是個傳說,清水潭的奧秘倒值得去好好探索。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這個潭為什麼叫清水潭?

這個疑問,就要從地質學來說了。其實,清水潭所處的位置,正是兩條地下斷裂的交匯處,所以清水潭深不見底。當黃河水灌進來的時候,因為巨大的落差,以及重力的作用,泥沙一下子落在了下面,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上層就成了清澈的水,潭便因此得名。

清水潭段修築河堤,堤身為何會下沉?

很久以前,有條古老的河流從今安徽滁州界的山澗中流出,往東經過高郵境內。這條古老的河流名叫石樑溪(今白塔河),正好流經其中的一條地下斷裂,因此,清水潭就成了這古老河流的一段。宋代初期,高郵境內的小湖泊匯聚成新開湖併吞並了當時一段運河,漕運的船就只直接在湖裡行駛,但湖面風多浪大,漕船經常遇難損失慘重。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為了減緩漕船的損失,先是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江淮發運使李溥下令在湖中用巨石築長堤;後又是天禧四年(1020年),江淮置制發運副使張綸直接沿湖築湖堤200餘里,使得運河與湖分離,這個湖堤便是運河西堤的雛形。再後來,到了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朝廷又往東修築了新的河堤即運河的東堤之始,而清水潭便在堤的東面,堤身又建在石樑溪淤土層上,因此極易發生下陷甚至潰塌。
<strong>注:這裡所講的運河為明清運河故道。

清水潭為何又被稱作“災難性的產物”?

明朝中後期,黃河奪淮愈發嚴重,加上明朝廷採取的治水政策,高郵境內的諸多湖泊逐漸匯聚在一起,最終形成高郵湖。由於大量泥沙的堆積,高郵湖成了一個“懸湖”,只要遇到連續暴雨,隨時可能爆發洪災,十足的一顆“定時炸彈”。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康熙七年(1668年),山東郯城爆發強烈大地震,受次生災害的影響,高郵隨即爆發大洪災。先是高郵湖水沖垮運河西堤,緊接著運河東堤又多出決堤,尤以清水潭段的情況最為嚴峻。堤身受到重創脆弱不堪,難以承受後來的幾次洪水考驗,連續多次決堤,洪水從缺口傾瀉,連續沖刷下,清水潭就成了一個災難性的產物。

清水潭的現狀如何?

1956年,大運河拓寬取直,明清運河故道東堤外另開新運河,並修築了新的運河東堤。原先的清水潭已有部分併入新開運河內,加上新東堤的隔斷,清水潭實在小了不少。但是,受到洪水的影響,清水潭的東面還留有一片寶貴的溼地旅遊資源。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於是,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古老的清水潭,又再次煥發了青春。

探索高郵清水潭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