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块阵地上,巴金发现一群战士正在精心修筑一处地窨子,巴金问这是干什么用的?指导员说:“文化学习开始了两个多星期,我们到现在才把课堂修好。不过这样总比在班排住室里上课好些。中间用雨布一隔,两个大班上课没有问题。”



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座炮弹片和炸弹皮满地的山上,敌人随时都会有炮弹、航弹来找轰炸,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没有木料,没有砖瓦,他们却精心修筑起这样“讲究”的课堂,这背后其实就是新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突然迸发出的一股力量。巴金没有写,但我作为他们的孙辈,却实实在在看到了!一篇纪念栗学福同志和陈岱光、杨启明、胡根基三烈士的文章中,提到过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请输入图片描述


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胡根基烈士说,咱们国家啥时候也能有这些厉害玩意儿?栗学福回答说,指导员说了,再有三个五年计划,咱们就能实现工业化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咱啥都能造!胡烈士说,十五年后,我也才32岁,能看到那一天,该多好?栗学福笑着说:“咱们牺牲了,能让祖国人民早点过上幸福生活,不很好吗?等将来年轻人都长大了,一定会想起咱们来,这才是咱们的光荣啊!”接着美国鬼子冲上来,他们先后在战斗岗位,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请输入图片描述


只有栗学福活了下来,战后告诉给我们,关于这场战斗最激烈时刻,两位英雄的一段,关于未来的畅想。


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一写抗美援朝,总有几只苍蝇出来嗡嗡叫唤,想想可气又好笑。不正是无数位胡根基、杨启明和陈岱光,为这些中二症患者的脑残,提供了幼稚、愚蠢的机会吗?当然这些长不大的中二症,能否改正,那也是造化了。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无数位英烈的纪念和缅怀!



志愿军的地下教室,17岁小战士放下课本,就跟敌人同归于尽

请输入图片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