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古大學是三千年前熊館大學,在張家界崇山?


世界最古大學是三千年前熊館大學,在張家界崇山?


世界最古大學是三千年前熊館大學,在張家界崇山?


世界最古大學是三千年前熊館大學,在張家界崇山?

世界最古大學是三千年前熊館大學

——大湘西考古發現與世界工匠文明之二十四

杜鋼建

熊館大學是世界上最古的大學,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聖經》記載的以色列諸王包括掃羅王、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等都曾經在熊館大學受訓。商朝末期的熊館大學培訓出推翻商朝政權的大批軍政人員。

熊館大學之所以能夠在古庸國地區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積累過程。早在伏羲時期,人類最早文書的管理者庸成氏家族在今張家界崇山地區負責冊府工作。燧人氏沒,庸成氏起。庸成氏與伏羲氏是六萬年前同時興起的氏族。伏羲朝時期的庸成氏也是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文獻《容成氏》所記載容成氏的祖先。在幾萬年的歷史發展中,庸成氏即容成氏家族一直是人類早期帝王法律文獻的約櫃和冊府即策府的管理者,相當於國家檔案館的館長。自庸成氏和容成氏在崇山地區負責約櫃和冊府以後,炎帝時期帝師赤松子、黃帝時期大臣大撓、堯帝時期善卷等都是崇山北麓熊溪峪鬼谷師壇的老師。他們作為不同時期帝王的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習讀本。此地實際上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校,堪稱萬年學校。

華胥族於10萬年前在湖湘地區開國以後,崇山地區的歷史文化一直沒有中斷。華胥族是伏羲朝歷代伏羲的母族。伏羲的父族是燧人氏族。伏羲朝於6萬年前繼燧人華胥氏族以後在今張家界崇山地區開國立君。根據古代文獻和考古發掘,伏羲朝包括伏羲以後的十六大姓氏帝王的治理時期,有大約5萬年曆史。1942年長沙子彈庫地區考古發現的楚墓帛書表明伏羲氏在湖湘地區北部區域活動。伏羲時期形成人類最早的不成文憲法——《伏羲皇策辭》。根據夏朝以前古籍《三墳》的記錄,伏羲、神農、黃帝時期都有憲法。伏羲時期創立了中央和地方

政府的管理體系,並形成政府部門的職能和權力劃分。

伏羲憲法的基礎理論是《連山易》理論。伏羲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連山易》論及八大名山,其中首當其衝的是崇山。“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龍,君陰後,君陽師,君兵將,君象首。”崇山地區是伏羲立君建國的首出之地,也是伏羲早期制定和頒佈憲法性法令的中央根據地。除了崇山之外,其他諸如連山、列山等也都在湖南。伏羲時期,因尊事為禮儀,因龍出而紀官,因鳳來而作樂。伏羲時期,大臣飛龍氏造六書,潛龍氏作甲歷,降龍氏率萬民,水龍氏平治水土,火龍氏炮治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

伏羲憲法繼承了燧人氏時期的民主傳統,強調諮於將、諮於相、諮於民三諮詢的政府民主決策程序。伏羲憲法開啟了祭天祭祖和八卦預測的法治傳統。愛民、順民、竭力於民的思想成為伏羲憲法的基本原則,也是伏羲時期君道文化的重要內容。在燧人氏時期天道文化和師道文化的基礎上,伏羲憲法及其基礎理論的易經理論進一步形成地道文化和君道文化。伏羲憲法所規定的太陽曆法進一步將天象與地形結合以確定地球行政區劃的劃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分佈在地球上的行政區劃中都有對應。地道文化催生了地圖的形成。各地分別對應天上二十八宿的地圖不斷彙集最終出現世界性地圖。伏羲時期地道文化和君道文化的形成進一步豐富了君子文化的內容。

正是伏羲朝以來的天道地道人道文化在崇山地區不斷積累,形成古庸國的約櫃和冊府制度,注意保存重大的法律文獻。在此基礎上逐漸產生世界上最古老的學校和大學。先夏時期古庸國的約櫃和冊府制度後來影響到古埃及和古猶太等地區。堯舜禹時期的善卷曾經在崇山地區辦學。隨著后稷家族和驩兜家族以及夏朝政治中心的西遷,在夏商時期崇山地區教育中心的地位逐漸下降。一直到商朝末期熊館大學的興起,崇山地區再次成為東土的教育中心。

商朝末期,庸王鬻熊恢復和重振庸國學校,這就是熊館大學。鬻熊親自主講的熊館大學直接培養了大批軍政要員。在熊館大學學習過的學生有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周公姬旦、召公姬爽、太公望姜尚、庸王熊麗、熊狂、楚祖熊繹等。這些學生先後成為推翻商朝政權和創建周朝政權以及開創楚國曆史文化的骨幹力量。

根據鄭樵《通志氏族略》記載,鬻熊出生於崇山,是古庸國的國王祝融的後裔。《軍懺·教行》記載:“西伯(文王)於澧造靈臺,立大庠(大學),以明人志倫理也,熊鬻子於庸造熊臺,立熊館,以育熊鬻之士也”。 熊館大學在周朝時期曾經長期發揮重要的歷史作用。《歷山兵法》記載:“熊館,立於崇山西北熊崗之上,井方四連,有地四丘”。我在熊館大學原址的考察中看到,熊館大學的地理環境極佳。可以想見當年的辦學規模和學校盛況。

熊館大學在熊詡時期得到重修和擴建,歷史上也稱為鬼谷學宮。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才濟濟的學校根據地一直在崇山地區。著名的鬼谷子就是鬼谷學宮的世界頂級大師。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軍政要員中有許多人都是鬼谷子的徒子徒孫。根據李書泰、龍家雄《鬼谷子身世研究》一書的論證,白公勝是著名的鬼谷子。白公勝政變失敗後潛隱於屈家坊潭口鬼谷洞,後遷官黎坪鬼谷峽洞,拜老子為師,著《鬼谷子》。鬼谷洞因老子在此授道,又名伯陽洞。孔子游學大庸,在熊館大學拜會老子。李書泰先生的研究成果指出:“在眾多署名鬼谷子或孫武的著作中至少有《孫子兵法》、《鬼谷子》、《鬼谷子分定經》、《鬼谷子相術》與白公勝有直接關係”。戰國時期在鬼谷學宮學習的著名人物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詩人屈原等。戰國時期熊館大學再度成為各國矚目的教育中心。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在熊館大學和鬼谷學宮的遺址上建立天崇書院。

明朝時期《武溪兵屯志》記載:“天崇書院建於鬼谷學宮原址。”元朝大德七年土司在此地又創立天門書院。到明朝初期武溪土司宣慰使田虎因參與陳友諒紅巾起義而被滅族,崇山地區的教育中心地位再次中斷。

關於熊館大學的歷史發展過程,張家界地區著名的“三劍客”田奇富先生、金克劍先生和李書泰先生在他們的著作中均有論述。特別是田奇富先生贈送給我的《崇山三易八卦學——古庸國祖源文化考》一書,對此有詳細的解說。自伏羲在崇山創立八卦易經理論以來,在熊館大學時期鬻熊將易經理論進一步發展成為後來的《周易》。周文王的《周易》理論來自鬻熊。張家界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田奇富先生是鬻熊以來崇山易學的當代傳人。從田奇富先生的著作中讀者可以學習和了解古庸國曆史文化的發展過程。我作為張家界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名譽會長有機會向田奇富先生等人學習,有幸獲知熊館大學的歷史。

熊館大學的藏書之所以豐富,與約櫃制度和冊府制度有關。《聖經》所記金約櫃與《史記》所記金縢匱是同一個金櫃。縢也是約的意思。《詩》述韔弓之事雲:“竹閉緄縢。”《毛傳》雲:“緄,繩。縢,約也。”該約櫃“緘之以金”,可謂“金閉約櫃”。縢的意思也是約束。鄭《喪大記》注云:“齊人謂棺束為緘。”《家語》稱周廟之內有金人,叄緘其口,則“縢”是束縛之義。“藏之於匱,緘之以金”,若今釘鐷之,不欲人開也。鄭雲:“凡藏秘書,藏之於匱,必以金緘其表。”是秘密之書,皆藏於匱,非周公始造此匱,獨藏此書也。

關於金約櫃的歷史,由於秦始皇燔書,後人已經不瞭解具體情況。《聖經》關於約櫃的記載,可以彌補中國文獻的不足。譙周雲“秦既燔書,時人慾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雲‘成王時病,周公禱河欲代王死,藏祝策於府。成王用事,人讒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策,乃迎周公’”周公藏祝策於府的說法是籠統的說法。其實周公藏祝策於金約櫃。金約櫃或金縢櫃所藏秘密,一般人是不得知曉的。

根據《史記》記載,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風雷,禾盡偃,大木盡拔。周國大恐。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史百執事,史百執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執書以泣,曰:“自今後其無繆卜乎!昔周公勤勞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盡起。二公命國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由於周公顯靈,是歲則莊稼大熟,收成好。於是成王乃命魯得郊祭文王。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襃周公之德。此事說明周公於金縢櫃所藏秘密幸虧得到成王的證實和認知。金縢櫃於西周歷史如同金約櫃於以色列歷史一樣至為重要。

周公曾經專門作《金縢》篇,自為一體,是祝辭亦是誥辭。根據《尚書》記載,武王有疾不豫,周公作《金縢》。為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不欲人開之。金縢遂以所藏為篇名。武王有疾,周公作策書告神,請代武王死。事畢,納書於金縢匱,遂作《金縢》。周公策命之書,自納金縢匱。後來周公被流言所謗,成王起先也懷疑周公,醒悟後開櫃檢查,方信周公。

由於周朝王都後來東遷東土,金縢櫃可能留在西土,加上秦始皇焚書,中國後來無法知道金縢櫃的歷史由來和去處。《聖經》關於金約櫃的具體描述可以彌補中國文獻在此方面的不足。

為了將來恢復熊館大學,我已經和張家界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田奇富先生等朋友們一起在張家界推動成立了大庸古樂書院、張家界市崇山文化研究院、崑崙山鬼谷熊館書院、熊詡書院、天崇書院、天門書院等文化書院。這些書院在我發起的百家書院中獨具張家界歷史文化特色,希望經過發展將來會成為張家界地區新的人文景觀。

關於大同思想網

:大同思想網是由大陸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青年學者枕戈、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豔律師、嶽麓書院唐宏站博士發起,並有學界代表人物鄭佳明、盧德之、陳明、秋風、林安梧、黃玉順、伍繼延、杜文忠、韓星、何真臨、曾亦、韓秉欣、黃守愚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於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長沙成立。網站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實踐法治中國為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大潮中,大同思想網已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國學網站之一。

關注大同思想網

datongsixiangwang@163.com

大同思想網

http://www.datongsixiang.com(新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