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系列紀念文章之一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

——系列紀念文章之一

(西部黃河文化走筆叢書·筆記雜談卷)


武 永 寶


第一章 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

(一)、12月16日 一個特殊的日子

公元2019年12月16日,這個日子,貌似平常,但卻值得我們後來人謹記勿忘。因為,今天這個日子恰是“民國九年大地震”發生99週年的祭日。

偉人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所以,值此凝重時刻,筆者特以一種敬畏、慎甚的心態,撰寫一篇小文,以示紀念。同時,對廣大讀者君來說,也是一種提醒:勿忘災難!勿忘過去!勿忘此日……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系列紀念文章之一

靖遠海原固原為地震震中區域


蘭州大學任繼榮教授,乃是平川走出去的一位有造詣的學者,同時也是一個故鄉情重之人……任教授尤對寶積山磁窯溝文化遺址,及民國九年大地震,此二者,關注殷殷。曾為此專門組織、進行了諸多的學術探討、挖掘、考察等活動。這方面,其付出心血多多,成績斐然。

外,任教授還曾再三囑我寫一些這方面的文字,以示對其工作的支持,同時,也為家鄉文化事業的弘揚、發展,做貢獻,盡一份力。筆者曾慨然應允。今天的這篇東西就是付諸實踐行動的具體體現罷。這是其一,那麼,其二,其三……會接踵至也。

(二)、莊子曰:直匍匐而歸耳

要聲明的一點是,任教授們所從事的工作科學性極強,學術味濃烈。而我奉獻給大家的東西則具有“野史”性質,偏重於民間傳說、遺聞的輯錄,等等。同時,部分作品在此基礎上,還具有再創作的色彩。這是筆記類體裁作品的顯著特點。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林先生,曾屢屢自稱為“野史氏”、“異史氏”,云云……很顯然,筆者近年所撰的東西,幾與“野史氏”、“異史氏”無異。有同仁曾嘲諷筆者,這種迥異於往日創作風格的寫作嘗試,乃是在跟蒲老前輩“牙牙學語”、“邯鄲學步”罷了。

誠然,筆者對此默認之。不過,“牙牙學語”也還算不錯,畢竟有點“像模像樣”。若真誤入“邯鄲學步”之窘境,可就糟了……

說起“邯鄲學步”的故事,很有趣,這成語出自《莊子》。說的是燕國某青年,愛慕邯鄲人走路的樣子,遂去邯鄲學之。後,不但沒學成其優美之步態,竟然連自己原本的走路技術也丟了。於是,莊子曰:直匍匐而歸耳。也就是說,最後爬著回家來。那麼,筆者的“西部黃河文化走筆叢書”系列,是否是在“直匍匐而歸”呢?這就很難說了。讓時間和歷史去做最後的鑑定吧。

(三)野史稗鈔的趣味性

應該說,野史稗鈔之類作品,其具有寫作隨意,結構鬆散,趣味性強的特點。有趣,那麼,必然就很有可讀性嘍。其缺點在於科學、嚴謹度往往不夠。這是古今此類作品的通病。所以,我的作品,可以看做是對地方“正史”的一種補充吧。同時,為稍顯枯燥的科研活動,增添一些有趣佐料,讓大家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放鬆身心,遽然一哂,一嘆,則,我願足矣。

偏重於從文史、趣聞方面解讀、宣傳一些嚴肅、重大課題,這是筆記雜談類作品的特長,這似乎更容易被人們記住該事件。從而起到獨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關於99年前的那場特大災難事件,說來很是嚴酷、痛心。我的幾篇紀念文章,試圖從另一個側面去詮釋它,讓讀者在沉痛緬懷災難往事的同時,尚可從中獲得一些幽默、詼諧、有趣的元素。

誠以此,努力為讀者君的多元需求服務,亦意在為任教授的系列活動助力也。


第二章 民國九年大地震簡況綜述

(一)、銘記一組數字和常識資料

有關這次地震的一些基本數字和資料,則是絕不能忘記的,應當永遠銘刻於心才對。

1.地震發生時間:公元1920年12月16日(農曆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初夜20點6分53秒。

2.地震震中:1983年以後很多地震學家考證宏觀震中在甘肅靖遠縣打拉池高窯灣(高灣子,今屬甘肅平川區黃嶠鎮)。所以,靖遠是本次地震的震中中心,以及重災區之一。高窯灣作為亞歐板塊內陸最強震中,它的價值不僅是平川的、靖遠的、甘肅的,它是中國的、全世界的。

3.地震震級及烈度:里氏8.5級特大地震。這個級別,接近世界頂級。震中烈度12度,這個烈度,已是世界頂級。震源深度17公里。

4.地震釋放能量評估:1920年甘肅8.6級大地震釋放的能量是2.2億噸TNT當量,是前蘇聯5800萬噸TNT當量“沙皇核彈”的3.8倍,是在日本爆炸的2萬噸TNT當量原子彈的一萬倍。

5.地震波及範圍:有文獻資料形容此次地震:在中國,沒有哪一次地震的波及範圍可以與這次地震相提並論。地震波及最嚴重的是鄰近的二百公里範圍,包括靖遠縣、海原縣、固原縣、隆德縣、西吉縣、會寧縣、景泰縣。鄰近的陝西省的咸陽、西安等地出現房屋倒塌,新疆的哈密等地震感明顯。範圍達170萬平方公里。中國全國包括香港等地均受地震影響,北京、上海、太原、重慶、廣州、汕頭等城市亦有不同程度破壞,全國約四分一面積的人感受到震動。全世界的九十六個地震監察局錄得這次地震,地震波繞地球兩圈。

6.人口死亡數字統計:總體23萬多人。這是1922年的統計數字。近年又有28萬人之說。其中,極震區的海原縣7.3萬多人,佔該縣總人口近60%。同時佔整體總死亡人口的31.2%。僅就海原一縣人口的死亡就超過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死亡總數。汶川地震的人口死亡統計數是:6.9萬多人。外,靖遠縣死亡3.09萬人,傷0.28萬人。固原縣死亡近4萬人……牲口及其它財物損失無算……

靖遠縣經過“同治治亂”,人口銳減。至民國元年(1912)確切統計,全縣人口總數為6.9萬人。所以,3萬多的人口傷亡,預估佔總人口的50%左右。可謂慘烈,損失巨大。

7.西北東南走向的裂谷帶:1920甘肅8.6大地震讓高窯灣東西兩個地塊間發生14—17米水平位移和8米最大垂直斷距,破裂程度向景泰固原兩端呈拋物線衰減,震波轉地球三圈。而日本2011年3.11九級大地震致使地塊錯動達三十米。

這個裂谷帶,那可是典型的重災區。是受災最為嚴重的一塊條狀區域。

關於這一點,靖遠名儒張慎微先生在其著作《蘭州春秋》一書裡,也有描述。說:地震於靖遠城東區域至打拉池、海原一線最烈。並說,打拉池受震災之烈,連二尺高的牆都沒留下,全搖平了……而靖遠城西之北灣、蘭州一線則較輕微。言及地震震中,張慎微先生揣測,在水泉和石門裴家堡一帶……言,地震初來方向在房子東北角。張先生敘述震波所來大致方向則準確,而震中揣測,則有誤也。

8.災民慘狀——狗狼吃人:當時正值寒冬季節,災區人們多住土窯洞,窯洞倒塌,死亡慘烈。倖存逃出者於曠野間,無衣無食。民國各級政府賑災乏力,難民全系自救……期間,狗狼成群為伍,襲食人類……等等。次級災害,給人們又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損失。

9.地震的週期:關於民國九年甘肅大地震的週期,有權威資料研究顯示,該週期有300年之說。上一次是在300年前的明末。再上一次,在距今700年前的元朝了。這幾次大地震的震級都差不多。那麼,預計今後200年,靖遠、海原一帶該是又有類似民國九年的特大地震發生。瞭解了這些,則有助於及早做好防禦工作。

近年也有一說,這般級別的大地震,地質學家研究表明,一萬年中有10次。也就是說千年等一回吧……姑且算是一說吧。

\u001a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系列紀念文章之一

地震遺留的裂縫


(二)、震前各種徵兆簡說

民國九年甘肅大地震之前,曾有各種異兆,然不為人所解、所悟。終釀亙古未有之人類大劫難。

1.井水突然躥升,甚至爆滿溢出(靖遠、海原、固原皆有)。

2.震前人們莫名眩暈,站立不穩。謂之曰:“地旋”(震中各地均有)。

3.鴿子拒絕進巢,驚飛不歇落,以致累死,最後,一頭墜地而亡……

4.山體間聞有“撕布聲”不絕。此震前高頻聲也(靖遠、海原、固原有之)。

5.天空有夜光。多有看見者。

6.山澗有牛吼者。此地聲也,多有聞之者。

7.各類牲口畜類反映異常。豬狗牛羊不進圈,狂吠嚎叫等,震區各縣均有。

最為傳神的異兆傳說有二,說來真是有趣。各地皆有記載,想必此言不虛。

1.震前,有兩個道士遊走于靖遠城鄉等鬧市處,右手拿桃子,左手拿棗子,沿途衝著人們大聲嘶喊:棗、桃……棗、桃……事後人們醒悟解釋:“棗桃”與“早逃”諧音。這是在勸喻人們“早早逃走”啊……

2.震前,在靖遠、海原、靜寧一帶莫名盛行一種兒歌,叫做“搖擺歌”

搖搖搖來,

擺擺擺啊;

搖三搖來,

擺三擺,

女兒家家的辮子嘛,

甩三甩……

關於《搖擺歌》和“早逃”異兆的故事,在我的中篇小說《虎豹口》裡,均有述及。

第三章 民國九年大地震後誕生的若干“中國第一”

民國九年的這場歷史罕見的大地震,造就了中國地震史上無數個第一。

第一次進行地震現場考察。1921年春,也就是地震後的第四個月,北京民國中央政府組織了歷史上第一個“地震現場考察團”,對極震區進行科學實地考察活動。帶隊者:翁文灝。考察團,僅僅在震區若干地方打了個轉轉而已,很多地方未涉足。

第一次在世界講臺上宣讀地震論文。1922年8月,第十三屆國際地質大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中國學者翁文灝第一次站在世界講堂上,宣讀了關於這次大地震和中國地震活動構造內容的論文。

第一份震區烈度等震線圖。1923年,《科學》雜誌發表了翁文灝《中國地震分佈簡說》一文。文中展示了該圖。這是中國首張地震區劃圖。

第一個地震臺誕生。震後,翁文灝積極籌備地震臺的建設,1921年派人到法國學習,1923籌建,七年後,終於在北平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震臺。

最後,應當調侃、刺虐一下當時的民國中央政府,以及各級政府。他們對於震後的救災,及重建等等工作,無所作為,其力度幾乎為零。這種漠視態度和不作為,恐怕又創造了一個“環球第一”、“歷史第一”吧。

細述起來,這次地震創造的第一,遠不及此。比如,地貌變化劇烈第一,恐怕非其莫屬。一山裂開分二山者;二山忽然合為一山者。山崗下陷成河谷;而沙河涌起成丘陵者……等等。還有,這次地震,一村、一溝人滅絕者,一戶戶人家被關進土窯,死亡絕戶者……其數之眾,恐怕又是全國,乃至世界第一……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99週年祭——系列紀念文章之一

震柳——民國九年地震劈成兩半


尾 語

總之,對於這場亙古未有之人類大劫難,我們應當時刻謹記勿忘。我們的先祖能夠倖存下來,於是,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的族群和人口規模。倘若,我們的祖先當時完蛋了,那麼,你和我何在呢?真是細思極恐啊。

珍惜現在,不忘歷史。謹以此文紀念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