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 还能藏私心

职场中,有时候领导会问你对同事的看法,或者是对某某人的看法,这就是人事决策问题。人事决策问题历来的都职场的大忌,如果领导问你这个人怎么样,不管你说好还是说不好,最后领导都不舒服。如果你说这个人很好,领导就会想你和他之间有什么利益交易,如果你说这个人不好,领导会想这个人是不是得罪过你。所以说领导问你人事问题,你怎么回答都不好,好不好都会引起猜疑,一旦传出去,你就完蛋了。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那当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我们该怎么说才能既不得罪人还能自保,标准答案给你。

你可以这样说,领导,我对他不是很熟悉,只限于工作关系,不是很了解,你要觉得要深入了解,我可以去调查一下,或者我观察一下,再回来跟你汇报。意思就是说我和他没有私交,我和他只限于工作关系,这样领导会觉得你们没什么私交,这样回答滴水不漏。你再去调查,好或不好,交个报告就行,这就摆脱了原有的利益限制。所以说在职场,让你评价人事的问题,指向工作就行了。再给你个范例:最近部门缺人,领导让我物色人,我是这么回答领导的:“老人你比我熟悉,新人我也不熟悉,你有人选的话我去侧面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标准答案,但是我们想在职场有所成就,光标准答案是不够的,因为在职场不能不谈论人事问题,如果你一概不参与不讨论,那么你这个人不会得到领导信任,但是你一发布观点,你会得罪这个,得罪那个,只要领导一往外说,你就会替领导把锅给背了,那就要对人事问题的回答有进一步的方法,

既不得罪人,还能藏有自己的私心。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1、谈标准不说具体人。

比如领导问,“你觉得这个岗位A和B谁比较合适?”你可以这么回答:“谁合适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这个岗位的人是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标准。”不谈具体的人,只说从标准出发。

如果这个人比较热情比较狂,你就说这个位置需要一个沉稳的人,他应该是高学历,搞技术,沉稳,如果这个人本身就是技术派,想上位,你又讨厌他,就说这个位置是个领导岗位,需要协调各种关系,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行的,不会说话很难领导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技术员很难成为领导,把标准一说,自然就淘汰了。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2、谈故事不谈观点

有一本职场的书叫做《不懂讲故事如何带团队》,这是关于管理的书籍,可见故事的运用在职场是非常重用,中国几千年历史,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案例都可以找到,只要看的多了,自然就能对应上。如果领导问你人事看法,你给他说个对应的历史故事就行,你只是在给他讲故事,而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当时曹操问贾诩的时候“你觉得谁当太子合适呢?”贾诩就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他只说我想起了,袁绍和刘表的故事,曹操说我明白了。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3、谈剪裁事实不谈结论

贾诩说的故事其实是经过裁剪过的,他为什么不讲汉武帝的故事呢,他为什么不讲汉景帝的故事呢?汉武帝和汉景帝就把太子给废了,历史上这样的事件多了,只是他没讲。当时廉颇被人所中伤,再次请廉颇出山的时候,之后廉颇上马表演了一番,但是回来皇帝问,廉颇行不行,郭开就说了一句,廉颇吃了一顿饭,上了3次厕所。皇帝立刻就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就是故事剪裁,郭开说的是事实,但其他的他没有讲,他没有说廉颇还能骑马还能打仗,让领导产生了偏差。我们在职场也是,这段时间他迟到3次,顶撞领导2次,跟同事吵了3次,把这些事一剪裁,领导会形成什么样的印象?你说得对不对,是不是真相,不是,这叫故事剪裁,但不给结论。

领导问你人事问题的看法,标准答案给你,既不得罪人,还能藏私心

所以说,职场中不是不谈论人事问题,议论人要讲究技巧,要么讲究事实,要么讲故事,要么谈标准,只要不针对具体的人,谁找上你也拿你没办法,你只是说了事实,别人也抓不住你的把柄,领导也不会认为你私交或者有其他动机,人事问题是个大问题,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事实就简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