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

關於印發《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的通知

公禁毒〔2018〕9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為規範涉毒人員毛髮樣本的檢測工作,全面推廣毛髮檢毒技術的實戰應用,提升公安機關排查管控吸毒人員的能力,公安部制定了《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請各地結合本地工作實際,準確理解和把握《規範》的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及時組織開展《規範》的宣貫和培訓工作,確保毛髮樣本提取、保存、送檢和檢測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各地在執行《規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公安部禁毒局。

公 安 部

2018年10月31日

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

第一條為規範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工作,充分發揮毛髮樣本檢測在辦理涉毒案件中的積極作用,根據《吸毒檢測程序規定》,制定本規範。

第二條本規範所稱毛髮樣本檢測,是指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涉嫌吸毒人員的毛髮樣本(頭髮)進行檢測,為公安機關認定吸毒行為提供科學依據的活動。

第三條提取毛髮樣本時,工作人員應當佩戴一次性手套,使用醫用剪刀或者鋸齒剪刀緊貼被提取人員頭皮表面剪取頭頂後部(如頭頂後部無法提取到足夠頭髮的,可選擇離該部位最近的頭部部位)長度為3釐米以內的頭髮;長於3釐米的頭髮,需從髮根端截取3釐米。

第四條 提取的毛髮樣本應當分為A、B兩份,每份樣本重量不少於50毫克,用鋁箔紙包裹,分別裝入紙質信封后將信封封裝。信封上應當填寫樣本編號、提取日期和提取人等信息,信封封口處由被提取人員按手印並簽字確認。被提取人員拒絕按手印或簽字的,提取人應當註明,並對提取的全部過程進行錄像。

第五條毛髮提取工作人員應當製作毛髮樣本提取信息表,記載被提取人姓名、被提取人居民身份號碼、提取毛髮種類、提取地點、提取單位、提取人員、提取時間等信息。

第六條提取不同人員毛髮的,應當分別提取,獨立包裝,統一編號,並及時清理採樣過程中提取器材上的殘留物,確保樣本不被交叉汙染。

第七條 提取的毛髮樣本應當置於室溫、避光、乾燥、通風、潔淨的環境中保存,不得和繳獲的毒品在同一房間內保存。疑似有傳染性疾病等危險性的樣本應按相關規定保存。

第八條對提取的毛髮樣本,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現場檢測或者實驗室檢測。

第九條毛髮樣本中O6-單乙酰嗎啡、嗎啡、甲基苯丙胺、苯丙胺、3,4-亞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氯胺酮、去甲氯胺酮、甲卡西酮的檢測含量閾值為0.2納克/毫克;可卡因的檢測含量閾值為0.5納克/毫克;苯甲酰愛康寧和四氫大麻酚的檢測含量閾值為0.05納克/毫克。實際檢測含量值在閾值以上的,認定檢測結果為陽性。

第十條

髮根端3釐米以內的頭髮樣本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表明被檢測人員在毛髮樣本提取之日前6個月以內攝入過毒品。

第十一條本規範所稱“以上”“以內”均包含本數。

第十二條本規範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毛髮檢測讓隱性吸毒無處遁形

公安部《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

毒品一經吸食,會相應地在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檢材中留下痕跡,成為認定吸毒違法行為的證據。不同種類的檢材具有不同的吸毒追溯期。例如,毒品在尿液中的追溯期一般不超過3天,一旦尿檢呈陽性,通常表明被檢測人員在3天內使用過毒品;血液檢測毒品呈陽性,能表明被檢測人員在幾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內使用過毒品。一旦超過期限,血液、尿液中便檢測不到毒品成分。那麼,如何探究更長一段時間的吸毒情況?人體中存在能夠反映更長吸毒史的生物檢材嗎?這裡就要提到毛髮。與尿液、血液等檢材相比,毛髮樣品最顯著的優勢體現在延長了吸毒追溯期,可以挖掘更長時間內的吸毒信息,幾十釐米長的髮絲甚至可以反映幾年內的涉毒情況。

近日,記者走進公安部禁毒局國家毒品實驗室,試圖揭開關於毛髮檢毒的一系列秘密……

尿檢前幾天停吸?

毒品及其代謝物會穩定保留在毛髮中

某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對3名涉嫌吸毒人員進行常規尿檢。由於被舉報人的吸毒時間在7天前,尿檢結果全部為陰性,案件由此陷入了僵局。隨後,根據國家毒品實驗室的建議,禁毒大隊採集了嫌疑人的頭髮樣品,3份頭髮樣品中均檢出冰毒,表明其近期存在吸毒行為。

當前,在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的日常尿檢工作中,禁毒社工發現,一些吸毒人員會根據尿檢時間提前幾天停止吸毒,甚至通過多喝水、吃一些輔助排洩的藥物加速毒品排出,過了定期尿檢後再吸,這種情況讓社工一籌莫展。與尿檢技術相比,毛髮檢毒技術會讓這些隱性吸毒行為無處遁形,有助於充分發現復吸違法行為,有效開展管控工作。

國家毒品實驗室喬宏偉博士解釋說,毛髮檢毒之所以有更長的追溯期,主要是因為毒品在毛髮中的存留機理和在血液、尿液等生物樣品中相比有顯著差異。毒品進入尿液、血液是一個持續代謝和快速降解的過程,毒品痕跡幾天內就會完全消失。而毒品進入人體後,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毛囊,毒品原體及其代謝物會被毛髮中的角質蛋白固定,並穩定地保留在毛髮中。

記錄吸毒信息的頭髮長出頭皮後,毒品及其代謝物會隨著頭髮的生長從髮根一端往髮梢一端遷移,由此,通過分段檢驗可以反推出被檢測人員的吸毒史。那麼,最長可以檢測多久的吸毒史?這主要取決於頭髮的長度。只要頭髮足夠長,例如女性幾十釐米長的頭髮,甚至可以反映幾年內的吸毒情況。根據黃種人頭髮生長速度和戒毒時間這兩個因素,可以有針對性地剪取髮根端某一段頭髮,進而反映戒毒人員某段時間內的操守。

根據《吸毒檢測程序規定》,唾液、尿液、血液、毛髮等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生物檢材。除了具有相對更長的吸毒追溯期外,與其他檢材相比,毛髮樣品還具有一系列顯著優勢。一是取樣便捷,隨時隨地都可以剪取;二是不易摻假,毛髮很難魚目混珠,而尿液則可能使用茶水等液體冒充;三是不侵犯被採集人員的個人隱私,而尿液採集則需要現場監督;四是儲存方便,毛髮室溫保存即可,而尿液、血液等檢材一般需要低溫冷凍儲藏。

剃光頭規避檢測?

毛髮樣品不限於頭髮

某公職人員被人舉報曾在數月前吸食毒品,在得知公安機關要採集其頭髮樣品後,連夜剃了光頭,讓採樣人員措手不及。

然而,毛髮檢毒不限於頭髮檢毒,除了頭髮之外,還可以檢測人體其他毛髮,如陰毛、腋毛等。不同種類的毛髮反映的吸毒情況有顯著差異。如果記錄早期吸毒信息的頭髮被剪掉,則剩下的頭髮所反映的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的吸毒情況。與頭髮相比,人體其他種類毛髮的生長和脫落情況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毛髮不僅檢出的毒品種類更多,含量也更高。

除了光頭之外,染髮對毛髮檢測是否有影響呢?公安機關抓獲的吸毒嫌疑人員中,不乏有人將頭髮染成紅色、黃色、綠色等顏色。據文獻報道,染髮的過程會導致頭髮中毒品含量下降,但由於目前實驗室檢測使用的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具有極高的檢測靈敏度,因此染髮對毛髮檢測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國家毒品實驗室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染色後的頭髮中都可以檢出很高含量的毒品成分。

讓毛髮說出真相

在一起案件中,一名嫌疑人員在尿檢中被檢測出嗎啡陽性,疑似吸食了海洛因,但卻聲稱這是服用了某止咳藥水所致。在另外一起案件中,一名嫌疑人員尿檢顯示冰毒陽性,但反覆強調自己服用了治療帕金森的藥物司來吉蘭。

止咳水中含有可待因成分,進入人體後可以代謝成嗎啡,進而導致嗎啡檢測陽性。司來吉蘭服用後與冰毒類似,也可以代謝成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那麼,應該如何區分違法吸毒和藥物治療這兩種行為?毛髮檢毒可以提供有力的技術手段。

據介紹,海洛因進入人體後會迅速降解成為O6-單乙酰嗎啡,但O6-單乙酰嗎啡在尿液中代謝非常快,通常超過24小時後會全部代謝為嗎啡。在實際工作中,從吸毒行為的發生到公安機關採集尿液,往往都超過了24小時,尿液中幾乎檢測不到O6-單乙酰嗎啡,無法通過尿液分析來判斷被檢測人員是吸食海洛因還是服用藥物。而與尿液樣品不同,嗎啡和O6-單乙酰嗎啡會一直穩定地保留在毛髮中,作為有力的檢測證據。冰毒(甲基苯丙胺)進入人體後會代謝成為苯丙胺,司來吉蘭(丙炔甲基苯丙胺)在人體中會代謝為丙炔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丙炔苯丙胺在尿液中代謝很快,幾乎檢測不到,但同樣可以穩定地保留在毛髮中。毛髮檢毒技術可以準確分析毒品及其代謝物的種類,從而有效排查吸毒行為。

毛髮檢毒是否會因樣品汙染而導致假陽性結果?某地抓獲多名聚眾吸毒人員,頭髮檢測結果均為陽性。其中一名吸毒人員辯解稱,其頭髮被別人吸毒時揮發的毒品顆粒汙染了,自己沒有主動吸毒。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毒品實驗室陳捷副處長解釋,這兩種行為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主動吸食毒品後,體內除了檢出毒品原體外,還會檢出其代謝物。而對於被動汙染,由於毒品沒有進入體內,因此在毛髮樣品中無法檢測到代謝物成分。“毛髮檢測除了要求檢測毒品原體,還必須檢測其代謝物,以便精準判定吸毒行為。”陳捷說。

公安部《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