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昭通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量最大、进城入镇比率最高的州市,仅2018年和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有55560户243289人133422劳动力。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清”工作,全面摸清搬迁劳动力底数,制定“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方案,以转移就业的高度组织化实现搬迁劳动力的高就业率。截至11月底,全市2018年及新增133422搬迁劳动力中,已就业118628人,就业率达88.91%,其中,省外转移输出60772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20400人,县内就业37456人(公益公服岗位4446人)。

一、

当好“三大员”,“就业清”成为群众“定心丸”

昭通市、县、乡、村四级干部齐动员,主动当好就业信息员、岗位推介员、政策宣传员,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清”工作。按照“培训需求清、明确培训工种,就业服务需求清、明确就业服务方向,就业创业情况清、明确收入情况,未就业原因清、明确就业帮扶方案”的“四清四明确”思路,开展“就业清”调查核实工作,形成了搬迁劳动力省外就业台账、省内就业台账、未就业劳动力意愿外出务工台账、意愿就近就地就业台账4类精准花名册,列出了就业岗位、就业培训、就业帮扶3张清单。针对未就业搬迁劳动力,多渠道收集筛选优质企业岗位,进行一对一“滴灌式”岗位推送,每季度至少上门开展一次岗位推介服务,每次推送包含省外、省内、县内3种岗位,一一达成就业意向,一一签订就业帮扶协议。同时,通过村级政策宣讲会、政策进农户、进企业、进车间等活动,面对面逐户逐人进行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实现搬迁劳动力岗位推送、就业意愿协商确定、政策宣传100%全覆盖,帮助群众消除因没有收入来源而不敢搬迁的顾虑。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清”台账


二、

开辟就业“五条路”,充分就业确保“稳得住”

组织外出务工,给予补助政策。以东西部劳务协作为契机,多渠道收集发达地区优质岗位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公司、农村劳务经纪人、务工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坚持抓好“两个尽可能”(尽可能转移到省外就业、尽可能转移到广东就业),大力开展有组织转移就业。同时,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还可享受一次性交通补助、稳岗补贴等优惠政策,有效提升了外出务工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截至目前,已就业的118628人中,省外就业60772人,占比51.23%。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外出务工人员统一乘坐免费汽车赴东莞务工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永善县驻外人力资源服务站向昭通籍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助、稳岗补贴


依托本地产业,有岗位先照顾。

制定下发《关于促进施工项目使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通知》《关于新增生态护林员岗位定向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通知》《关于在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备消防协管员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依托本地产业,充分挖掘全市“五网”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蔬菜大棚、食用菌大棚和苹果、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尤其是搬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就业的118628人中,县内就近就业37456人,占比31.57%。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卯家湾粤旺食用菌基地


建立扶贫车间,让厂门连家门。

积极引进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扶贫车间,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批冷链物流、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组装、玩具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灯具、箱包等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共在搬迁安置点建成扶贫车间12个,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547人。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卯家湾易地扶贫安置区昭通市和昇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


开发公益岗位,用就业来托底。

针对搬迁家庭中“一有两无”人员(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无业可扶),合理开发保洁、安保、绿化、消防协管等公益公服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目前,全市针对搬迁劳动力已开发公益公服岗位4446个,月工资收入500—1350元。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保洁员打扫集镇卫生


扶持能人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不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将创业工作当作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产业的重要工作不断推进。例如: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盐津县搬迁人口最多、建设工程最大的安置点,也是昭通市9个万人以上安置点之一,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为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搬迁群众实现创业,盐津县充分发挥创业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培训引导,水田易地搬迁安置点商铺、农贸市场摊位、铺面自主创业138户,解决就业252人,其中搬迁劳动力210人。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盐津县水田易地搬迁安置点自主经营商铺一角

三、

做实易迁“十有”,实现就业服务“无死角”

聚焦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问题,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的要求,充分运用“就业清”工作成果,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扎实开展易地搬迁就业创业“十有”达标活动,实现五个“100%”全覆盖(有扶贫车间、有就业培训、有就业服务、有意愿协商、有公益公服岗位、有社会力量参与、有人才服务、有跟踪稳岗、有资金保障、有养老保障,实现政策宣传、培训引导、岗位推送、就业意愿协商确认、养老保障五个“100%”全覆盖),为搬迁群众倾情打造“全方位、无死角”就业服务。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服务

截至目前

全市培训搬迁劳动力9.07万人次,实现有培训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开发公益公服岗位4446个;在800人以上的安置区建立28个就业创业服务站,选派162名工作人员驻点开展工作;按照“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到哪里、跟踪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建立驻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5个(广东10个、浙江5个、其他地区10个),派驻工作人员58人;引进人力资源公司32家(其中:靖安新区5家、卯家湾2家),筹集100万元资金在9个万人安置点举办专场招聘会。

看!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大的昭通市如何让易迁群众有事做?

绥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焊工班结业照

— END —

来源:昭通市人社局、@昭通人社、鹤乡圣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