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老市區:一年一個樣 三年大變樣

玉門老市區:一年一個樣 三年大變樣

玉門老市區:一年一個樣 三年大變樣

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2017年,玉門市在老市區投資550萬元、2018年投資1014萬元、2019年投資2980萬元,全部用於建設改造老城區基礎設施,實現了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美好願景。

這幾天,84歲的周定寶經常和幾個老哥們相約在一起,來到距離家不遠處的玉門老市區北坪二村健身廣場鍛鍊身體。綠油油的草坪、嶄新的健身路徑、造型別致的休息椅……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玉門市委、市政府努力提高老市區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爬坡過坎、滾石上山付出艱辛努力後取得的豐碩成果。

讓城市留下歷史的痕跡

一棵棵蒼翠的松柏樹,與一棵棵挺拔的老白楊樹相互映襯。在位於老市區南坪的英雄廣場,不時能夠看到部分居民或者外來遊客,他們或在這裡竊竊私語,或者極目遠眺,這裡的一草一木,彷彿都在講述著油城發展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我從小是在玉門老市區長大的,對這裡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次來老市區,我發現每一個旮旯拐角的變化都特別大,以英雄廣場為例,這裡的樹種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也有專人管護。”家住吐哈油田居民陳昌奇說。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老市區幾經衰落。近年來,玉門市堅定不移地把城市建設作為優化環境、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先導工程,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老市區的對外形象,促進了玉門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昔日造型小且不明亮的“娃娃頭” 路燈,更換成了現在長4米的白色LED節能燈,改造後的“鐵人”幹部學院廣場及專家樓等,已成為老市區的紅色教育基地。

“為了讓城市留下歷史的痕跡,我們在英雄廣場重新做了擋水牆,補栽了景觀樹種,保留了原有的籃球架等設施。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裡鳥語花香,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老市區管委會城市辦主任王喜軍說。

老城煥發生機

“前些年,老市區的城市基礎設施條件,真和現在無法相提並論。回想起來還真的有點心酸,樓房破舊不堪,公園雜草叢生,街道的垃圾桶也是破破爛爛的。至於公廁,夏天蒼蠅亂飛、老鼠亂竄,一個人時還真不敢進去,現在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老市區65歲的退休居民王生錄說。

居民有了健身廣場,住宅樓做了保溫處理,沿街建築物窗戶玻璃都被恢復了……城市建設讓老市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據瞭解,隨著玉門市政府駐地遷址和油田生活基地的搬遷,玉門老市區內儲備了大量的閒置廠房、辦公用房和閒置住房,大量的閒置生產生活用房,為低成本招商引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玉門油田作為“石油工業搖籃”“鐵人故鄉”,在全國影響大、聲譽好,為玉門市多渠道招商引資創造了寬鬆環境。

“剛來玉門投資辦企業時,確實感覺這裡挺荒涼的。這幾年變化特別大,畢竟是中國石油的搖籃,在國內外都有影響力。我們在這裡辦企業,各種成本都低,城市建設還帶動了文化旅遊業發展,讓老城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甘肅金特化學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忠良說。

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沒有文化遺存的城市是蒼白無力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玉門市老城區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點,今年通過改造八井平臺、英雄公園、河道植樹等方式,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有效拉動了旅遊業發展,達到了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今年,我們同學30年聚會時,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同學,第一站就來到老市區遊玩。這座城市文化源遠流長,旅遊景點特別,這裡有著我們幾代人的記憶。”來自蘭州的退休職工王君說。

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來,老市區管委會通過配套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興建公共活動場所,進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開展老市區棚戶區改造,抓好美化綠化亮化等工程。其中,對園區部分道路進行罩面硬化,鋪設人行道,對蘇聯專家樓、市委政府辦公樓、解放門、廠區等一批特色和反映不同時代風貌的建築進行修整和復原,對綠化標準低、綠化樹種不理想、綠化苗木質量不高的道路等地進行重新規劃,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