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放浪、慕官、倒運——“三言二拍”富二代郭七郎破產啟示錄

七年以後,王思聰面對被限制高消費的“失信人”事實,準會想起當年汪小菲罵他的那條微博:“孫子,你就一□□□,有你□□受罪的那天!”(省略五個字)

——你可能知道這抄了《百年孤獨》的開頭,但你也許不知道下面這個鉅富變D絲的離奇故事。

貪婪、放浪、慕官、倒運——“三言二拍”富二代郭七郎破產啟示錄

“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古典傳奇小說合集,包括馮夢龍的三部作品和凌濛初的兩部作品。內容包羅萬象,講了很多商人發跡變泰、破產敗家、倒黴轉運的精彩故事。其中《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二卷,說的是唐僖宗時江陵人郭七郎的故事:郭七郎老爹是江湘鉅商,郭七郎長期跟老爹在長江湘江一帶跑船做水上貿易,從小學會了一些水手技能。老爹掛了後,郭七郎繼承了鉅額的不動產和現金。

家資鉅萬,產業廣延,有鴉飛不過的田宅,賊扛不動的金銀山,乃楚城富民之首。江、淮、河朔的賈客,多是領他重本,貿易往來。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發了財的人,都會遵循這樣的“三部曲”:買地,放貸,獵豔。古代的壕發家了是廣置莊園收取農民地租,今天的壕是到處買商品房。那個財經名嘴吳老師一年一套房,不是讓很多人羨煞麼?古代的壕發家了玩“倍貸”和“九出十三歸”,今天的壕就是P2P之類的啦;古代的壕發家了多納幾個小妾,常去青樓妓館支持“娛樂服務業”,今天的壕是換太太、養小三、泡網紅啦……人性,古今一般同。

說重點,講故事:這郭七郎啊,投胎就是富少,老父親在世時,還能跟著浪裡顛簸,老爹過世後有吃不完的家業,於是也不幹實事了,從事放貸之類所謂“錢生錢”的買賣。郭七郎放錢(金銀)出去的時候用小秤稱,收錢的時候用大秤稱,等於變相先收了“砍頭息”和“手續費”。做生意的商賈們要仰賴他這個“天使投資人”,吃虧上當也只能忍了。

鉅富基本都自帶“原罪”,這點仍然古今一般同。

有個叫張全——諢名張多寶的大客商,從郭七郎手裡借了幾萬兩銀子去京城做生意,消失幾年沒有音信。郭七郎心想張全做的是大生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於是決定親自進京討債。郭七郎進京除了收賬,還有這樣一番花花腸子:

“聞得京都繁華去處,花柳之鄉,不若藉此事由,往彼一遊。一來可以索債,二來買笑追歡,三來覷個方便,覓個前程,也是終身受用。”

懷著尋歡買笑投機鑽營的心思,郭七郎走上了赴京討債之路。他很順利地打聽到了張多寶——已更名為張多保。此人開了好幾個賣布匹衣料的實體店,但主要從事金融典當和放貸業務,此外還幫人拉皮條,無非是買官賣官疏通打點之類的灰色生意,從中賺取“經紀費”,還從事各種債務擔保。跟他打交道的非富即貴,只要有他作保,沒啥事兒搞不定,所以江湖人稱張多保。

張多保連本帶利還了郭七郎十萬,郭七郎覺得這人夠哥們夠義氣。張多保也掐準了郭七郎的點兒,給他介紹了當時的“網紅”王賽兒——其實是名妓。還索性讓郭七郎住在自家裡,這個朋友看起來真靠譜!

王賽兒見郭七郎出手大方闊綽,將自己一堆好閨蜜小姐妹介紹了過來,郭七郎經常跟她們一起開“海天盛筵”式的Party。老話說“有茶有酒多兄弟”,郭七郎這麼壕,常常大手筆請客吃飯紅包打賞,各路“朋友”也就不請自來了。他們對郭七郎是各種誇獎吹捧,“世上有一個人叫郭七郎,他遠遠比你有錢,還比你更加努力”。郭七郎儼然成了“朋友圈”中的榜樣,然後郭七郎的朋友們,也在賭桌上做局狂贏郭七郎的錢。

貪婪、放浪、慕官、倒運——“三言二拍”富二代郭七郎破產啟示錄

三年的豪客生活過去了,郭七郎突然大夢初醒,發現錢花了一半還不止,準備浪子回頭帶著剩下的錢回家,又恰逢兵亂路途不太平,於是郭七郎尋思買個官來做。郭七郎不聽張多保勸,堅持買官,他的心理是這樣的:

小弟家裡有的是錢,沒的是官。況且身邊現有錢財,總是不便帶得到家,何不於此處用了些?博得個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就是不賺得錢時,小弟家裡原不希罕這錢的;就是不做得興時,也只是做過了一番官了。登時住了手,那榮耀是落得的。

想當官就自學參加統考嘛,郭七郎不,要走捷徑。上下打點花錢無數,找到一個名叫郭翰的患病身故的刺史。在有關方面的操作下,郭七郎改了戶籍和名字,變成了預備刺史郭翰。郭刺史準備“衣錦還鄉”,那些喊他“郭公子”和“郭哥哥”的兄弟們和妹妹們來送行,郭刺史此時的態度是:

“眼孔已大,各各賚發些賞賜,氣色驕傲,旁若無人。”

一路耀武揚威回了家,發現過去偌大的房產都沒了,悉數毀在兵亂之中,親妹妹都被兵痞搶走。好不容易找到老母親,老人家在破廟旁的茅草屋裡安身,幫人做針線活餬口。郭七郎很傷心,很快又充滿信心,他告訴老母親自己很快是有身份的人,丟了家業沒事兒,上了任一切都可以撈回來。老母親也信了,一家人乘船往粵西赴任。

夜晚船開到一座寺廟附近,船家將船攬系在一顆大樹上休息。誰知黃昏時突來暴風雨,百年古樹竟然被風颳倒,船被倒掉的大樹打成渣渣。幸好郭七郎從小懂點水上逃生急救常識,危難中救出老母。除了母子二人和艄公,一船人全部落水而亡。

寺廟主持容留了老母,寫信給地方官陳述情由。然而老母因為受了巨大的驚嚇,不治而亡。之後,寺廟主持、租房房東慢慢對他怠慢了。能表明刺史身份的證件也在事故中丟失,地方官也不再信任他。最後,租住的店主人僱他替自己開船迎客送客,郭七郎無奈之下也得接受了。郭七郎這個業務倒做得不錯,於是人稱“當艄郭使君”。

“三言二拍”的故事,主要取材於前人正史野史、筆記小說,時人街談巷議、八卦逸聞,每一卷每一回通過講一兩個精彩曲折的故事,闡發為人處世的道理,是娛樂性和教育性結合的古典名著。凌濛初在這一卷裡這樣作結:

富不必驕,貧不必怨。要看到頭,眼前不算。

貪婪、放浪、慕官、倒運——“三言二拍”富二代郭七郎破產啟示錄

郭七郎曲折起伏的一生,有一定的運氣因素。他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具有絕大多人沒有的先天優勢;最後因為一場突然的暴風雨船沉母喪,一切財富名利歸零。表面看起來是偶然的黴運導致,但真的僅僅只是這些客觀因素,才導致這個富二代淒涼的結局嗎?當然不是。

郭七郎的破產,有很多必然性,也很具有現實性。

第一、缺少誠信,不懂施恩。俗話說“盜亦有道”,放高利貸只要約定了利息,簽訂了文書,即便年息翻倍別人也無怨,因為這就是生意,做生意就遵守契約精神。可郭七郎不願意老老實實給足貸款,小秤放款大秤收錢,是對規則的踐踏。借貸者有求於他姑且忍氣吞聲,但內心必然是一萬隻“草馬神獸”奔騰。郭七郎蔑視規則,對別人毫無恩義,報應當然也會落到自己頭上。假設郭七郎遵守規矩,在他赴京之後,即使家鄉發生兵亂,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受過他恩惠的人,總會有幾個人靠譜的懂得感恩的,會設法替他保全部分家產,至少不至於讓他老母流離失所。

第二、好色貪花,廣交損友。郭七郎本就懷著尋花問柳的心思到的京城,當然很容易被職業皮條客張多保拉下水。僅憑書中的記載,還不能斷定張多保有沒有給郭七郎設局。但是,任何時候,一個管不住自己褲帶的人,不僅不可能成為商界鉅子,也必然會走向失敗。因為貪花是太明顯的弱點,對手隨時可以利用這個缺點加以攻克。貪花者也容易被鶯鶯燕燕們挖坑算計,近年來的“情婦反腐”和“明尼蘇達大學”事件,多次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不懂低調,過於驕狂。缺少根底的人一旦得勢,必然顯露出暴發戶心態,會無形中折辱傷害其他人而不自知。別人有求於他時,會暫時忍氣吞聲。一旦失勢,必然牆倒眾人推落得看笑話,“消極報復”而不施加援手。看看今天“落難”的王大少,那些過去叫他“哥哥”只為了撈到資源和好處的一眾名人、明星,有幾個會繼續講義氣施加援手呢?

第四、始終要有一兩樣能夠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在身,光搞“虛擬經濟”不靠譜。繼承了鉅額固定資產和現金的郭七郎,玩的是資本運作和“空手道”,最終在酒色、賭博和買官中將現金流消耗殆盡,幸好掌握了實實在在的駕船技能,最終避免自己餓死。可見,掌握一門具體技能,能讓一個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活下去。技能,也是一種預備退路。

貪婪、放浪、慕官、倒運——“三言二拍”富二代郭七郎破產啟示錄

近年來整個社會都崇尚“資本運作”,難得有極少數企業家仍然崇尚和堅持實業經營,而依靠講一個漂亮故事,做一個漂亮幻燈片的“PPT創業者”不計其數,他們的“項目”經常只是為了吸引A輪、B輪、C輪融資,圈完錢之後很難真正落地,徒留一地雞毛,實體經濟因為這些“偽創業者”的存在變得凋零衰敗,這是國民經濟的悲哀。

因此消解虛擬經濟的泡沫,抑制消費主義和金融運作,迴歸對實體企業的關注,培養全社會的艱苦奮鬥和求真務實精神,將是未來的必由之路。

如果能從“三言二拍”這個故事中吸取一些教訓,未來的“郭七郎”也許會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