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湖泊

湖盆及其承納的水體。湖盆是地表相對封閉可蓄水的天然窪池。湖泊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風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庫)等。按洩水情況可分為外流湖(吞吐湖)和內陸湖;按湖水含鹽度可分為淡水湖(含鹽度小於1g/L)、鹹水湖(含鹽度為1-35g/L)和鹽湖(含鹽度大於35g/L)。湖水的來源是降水、地面徑流、地下水,有的則來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發、滲漏、排洩和開發利用。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各種過程的持續作用而不斷演變。入湖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殘骸年復一年在湖內沉積,湖盆逐漸淤淺,變成陸地,或隨著沿岸帶水生植物的發展,逐漸變成沼澤;乾燥氣候條件下的內陸湖由於氣候變異,冰雪融水減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補給水量不足以補償蒸發損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縮乾涸,或鹽類物質在湖盆內積聚濃縮,湖水日益鹽化,最終變成幹鹽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乾涸。此外,由於地殼升降運\\動,氣候變遷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湖泊會經歷縮小和擴大的反覆過程,不論湖泊的自然演變通過哪種方式,結果終將消亡。

湖泊的基本介紹就到這。那麼世界十大湖泊你們知道幾個呢大家一起來了解知識吧。

世界十大湖排名

10.大奴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大奴湖(GreatSlaveLake):又稱大斯雷夫湖。加拿大第二大湖。位於加拿大西北部,近艾伯塔省北界。呈東北西南向,長480千米,寬48-225千米,面積2.86萬平方千米。

湖中多島嶼。漁業發達,產白魚、湖鱒等。湖區有鉛、鋅、金等礦藏,南岸派恩波因特為鉛、鋅礦開採中心,東北岸耶洛奈夫為金礦開採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

湖岸線曲折,形狀不規則,多大湖灣。湖面海拔156米。湖水深而清澈,最大深度614米。蓄水量2.088萬億立方米。湖形不規則,岸線曲折,多湖灣。湖區氣候嚴寒,湖面結冰期長。湖中多島嶼。有數條河流注入,最長部分達112千米。上承奴河,下注馬更些河。以奴河最重要。湖水經馬更些河導出注入北冰洋。湖水深而清澈,最深達600米。

9.馬拉維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馬拉維湖(Lake Malawi)亦譯尼亞薩湖(Lake Nyasa)。 位於非洲東非大裂谷最南面,非洲第三大湖泊。湖面海拔472米(1,550呎),靠近北端處湖水最深704米(2,310呎)。

馬拉維湖不僅風光旖旎,而且集多種佳景於一身,有的地方高崖環繞,驚濤拍岸,有的地方又草原流水潺潺,特別是北部湖區,被譽為中南非洲最壯麗的湖光山色。

馬拉維湖面積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長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湖面海拔472米,屬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在馬拉維湖周圍,除南部外,三面山巒迭障,風景秀麗。湖水由四周14條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魯胡胡河水量最大,然後,向南流經希雷河同贊比西河相連。湖區大部分水域位於馬拉維共和國境內,只有東部和北部一小部分屬於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沿湖有卡龍加、恩卡塔貝、恩科塔科塔、奇波卡等湖港,湖東面有利文斯敦山,西面有維皮亞山地,青翠挺拔的山峰相對聳立在狹長的湖面兩岸,形成兩道壁障,景色極為壯觀。

8.大熊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大熊湖位於海拔7千尺高度,南北7里長,是高山中的一個大淡水湖。

加拿大第一大湖(Great Bear Lake),北美洲第四大湖。因湖區多北極熊得名。 位於加拿大西北部,北極圈經其北部。湖形不規則,長約322千米,寬40~177千米。面積3.1萬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56米。平均水深137米,最大深度413米。湖水清澈,湖岸陡立。湖區氣候嚴寒,結冰期長,僅8、9 兩個 月可通航。湖中多小島。湖水西經110千米長的大熊河注入馬更些河。產白魚和湖鱒等。湖水從大熊河流入馬更些河。湖的周邊地區人口稀疏。

7.貝加爾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貝加爾湖(俄語:Озеро Байкал,布里亞特語:Байгал нуур,蒙古語:Байгал нуур,英語:Lake Baikal),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在布里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介於北緯51°29′~55°46′,東經103°41′~109°57′之間,湖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最深處達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狹長彎曲,好像一輪彎月鑲嵌在東西伯利亞南緣,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該湖長636公里,平均寬48公里,最寬79.4公里,平均深度744米,最深點1580米,湖面海拔456米,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其總蓄水量23.6萬億立方米,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貝加爾湖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貝加爾湖雖是淡水湖,但湖裡卻生活著許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龍蝦等。它們是怎麼來到貝加爾湖定居的,至今還是個謎。一年中,湖面儘管有5個月封凍約90釐米厚,冬季氣溫平均零下38攝氏度,但陽光卻能透過冰層將熱能輸入湖水,形成“溫室效應”,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溫。這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從而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各類水生物提供食物,促進水生物發育成長。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在世人心中,一直有種神奇色彩。

6.坦噶尼喀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淡水湖,位於3°20′S、29°5′E和8°48′S、31°15′E之間坦噶尼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屬於斷層湖。蜿蜒曲折的湖岸線長達1900公里。入湖的河流主要有馬拉加拉西河、魯濟濟河、卡蘭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盧庫加河。南北長約679公里,寬度平均是50.134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海岸線﹙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度位於坦噶尼喀湖的北部,最深處1470米,僅次於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二深湖。面積32900km²,是世界第六大湖。

坦噶尼喀湖對溝通非洲內陸國家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非國家許多進出口物資從坦桑尼亞經坦噶尼喀湖運往各地。除坦贊鐵路外,中非許多國家尚無鐵路,靠公路運輸往往要跨越崇山峻嶺,時間長達2~3個月,這樣坦噶尼喀湖就成了中非內陸國家交通要道。

5.密歇根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密歇根湖(Michigan,lake )也叫密執安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積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

沿岸從南方順時針排列美國如下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威斯康星州及密歇根州。該湖水域總面積577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湖區氣候溫和,大部分湖岸區為避暑勝地。東岸盛產蘋果、梨等水果,南岸平直,北岸彎曲,良港眾多。

南北延伸長達517公里,東西最寬約190公里,面積5.8萬平方公里。湖岸線長2100公里。湖泊深度由北向南漸減,平均深84米,最深處達282米,蓄水量4875立方公里。湖面海拔約177米。水流緩慢,呈逆時針向流動。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湖岸帶封凍,影響航運。南岸平直,沙丘廣佈,建有人工港;北岸曲折,多湖港和天然良港。主要湖灣是格林灣。有比弗島及福克斯、馬尼圖等島群。接納福克斯等小河注入,流域面積11.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湖面積)。經東北端的麥基諾水道與休倫湖相連。南端原有芝加哥河注入,為了處理芝加哥的汙水,20世紀初人工改變其流向,使它經芝加哥運河注入伊利諾伊河。湖泊對氣候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西風盛行使東岸冬暖夏涼,早秋晚春不冰凍。盛產蘋果、桃、李等,為美國主要水果帶之一;格林灣東岸的半島,是全國聞名的紅酸櫻桃產地。東部湖濱地區是夏季旅遊勝地。南岸人口稠密,是美國重要工業基地。主要湖港有芝加哥、密爾沃基等。

4.休倫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休倫湖(Lake Huron),北美洲五大湖第二大湖,其位置居中。美國和加拿大共有。它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長330千米,最寬295千米。面積5.96萬平方千米,在五大湖中居第二位。湖面海拔177米。平均水深60米,最大深度229米。蓄水量3540立方千米。湖岸線長2700千米,較曲折,東北部有喬治亞灣。

休倫湖湖岸原為印第安易洛魁人居住的地方,法國殖民者貶稱他們為hure,法語意為毛茸茸、亂蓬蓬,後轉英譯為Huron。湖岸多為沙灘、礫石灘和懸崖絕壁。湖水水質良好,冬季沿岸封冰,全年通航期7—8個月。

經聖瑪麗斯河接納蘇必利爾湖水,經麥基諾水道接納密歇根湖水 ,流域面積13.39萬平方千米(不包括湖面積) ,南經聖克萊爾河—聖克萊爾湖—底特律河入伊利湖。

3.維多利亞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維多利亞湖(VictoriaNyanza)位於東非高原,大部分在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兩國境內,一小部分屬於肯尼亞。1860-1863年英國探險家約翰·漢寧·斯皮克和格蘭特到此處調查尼羅河的源頭時,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該湖泊。湖泊介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居裂谷間淺寬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於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所以維多利亞湖的成因與東非高原上的其它大湖是完全不同的。該湖的面積69400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魚類資源豐富。

2.蘇必利爾湖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1622年為法國探險家所發現,湖名取自法語Supérieur(索菲莉爾),意為“上湖”。該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環繞。湖面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積82414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萬立方公里,佔五大湖蓄水量一半以上,以蓄水量計算,該湖是世界第四大湖(前三分別為裡海,貝加爾湖和坦噶尼喀湖)。湖岸線長3000公里,沿岸森林密佈,北岸曲折多湖灣。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貢和聖路易斯河為最大。

1.裡海

世界十大湖排名,最大的可以稱海

裡海,湖泊名,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則是蘇必利爾湖。裡海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

裡海擁有與海洋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裡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1萬多年。裡海的英語名、俄語名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卡斯皮”是拉丁文繼承自希臘語對裡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人的稱呼。裡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دریای خزر)、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等其它突厥語族語言中為“哈扎爾海(可薩海)”,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可薩汗國)。現代波斯語也有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的稱呼,是按伊朗馬贊德蘭省而來。裡海的中文譯名按西文海的原意也使用“海”字,繁體寫法可以有“裡海”、“裡海”或“裡海”(注,我國大陸地區“裡”字內碼與臺灣地區不同,通過複製粘貼查不到,它就是“表裡如一”的“裡”,簡化後同表示里程單位的“裡”)。

裡海雖稱海,但卻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之所以叫海,是因為面積足夠大,以及其性質偏向於海水,如顏色,海灘等。

裡海(Caspian Sea)是個內陸湖,位於中亞西部,裡海南北狹長,形狀略似“S”型,南北長約1200公里,是世界最長及唯一長度在千公里以上的湖泊。

東西平均寬約320公里,湖岸線長約7000公里,面積37.1萬平方公里,大小几乎與波羅的海相當,規模為亞速海的10倍,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裡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爾布爾士山脈和高加索山脈所環抱,其他幾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 [2]

裡海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米(90呎)。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米(3,360呎)。湖面總面積超過37萬平方公里,裡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