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王妃到底做过什么,这么受人爱戴?是不是媒体宣传的结果?

爱历史的毛笔


她是人民的王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只要谈论起戴安娜王妃,许多人都为她的不幸离世感到扼腕叹息,并捎带着要痛斥一番薄情的查尔斯和第三者插足的卡米拉;一些英国的报纸甚至还把卡米拉称作“罗特维尔犬”(实际上就是罗威纳犬),因为这正是戴妃生前给破坏自己婚姻的人所取的外号。

在英国国内,戴安娜也深受民众爱戴:每逢戴妃的忌日,都会有大批的仰慕者来到肯辛顿宫(戴安娜生前的住地)外祭拜;届时,肯辛顿宫外的围栏上总是挂满了她生前的照片、摆满了鲜花。一些戴妃忠实粉丝的悼念活动甚至持续了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那么,嫁入王室只有十六年的戴安娜是如何赢得这份爱戴的呢?首先便是她平民的身份非常符合欧洲人的理想主义情结:丑小鸭、灰姑娘这些只在童话故事里出现的情节却在戴安娜身上真实的上演了。

不过,戴安娜“出身平民”这一点实际上是媒体为了制造舆论落差而编造的噱头罢了。她的真实身份是诺福克郡第八代斯宾塞伯爵的第三个女儿,纯正的贵族姑娘;她弟弟查理的教母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可想而知斯宾塞家族的地位。

戴安娜虽然出身贵族家庭,但却从小就表现了质朴的品质:她不仅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每当她所养的宠物死去后,戴安娜都会哭着为它们举行“葬礼”;在日常生活中,贵族小姐戴安娜对家里的仆人也是非常友好的,此外她还十分乐于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嫁入王室后,戴安娜的质朴、宽容、温柔和理解并没有被挡在王宫的高墙之外,而是成了助力她今后从事公共事业的最有力保障。她时常会去探望那些艾滋病患者并和他们拥抱、给予鼓励。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对戴安娜的行为如此评价:那时候的人们相信艾滋病通过简单的接触就可能传染,但她(戴妃)却坐在了艾滋病患者的床头、紧握他们的手、给他们最直接的拥抱。

上个世纪末,戴安娜还经常会亲赴贫穷落后的非洲,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教育建设、疾病治疗、生活保障等领域。在很多人看来,戴安娜就像是被上帝降到人间的天使,总是出现在一些充满疾苦的地方,但却总是保持着最美的样子。

客观而言,戴安娜之所以广受民众爱戴,主要还是因为她本身就具有一些高尚的品质。当然,媒体的宣传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拔高的作用:就像一个并不了解戴妃的人听到她的名字后,最先想到的应该无外乎她不幸的婚姻和在慈善方面的贡献。

除此以外,一些英国民众的“戴安娜情结”并不只是单纯的同情和惋惜,更多的是他们想借助戴安娜来表达对英国王室的不满。

我是军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