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我們剛剛去過的馬利亞廣場為中心的老城,其實是老城南區,緊鄰著的就是老城北區。這個廣場叫馬克斯-約瑟夫廣場。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後面的建築是慕尼黑王宮(Münchner Residenz),德國最大的市內王宮(不包括建在郊區的王宮),裡面是個非常大的建築群和花園,我的時間根本不夠進去看的。王宮(博物館)的入口就在這個方向,如果你去過佛羅倫薩的皮蒂宮,就會覺得眼熟,這座建築的設計師是德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師利奧.馮.克倫澤(Leo von Klenze,1784-1864),我們後面要去的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也是他的設計。

這座建築叫國王殿(Königsbau),是由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委託建築師模仿皮蒂宮,建於1825-1835年間,之前的王宮建築群始於1385年,一直都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統治者的居所,直到1918年王朝結束。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廣場東邊的希臘式建築是慕尼黑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Munich)。這裡是巴伐利亞歌劇團、巴伐利亞交響樂團和巴伐利亞芭蕾舞團的主場演出場地。

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963年重建的第三代劇院,之前有過兩代建築。第一代是1818年由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所建,但毀於1823年的大火。

第二代建於1825年,設計師就是國王殿的設計者,路德維希一世的御用建築師利奧.馮.克倫澤。路德維希一世是古希臘羅馬藝術愛好者,不過那座建築毀於二戰轟炸。

許多著名歌劇的首演都是在國家劇院,其中包括路德維希二世最喜歡的瓦格納的多部歌劇首演。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廣場上的坐像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Joseph of Bavaria,1756-1825)。因為他的名字叫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Maximilian Joseph),所以廣場的名字叫做馬克斯-約瑟夫廣場(Max-Joseph-Platz)。

在歐洲,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德國),歷史上叫馬克西米利安的大小君主簡直太多了,根子可能還在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君士坦丁大帝的對手)。

就說這位巴伐利亞國王,其實之前他是巴伐利亞選侯馬克西米利安四世。1806年,拿破崙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的使命徹底結束了。拿破崙將一些德意志邦國組成了親法的萊茵邦聯,巴伐利亞選侯國還升格為巴伐利亞王國,選侯變成了國王,選侯四世也就成了國王一世。

其實國王本人並不喜歡這個坐著的塑像造型,所以雕像在國王死後很多年才被公開展示在這裡。

記住,這是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面還要提到選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再往北走約兩百多米,這個建築叫統帥堂(Feldherrnhalle,Feldherrn有陸軍元帥的意思),前面的廣場叫歐登廣場(Odeonsplatz,也叫音樂廳廣場)。

建築看上去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原型就是彷彿羅倫薩的傭兵涼廊(蘭琪涼廊)。

統帥堂於1841年由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所建,以彰顯巴伐利亞軍隊的榮耀。

1923年,納粹發動的啤酒館暴動就是在統帥堂前被鎮壓的。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涼廊內中間的雕塑製作於1892年,以紀念1870年普法戰爭的勝利。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左邊的雕像是蒂利伯爵約翰.採克拉斯(Johann Tserclaes, Count of Tilly,1559–1632)。熟悉三十年戰爭史的一定知道,他是三十年戰爭中天主教同盟軍陸軍元帥之一。出生於布拉班(今比利時),平民出身,接受耶穌會教育,服務於西班牙軍隊,參加過對荷蘭的八十年戰爭和對奧斯曼土耳其的作戰,因作戰勇敢迅速被提升為陸軍元帥。1610年,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623年升為選侯)任命他為巴伐利亞天主教聯盟軍隊指揮官。白山戰役他也是功臣之一,隨後攻陷布拉格和海德堡等地。

不過在1631年,著名的布賴滕費爾德戰役中,做為天主教軍總指揮的蒂利伯爵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北方雄師)打敗,第二年又被瑞典軍彈片擊中,死於破傷風,之前古斯塔夫還派他的御醫為蒂利伯爵看病,也算是英雄相惜吧。

前文中曾提到馬利亞廣場上的馬利亞圓柱是因為瑞典軍攻佔慕尼黑後並沒有對之前的馬格德堡大屠殺實施報復,慕尼黑人認為是聖母保佑的奇蹟。那次大屠殺就是這位蒂利伯爵手下實施的,所以他也被稱為“馬格德堡屠夫”。維也納軍事博物館內有他的雕像。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右邊的雕像是卡爾.菲利普.弗雷爾.馮.弗雷德(Karl Philipp Freiherr von Wrede,1767-1838),巴伐利亞王國陸軍元帥。

卡爾出生於海德堡一個男爵家族,從志願兵一直做到巴伐利亞陸軍元帥。

1801年-1813年,巴伐利亞是法國拿破崙的同盟者,卡爾參加過奧斯特里茨等多次戰役,與奧地利人作戰。他還參加過拿破崙遠征俄羅斯的戰爭。拿破崙遠征俄國時,士兵中有大批的德國人(萊茵邦聯),所以傷亡慘重的並不都是法國人。

1813年萊比錫戰役前,巴伐利亞轉向反法同盟,卡爾也轉為率領奧地利與巴伐利亞聯軍對拿破崙作戰。拿破崙戰爭之後,他才獲得巴伐利亞陸軍元帥的頭銜。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同在歐登廣場上,統帥堂的西側,有座很漂亮的巴洛克教堂,鐵阿提納教堂(Theatinerkirche)。因為當時下雨,本想出來再拍外觀,結果忘了。只好用了手機裡的照片,沒有拍到對稱的鐘樓。歐登廣場上還有座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騎馬像,也被我錯過。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鐵阿提納教堂(Theatinerkirche),也稱戴蒂尼會聖嘉耶當教堂(Theatiner Church St. Kajetan)。聖嘉耶當(Saint Cajetan)是16世紀的一位意大利修士,神學家,他創立了戴蒂尼會(Theatines),是經教皇克萊蒙七世批准的一個修會,與耶穌會類似,但似乎有競爭關係,人數不多,現在還存在。戴蒂尼會教堂在歐洲各地都有,但不多,下圖是我後面在威尼斯見到的聖尼古拉教堂就是戴蒂尼會教堂,以後再說。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教堂建於1663-1690年間,是由巴伐利亞選侯費迪南德.瑪利亞(Ferdinand Maria, 1636 –1679,首位選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子,名字有點像女人)和他的妻子薩伏伊公主阿德萊德所建。以慶祝他們期盼已久的王子的降生。慕尼黑的寧芬堡也是這位選侯建於1664年(這次沒時間去)。

由於他們的女兒瑪麗.安娜嫁給了法國的王太子(路易十四之子),因此他們也成了法王路易十五的外祖父母。

教堂內部非常漂亮精緻的巴洛克裝飾,穹頂在二戰中曾被損毀。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一些巴伐利亞君主和家族成員的墓葬在教堂內的地下墓室,其中就有建造教堂的選侯夫婦。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兩邊的側廊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側廊分佈著若干小堂。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歐登廣場往西,就是維特爾斯巴赫廣場(Wittelsbacherplatz),背後的建築叫路德維希.費迪南德宮(Palais Ludwig Ferdinand),之前曾是廣場設計師自己的住宅,後被巴伐利亞王子路德維希.費迪南德宮收購併改名。現在是德國西門子的總部入口,與緊鄰的西門子總部現代建築合為一體。

廣場中央的騎馬像是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Duke/Elector of Bavaria ,1573–1651)。

三十年戰爭期間的1623年,由於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忠誠以及白山之戰的戰功,巴伐利亞公國被皇帝封為選侯國(見 ),巴伐利亞公爵(Duke)馬克西米利安就成為選帝侯一世(注意,選侯四世是他的後裔,後來成為了國王一世)。

海德堡( )有個廢棄的城堡,曾經是七大選侯之一的普法爾茨選帝侯的王宮。普法爾茨選侯弗裡德里克五世想做新教世界的領袖,被人擁戴去了波西米亞當國王(之前發生過著名的擲出窗外事件),結果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戰役被哈布斯堡皇帝的軍隊打敗(1620年),逃亡荷蘭海牙(因只做了一個冬天的國王,獲冬王外號)。當時哈布斯堡軍的統帥就是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普法爾茨選帝侯的資格和領地也被皇帝斐迪南二世轉給了馬克西米利安,從此巴伐利亞從公國提升為選侯國。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慕尼黑聖馬可教堂(Markuskirche),是慕尼黑少有的新教路德派教堂之一。前文說過,歷史上巴伐利亞一直都是天主教為主的地區,19世紀下半葉才有大量新教徒來到。

教堂建於1873-1876年間,新哥特式風格,二戰中部分被毀,戰後重建。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這是路德維希大街上路德維希教堂。大街和教堂都得名於國王路德維希一世。這座新羅曼式教堂的塔高達71米。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路德維希教堂(Ludwigskirche),建於1829年,建造者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1786-1868),路德維希一世是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長子,他的教父是法國被砍頭的國王路易十六,德語路德維希就是法語的路易。

路德維希一世是一位古典藝術的愛好者,是他將慕尼黑建設成為一座藝術的城市。是他修建了路德維希大道和慕尼黑王宮,新美術館(Neue Pinakothek)等建築。

路德維希一世還建造了德國的第一條鐵路(從紐倫堡至菲爾特,1835年),取名巴伐利亞路德維希鐵路(Bayerische Ludwigsbahn)。

路德維希一世執政之初,政治也較為寬鬆。他支持希臘的獨立戰爭,1832年,他的次子奧托被選為希臘國王。

路德維希一世有好幾位同父異母的妹妹,其中一位嫁給了奧地利大公,生下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茜茜公主的丈夫);一位嫁給巴伐利亞公爵,生下女兒伊麗莎白伊.阿馬利亞.歐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1898),即茜茜公主。

教堂內有幅巨大的壁畫《最後的審判》,高19米,寬12米,據說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教堂祭壇壁畫。作者是杜塞爾多夫的德國畫家,彼得.馮.柯內留斯(Peter von Cornelius,1784–1867)。他的父親是杜塞爾多夫畫院的院長,也是位繪畫教授。他曾在羅馬學習過八年,並與在意大利的德國畫家組成了以宗教畫為主的所謂“拿撒勒畫派”。

1819年,他被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召回慕尼黑,為國王服務。我前面在杜塞爾多夫( )的一個公園內見過他的雕像,只可惜教堂我沒有進去,沒有看到那幅祭壇畫。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路德維希大街上,還有德國著名的大學慕尼黑大學(Universität München),當然,現在的慕尼黑大學分佈在城市多個地方,但這裡是大學最早的校區。

慕尼黑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472年,由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爵路德維希九世創建。當時大學是在巴伐利亞的英戈爾施塔特(也稱英戈爾施塔特大學),是巴伐利亞的第一所大學,也是歐洲和德國較古老的大學之一。

1800年,巴伐利亞選侯馬克西米利安四世(1806年成為國王一世)將大學從英戈爾施塔特遷至蘭茨胡特(也是在巴伐利亞),改名為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ät)。

1826年,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又將大學從蘭茨胡特遷到了慕尼黑,大學全名為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LMU)。大學名字中的路德維希是創始人路德維希九世公爵,而不是國王路德維希一世。

這個區域就是當初遷至慕尼黑的主校區,這個噴泉所在的廣場叫索爾兄妹廣場,得名於納粹時期被判處死刑的索爾兄妹,他們是慕尼黑大學的學生,也是反納粹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後面的樓是大學的主樓。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索爾兄妹廣場,隔路德維希大街對面,有個對稱的廣場,廣場上有個幾乎一樣的噴泉,那個廣場叫胡伯教授廣場(Professor-Huber-Platz),廣場得名於慕尼黑大學教授庫爾特.胡伯(Kurt Huber,1893–1943),也是白玫瑰組織成員,被納粹判處死刑。

圖中右側的是天主教神學院,1494年由創建者路德維希九世的兒子喬治公爵捐贈,所以也稱喬治公爵學院(Herzogliches Georgianum)。左側的建築好像是法學院。兩所學院都是大學最初創立時就有的學院。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慕尼黑大學的QS排名在100之內,出自慕尼黑大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三十多位。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路德維希大街(Ludwigstraße)是德國慕尼黑四條皇家大道之一,由國王路德維希一世親自下令打造。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路德維希大街南起歐登廣場,北端就是前面的慕尼黑凱旋門。過了凱旋門就是利奧波德大街。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慕尼黑凱旋門,德語叫Siegestor。由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委託建造於1843-1850年間。

慕尼黑凱旋門不是為紀念某次戰役而建,和前面的統帥堂一樣,只是為了彰顯巴伐利亞軍隊的威武和榮耀而建。拿破崙期間,巴伐利亞曾捲入五次戰爭。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凱旋門頂上的戰車,不是常見的四馬戰車,而是四頭獅子,因為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標誌是獅子。凱旋門正面的文字是巴伐利亞軍隊。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凱旋門的側面的浮雕,都是與巴伐利亞有關的主題。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二戰後,凱旋門損毀較嚴重,差點被拆除,修復後增加了一些象徵和平的元素。背面的題詞是:獻給勝利,毀於戰爭,警醒和平(Dem Sieg geweiht, vom Krieg zerstört, zum Frieden mahnend)。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路德維希大街,慕尼黑大學附近就有地鐵站,站名就叫大學。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慕尼黑(老城北區和大學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