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当前环境下,企业破局就靠这5点


「首发」当前环境下,企业破局就靠这5点

11月22日,在“新动能·新生态——2019中部企业家论坛”暨正和岛河南岛邻机构五周年庆典上,英扬传奇董事长吕曦,三全集团、万江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和岷山集团董事长何秋安就此进行了一场圆桌论坛。

以下为论坛现场内容精编。

「首发」当前环境下,企业破局就靠这5点

01 经济陷入困境,未必是坏事


吕曦:我就先抛出一个非常质朴的问题,就是在L型经济之下,你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以及做好自己的企业感到焦虑吗?你们的新动能来自哪里?

姚忠良: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我个人持乐观态度,对未来也是信心十足。目前,我们国内经济进入这个阶段,我认为不是坏事。它是快速增长后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具体怎么讲?以名利为驱动力的商业行为是告一段落了,以商业文明为驱动力的新商业行为正在兴起。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机会更大。


在座的大家都在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我认为这是好事。这正是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中,我们去历练、去成长、去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我没有什么焦虑,非常从容,非常坦然。剩下的,就是看我们能不能拿出工匠精神,能不能开发更好的产品,能不能勤奋、认真地和消费者心连心,和消费者互动。


陈泽民:改革开放前期的那些红利,很多都不存在了。劳动力的红利、土地的红利、环保的红利、资源的红利、政策的红利、税收的红利等等,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唯一能够促进经济继续增长的,就是继续深化改革。

红利还是存在的。中国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变当中,就会带来机遇。那些大企业不想做、小企业又做不了的事里头,就有我们的机遇。所以说,我们要把握好现在的机遇。现在还是有很强的、持续发展的机会的。


别人可以焦虑,但我们应该不焦虑。为什么?因为在这当中,如果他们焦虑了,我们正好有机会,在他们的焦虑当中寻求我们的机会。

姜明:好,刚才陈主席、姚主席讲的都很好,我都赞同。那么,对中国的经济未来,我还是审慎乐观的。


中国经济经历过从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定调为“未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变。


未来,确实正像政治家、学者、企业家所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行业和企业在这个大前提下,都不能置身事外。

再有就是,中美贸易战、中美关系对每一个行业、对每一个企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像现在说河南马上温度直降10度,那么,我们屋子里的空调可能就要调整,穿的衣服也要有个调整。

我们对中国经济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想可以用8个字来总结:练好内功,强身健体。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只要你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把自己的身体练强壮,都能够应对外部变化的环境。因此就没有那么多的焦虑,反而是有一份从容,有一份淡定。

另外,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也想给大家分享5个“一”:

第一,防范风险是第一前提。现在是“合作是第一位”的时候,只有合作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二,发展是第一要务。光想着风险,没想过发展也不行。所以也可以用8个字来总结,就是“平衡好风险与发展”。

第三,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更好地稳健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他们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第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在天明创业27年,始终说创新是天明发展永不衰竭地动力源泉。无论是商业模式、战略、机制、产品、服务还是管理,一直都在创新的路上。


第五,战略是第一保障。现在说的是,太阳光很强大都穿透不了一张薄纸,小小的激光却可以穿透一层厚钢板。

战略是解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使我们集中有限的时间、资源和资本,把某一件事情给它做细、做深、做透,形成自己强大的护城河,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用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对准一个牢固的地方,用炮火猛轰,轰开一个缺口。另一层面就是要“一根针捅破天”。

何秋安:中国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对于未来,企业家是乐观还是悲观,我认为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站在现在去怀念过去,那未来一定是灾难的;如果站在现在去看现在,那还是有点没有看明白;如果站在未来看现在,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怎么干了。

中国的发展,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从“无序”到“有序”这么一个转变。实质上,我们的企业原来是无序的,现在要向有序的去发展。


比如,过去受政治、权力影响的这一波企业,现在已经到了冬天。很多的僵尸企业就是借助了外力、投机,而不是靠自身的能力发展起来的。大浪淘沙后,能够活到现在,还能继续发展的,都是强者。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企业家都成为强者。打铁必须自身硬。

「首发」当前环境下,企业破局就靠这5点

02 不能埋头拉车,要抬头看路

吕曦:今天的很多企业家们,其实内心是充满焦虑的。他们需要知道你们的态度,知道你们的想法,所以我上来就要问焦虑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完了,那我们进入第2个问题:


在“高质量发展”这个词之下,你们对自己的产业、企业,具体制定什么样的指导性战略目标,又会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姚忠良:这也是咱们做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关注,都在努力的一个基础问题。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是为了给消费者做好服务,解决一些问题。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才有立足之地、生存之地。这是最基本的。

这种商业背后的逻辑,就是一种哲学和心理学思想。我们和消费者的关系是心心相印,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只要抓住了这个,一切产品、技术、资源问题都不是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努力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

未来,博弈、挑战也好,发展、创新也好,一切都要回到原点,就是要回到“心和心连接”这个问题上。互联网的核心就是链接,只不过,它更多的是信息的链接,物联的链接,还不是心与心的连接。

陈泽民:好的。现在,面临着经营、政策的风险,好多事情都不确定,你怎么办?我们就要稳中求进,看准方向。

在大雾天气里,你就不要跑得太快,否则一不小心都掉到沟里去了。所以说,现在,我们不能埋头拉车,要抬头看路。方向不能出错,一旦错了,不确定性风险会带来大灾难,让你粉身碎骨。你的能力越大,情况可能越严重。很多企业倒闭、破产,不是瘦小到饿死的,而是庞大到撑死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要规避风险,合作第一,发展第二。


姜明:如何高质量?从5个方面来讲:

第一,人才高质量。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企业有高质量的,对行业情况很熟悉,很有使命感、责任感的领导班子,那做事情一定很顺。

第二,产品高质量。从原材料、工艺、设备等把握住产品高质量的要求。


第三,服务的高质量。不光要产品好,还要有让用户感受到超出用户预期的服务。


第四,体验的高质量。本质上是体验营销。

第五,品牌的高质量。你的产品、价格、服务和体验,最后都要浓缩成一个品牌,当大家说到你们的东西时,都觉得靠谱。

何秋安:我们原来是一家传统的冶金企业。按照原来的说法,冶金企业是上不了市的,但最近我们正在上市。怎么做到的呢?我们转型。怎么转的呢?国务院发布了8大新兴产业,我就研究怎么能和新兴产业攀上亲。环保产业可以,于是我们就转到了做环保新材料。


特别是,未来的5G社会、智能社会会有许多无线的、有线的连接,需要大量的有色电子器件。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发展的空间,把原材料升级到电子电器原材料上。


从传统产业走向新兴产业,关键是要符合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一定是高质量的。我们就围绕社会需求来做文章,调整自己的企业。

03 用最懂90、00后的人,让他们来领兵打仗

吕曦: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代表年轻人来考几位的。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已经从“消费普及”升级到“消费分级”了。年轻人有自己喜欢玩的、喜欢吃的,有自己生活方式,不太care你怎么想,不太care你认不认同,这就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挑战。

同时,中国数字化营销跟华为公司一样,已经走入世界的无人区。技术与数据改变了营销和运营,中国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能力和重视度却还不足,也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或企业可以作为参照。

那么,面对这样林林总总的新挑战,各位是怎么接招的?


姚忠良:其实很简单,要和市场、和时代同频共振,和消费者讲息息相关的东西。围绕这个基本,我相信一切都会很顺,一切都会有非常好的理想的结果。这就是游戏规则。

在互联网转型以前,我们的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的研发人员在设计,既是调查市场,也是洞察、观察。那现在应该怎样?应该有消费者来参与设计、确定产品。这是原点,这是根本。以此,我相信很多挑战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陈泽民:大数据可以提高效率,可以消除我们和消费者之间的屏障。我们从“经营产品”到“经营顾客”,要利用大数据,和他们连在一起,让他们成为你的忠实粉丝。

一个新技术出现了,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掌握。以前我们落后了,现在不能落后,一定要把握好这机会,稳、准、狠,一刀下去,解决问题。


我们专门有信息研究中心,研究我们各销售渠道的产品、技术的创新,了解我们的市场应该往哪个方向,应该有什么产品,等等,无所不包。

姜明:还是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比如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营销来满足用户。

用谁来满足?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处。利用最懂00后、最懂90后的人,让他们来领兵打仗,来满足这一代人的需求。


何秋安: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一个营销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满足社会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欲望的,就是好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