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近年來,X城教師之間漸漸地有了一個新的問候語:你上岸了嗎?

世界是全息的,一滴露珠就能折射太陽的光輝。這個問候語足以讓我們窺見X城教師的現狀。如果我們承認,教育是未來,那麼我就得承認教師的現狀決定著未來。身處X城的江山試著解析這個問候語,試著分析教師的現狀,嘗試窺見不遠的未來。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老師,你上岸了嗎

你上岸了嗎?意思是你評上高級教師了嗎?沒評上就意味著還得在水中掙扎,評上了就是爬上了岸。是否評上高級對於一線教師太重要了。上岸了,就意味著收入會慢慢地增加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想擁有名師頭銜的老師,高級更是剛需。沒有高級,哪怕你是天縱英才,也只能是普通教師一名,各種頭銜你想都別想。

對於一般教師而言,評上高級是大幅度提高收入的幾乎唯一的途徑。很久很久以前,還可以課後輔導學生貼補家用,但是現在這樣做就是違法,就得連養家餬口的工作都保不住。評上高級,工作量、工作難度和從前相同,但收入會漸漸增加原來的二分之一。面對這樣的現實,沒有幾個老師能淡定瀟灑地決定不評高級的。當然X城也有少數瀟灑的教師,但是江山一細究,就發現這些教師要麼另一半很有錢,要麼父母很有錢。錢對他們來說,沒那麼重要。剛剛評上正高職稱的某老師告訴我,她評正高就是為了生存,就是為了錢,沒有其它目的。她說:“孩子上個輔導班就要交好幾千,全家去哪玩一下要上萬,沒錢怎麼行,不評正高,我那點工資怎麼夠?”

對於沒有上岸的,連副高也沒評上的老師的確是在冰冷的水中掙扎。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連副高也沒評上的老師的確是在冰冷的水中掙扎

首先是內心的掙扎。那些上岸的人明明專業水平和自己沒有明顯差別,甚至有些上岸的還遠不如自己。但是幹著同樣的活,甚至幹著比上岸的更累更復雜的活,收入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二,月工資比別人家少了好幾千。教師也是普通人,如此巨大差異,內心怎能平衡,怎能不掙扎?倘若副高級教師的專業水平果然比中級教師高很多,做的事情也比中級教師多很多,複雜很多,那麼副高級教師待遇高很多,我們一線教師也不會內心不平衡,不會有掙扎。所謂仇富不仇袁隆平嘛!可問題是除了少數副高級精英教師,多數副高級教師無論其專業素養,還是其工作量、工作難度跟中級教師相比,都沒有顯著差異。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岸上、岸下的差別實在是兩個世界


而後是生存的掙扎。我隱約感覺到教師評職稱跟《范進中舉》所描繪的世界越發相似了。我這樣說,當然是誇張了些。但究其本質,兩者還真地越來越像。秀才是中級職稱,舉人是副高級職稱,進士是正高級職稱。X城沒拿到中級職稱的其生活似乎越來越像“沒撈到秀才”的孔乙己。X城的消費與一線城市沒有多大區別(房價除外),但X城初級教師的工資只有3000左右。請朋友在大排檔吃個飯少說也得300,初級教師的月工資只能請朋友在大排檔消費10次。這讓我不得不想起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裡所描繪的底層民眾的生存的艱難:

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並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著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X城中級教師的工資大約3500,和初級教師一樣差不多是要為最基本的生存而掙扎的一群人。教《我的叔叔于勒》這麼多年,突然發現沒有上岸,即沒評上高級的教師竟然和菲利普夫婦的貧窮生活非常相似——“非常痛苦”、“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時從來不敢答應的,一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原來沒上岸的老師離菲利普夫婦的貧窮並不遙遠

很顯然,生存的掙扎是最痛苦的,最讓人無可奈何的。

因此,老師們評了命地掙扎著評副高,掙扎著爬上岸。多數老師對照高級評審條件,一項項地去拼,去爭。多年前沒人願意上的公開課,如今大家爭著上,公開課能加分啊!多年前差不多無人問津的課題如今成了許多老師的熱烈追求。能當主持人的鉚足了勁去申報課題,沒能力當主持人的千方百計擠進課題組,爭當課題組成員的前三。多年前大家躲著的班主任如今也快成香餑餑了,因為當班主任也能加分啊!多年前無人問津的收費雜誌突然也火起來了。沒有論文,高級是無論如何是評不上的。收費雜誌,給錢就發表,只要文章不是太差,不是完全抄襲的就行。大家熱烈地追求課題,追求上公開課,積極寫論文,這是好事啊?但是,這一切都是出於功利——為了順利評上高級,順利上岸。因此這些公開課、論文、課題大多數都是粗製濫造,對教學,對學術幾乎沒什麼正面價值。但是,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正因為其功利性,沒有絲毫的興趣和專業的自覺,不得不寫論文,做課題,上公開課,被迫地做這些事,其過程真地是苦不堪言。用“掙扎”來描述他們的痛苦毫不過分。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被迫做課題,真是苦不堪言

當然,教學成績是評高級,上岸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多數教師為了中高考,甚至於為了期末考試,學生能考出好的成績,不擇手段——學生學不死,就逼著學生往死裡學。耗盡學生所有的學習潛能,在自己手上能考高分就是一切,學生離開自己,將來如何,他們是從來不考慮的。

因此就出現了小學老師不管孩子中學時的學習後勁,逼學生拼命地學;初中老師不管學生高中時的學習後勁,逼學生拼命地學;高中老師不管學生大學時的學習後勁,逼學生拼命地學……反正,從我這裡畢業了,即便洪水滔天干我何事。說得難聽點,可憐的學生成了每一個學段某些老師的“人質”和“得分機器”。學生在某些沒有上岸的老師眼裡,不是鮮活的生命,而是冷冰冰的分數和數字。至於學生的人格發展,品德發展,全面發展等更重要的教育的靈魂就只好扔在一邊,或者只是口上說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論漢唐”,恐怕也是多數老師的心態吧!當然,多數老師上了岸,也同樣把學生當“人質”和“得分機器”,只不過心態沒那麼焦慮而已。

老師們這樣做良心上能過得去嗎?我相信,如果不是為了評上高級,順利上岸的急躁心態,多數老師內心會不安的。但是,如今,掙扎在水裡還沒有上岸的老師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生存,他們在掙扎的時候可能無暇顧及受教育者所受到的摧殘。

為了上岸,光拼教學成績、科研成績還是不行的。有的時候人脈和關係的比拼更加至關重要。因此,一些“聰明”的未上岸者開始討好學校領導,討好專家評委。有些不夠“聰明”的老師或許掙扎了一輩子也沒有“聰明”的先上岸。

某學校舉辦學生足球比賽,舉辦者將比賽命名為“校長杯”足球賽。舉辦者真是會來事啊!足球比賽都可以順便取悅於校長,真是高情商啊!當然舉辦者是沒上岸的中級教師。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學生足球比賽也能取悅於校長——名曰“校長杯”

在先有的制度下,上了岸的人真地是好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唐僧師徒,功德圓滿了。首先收入大幅度提高,在X城6000左右的月工資算是高收入了。再發表一兩篇論文(有的時候發表在收費雜誌上也行),就走上名師之路了。以後,還有經費十萬一年的名師工作室,還有經費2到5萬的各類課題……慢慢地“特級”啊、“正高”啊等等榮譽和更高的職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最終名利雙收,成了人生的贏家。

副高級職稱是X城教師生涯最重要的節點,評上了,就是上岸了,岸上有無限風光——即名利雙收。評不上,就只能掙扎在冰冷的水中——內心煎熬,生存煎熬,不顧一切地艱難地往岸上爬……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人很早就上岸了,正春風得意馬蹄疾,正邁向名利雙收的人生贏家。有的人永遠在冰冷的水中掙扎,生活越來越像沒考上舉人的范進。

當然,江山悲哀地看到,為了不讓老師們輕易上岸,高級評審的條件一年比一年苛刻!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X城教師現狀大致如此,各位你們覺得X城的未來會怎樣呢?

評上,上岸就春風得意,名利雙收;評不上,就永遠掙扎,身心俱疲

X城會有怎樣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