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六年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六年級的孩子面臨著“小升初”畢業考試,升入哪所中學,也或許將會決定我們的一生。


六年級,對於中國孩子來說,是一道坎!如何才能完美的跨過這道坎呢?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都有了顯著的增長。要抓住這一時期的特點,讓孩子的智力獲得穩步的增長,讓他們的心智變得更加成熟。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尤其是家裡有五、六年級孩子的家長更是如此。


可是,看到孩子的習慣、個性即將定型,一些五、六年級或即將邁進五、六年級的孩子的家長卻紛紛表示:“孩子平時不求上進,對成績、表揚漠不關心……”
“我家孩子對成績不理會,好了也不激動,差了也不著急,總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有時,我們也給孩子敲警鐘,可是孩子會不服氣地頂撞一句:‘還有比我更差的呢!”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其實,五、六年級的這些孩子,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對任何事情都充滿激情了,換句話說,他們好像一下懶惰了很多。他們寧可坐在那裡發呆,也不願去碰小時候最喜歡的網球拍;即使是做一點家務,他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說上一句“累死我了”……這些都是孩子沒有進取心的表現。
如果孩子在五、六年級就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來對待一切,那將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一旦失去了進取心,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往往都是盲目的;失去了進取心,孩子會變得懶惰;失去了進取心,孩子會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既沒有目標,也不會有動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長送孩子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比給孩子億萬家產更重要。
要想讓五、六年級的孩子具有進取心,重要的是讓他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一切都是因自身需要而為之。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呢?
一、讓孩子正確認識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
為了督促孩子學習,有些家長喜歡在孩子面前每天都念叨著:“你要加油,考個好學校”之類的話,這種效果是不好的。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高校遊玩,讓他在環境中受到薰陶。要知道,在人們的童年時代,大多數都是充滿了各種幼稚的夢想,這是使人能夠進步、走向成功的內驅力。


每天,卡內基都和弟弟玩著遊戲,在他們的內心便產生了許多夢想。在卡內基11歲的時候,他對自己8歲的小弟弟說:“假如我們長大些,我要組建一個卡內基兄弟公司,賺很多的錢,以便能夠替家長買一輛馬車。”
這種“假如”的遊戲,一直都催促著卡內基努力工作。等到機會真正來的時候,卡內基便抓住了。最後,他終於將理想變成了現實,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大王”。
卡內基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讓孩子對自己多一些認識,使他們意識到,在認識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實踐中的自我,往往有較遠的距離。事實證明:這段距離常常能促使孩子去改變、發展現實的自我,成為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通過各種方式,可以鼓勵孩子“志存高遠”,保證理想中的自我設定富有激勵作用。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二、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讚美,獲得自信。”自信,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五、六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要想讓孩子具有進取心,首先就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為了實現這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仔細觀察,多說一些讚揚之言
讚揚,不僅可以點燃孩子心中的憧憬和希望,還可以促使孩子不斷成長、進步。家長要細心觀察,準確地把握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和優點,讓孩子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為了實現這一點,和五、六年級的孩子談話的時候,要儘量多肯定他們的優點。當看到別人對自己充滿希望的時候,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2.正確使用“暗示法”
暗示法,是一種激發孩子自信心的途徑。所謂暗示法,就是藉助語言、表情、動作、環境等元素對孩子的某種言行進行無聲的教育,使孩子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進取心態之中。


比如,在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利用眼神暗示的方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為了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可以使用一些拍肩、摸頭等動作,以此來增強孩子的信心。事實證明:使用這種方法,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3.合理使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蹟。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樣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可以讓五、六年級的孩子經歷一個“期望變成現實”的複雜的心理影響過程,一旦孩子擔負起了家長的期待,就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激勵和指導。同時,孩子也會給自己提出一些積極的前進目標,形成自我激勵的心理機制……這時候,他們的自信心也就更強。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三、幫助孩子提高競爭力
當今的社會充滿競爭,更需要競爭,要讓孩子明白:對他們來說,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一個對手、一些壓力或一些磨難,絕對不是一件壞事,這些都是激勵他們具有進取心的好辦法:
進取心是一種激勵孩子前進、有趣、富有神秘感的力量,它存在於每個孩子的生命之中。
進取心是一種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動力,激勵著每個孩子不斷向自己確立的目標前進。
進取心——這種內在的推動力,總是激勵著孩子為了明天更好而奮鬥,會讓孩子的人生更加美好。
為了充分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在日常學習以及各項活動中,家長就要多向孩子提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讓孩子多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比如,利用“激將法”去刺激孩子的上進心,鼓勵有潛力的孩子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進取意識,還可以讓孩子逐漸形成強烈的競爭意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進取心。因為只有有了進取心,孩子才能進步。


四、不能一邊學習,一邊玩——教育孩子,要有緊迫感!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可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沒有能力深刻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不可能從內心深處激發出自覺學習的激情,因此,家長要正確地加以教育引導。
有些孩子喜歡一邊學習,一邊玩。這習慣,不僅會導致孩子後天感覺統合功能失調,還會讓孩子出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很多的家長苦於孩子在家的時候學習不主動不專心:
“我家閨女,喜歡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真拿她沒辦法!”
“我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寫寫停停,半個小時的作業,他一般都要花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其實,我知道,絕大多數的時間,他都用來玩了。”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作為家長,首先要使孩子在家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讓孩子自己在那學習,而自己卻自顧自地去做自己的事。孩子看起來是在那學,其實心裡想的和手裡做的都不一定是學習,多數孩子是一邊學一邊玩。這樣消耗了很多時間,效果還不好。
孩子放學回到家裡之後,要適當給他一點放鬆的時間,然後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讀。如果家長沒有時間陪,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給孩子規定時間、規定內容、規定質量……這樣孩子心裡有盼頭,就會按著家長的要求去做,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具有一定的緊迫感。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五、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主張來行事。可是,有些家長偏偏喜歡和孩子作對,喜歡給孩子發佈一些命令……孩子們當然不願意聽了。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最好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要逼著他們用家長提供的學習方法,否則,孩子只能是被動地學,不會擁有緊迫感。


一旦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來學習,孩子的學習勁頭便會十足,學習的緊張感也就有了。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只要提出總體的要求,就可以了。具體的細節,要讓孩子自己去把握,這樣做,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緊迫性,增強學習的效果。
女兒喜歡趴在床上和上洗手間時看書,為此,媽媽吵過她好幾次。有一次,只有女兒和爸爸在家,爸爸說:“一會兒,我檢查你新學的英語課。”由於平時爸爸對她管束得不是很嚴,因此,女兒便毫無顧忌地往床上一躺,開始聽錄音、背課文。
不到20分鐘,女兒就把平時要用40分鐘的課文背得滾瓜爛熟。妻子回來之後,瞭解到這種情況之後,根本就不相信。可是,後來試了幾次,果然如此。
要讓孩子學習具有緊迫感,就要自主,因為沒有自主的自覺是不能長久的。在孩子的學習方式上,家長應給予其充分的自主權,讓孩子在一種適應他自身喜好的、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學習。
六、讓孩子正確處理好學習和玩耍的關係
玩是孩子的天性,五、六年級的孩子更愛玩!學習的自覺性如果脫離了天性,也就無從談起了。現在,很多家長就是希望孩子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去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看書學習。在這裡,我們且不說這種願望正確不正確,僅僅從其可能性上講,就是不現實的。

在玩與學的關係上,家長要把握的就是一個度的問題,只有做到了既有時間玩,又有時間學習,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娛樂雙贏結果。所謂度,就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 比如,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兩個小時的玩樂時間,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3個小時的玩樂時間。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要達到雙贏,就必須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孩子在學習時能夠看到完成任務後去玩的希望。二是確保孩子玩得盡興。在完成任務之後,孩子可以拋開各種壓力,甩掉各種包袱,痛痛快快地玩,開開心心地玩。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七、體諒孩子的失誤,多鼓勵
對孩子來說,表揚是其進步發展的主要動力,尤其是五、六年級的孩子。這時候,任何簡單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開創性的。因此,在孩子學習緊迫感的問題上,家長切不可心浮氣躁、急於求成。具體操作中,家長要把握好3個環節:
(1)原諒孩子的過錯,並不是為了袒護孩子的缺點,而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只有孩子認為,自己能夠做到的時候,才會有信心去做;只有認為,可以做好的時候,孩子才會有決心去努力。
(2)鼓勵的實質是,通過家長的引導使孩子認清他自己所不能認清的內在事物和內在潛力。鼓勵,既要有孩子生活學習環境中橫向的比較,也要有孩子成長進步中縱向的對照。
(3)包容和鼓勵並不都是好言好語,更不是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其失誤的漠不關心,而是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家長要熱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失誤的原因,和他們一起找到克服問題的方法。
八、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


為了培養孩子,任何一位家長都會捨得下本錢。為了提高孩子學習的緊迫感,家長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拓展和掌握程度的鞏固,更要注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捨得投入大量的精力。方法其實很簡單:
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經常在他身邊看書、寫文章,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課本、練習冊。
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及時地和他一起探討,一起尋找破解的途徑。
發現孩子功課中的錯誤,分析一下原因是什麼,如果下次遇到應怎樣克服。
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級,由於學習壓力的增長,有些孩子便會減少學習的積極性;有些孩子成績一旦考得不理想,便會自暴自棄。於是,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厭學”“成績下降”。
其實,厭學只是孩子心理問題的表面現象,其背後隱藏的原因是不盡相同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還會受到家庭環境、人際關係、敏感的性格等因素的影響。
家長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能將眼睛只盯在孩子的成績單上,要想辦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給予孩子真正的關注。可是,很少有家長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因此,不滿之聲迭起:

“眼看著快小升初了,孩子成績卻在下降,怎麼辦?”
“現在,孩子一聽我給他講道理,就躲進自己的屋裡,將門關上,不理我。”
“孩子這次模擬考試不理想,連著兩天都沒吃飯……”
不可否認,課業負擔過重造成的壓力,已經成為五、六年級孩子產生情緒焦慮、憂慮的重要因素。孩子的情緒越不穩定,心理壓力會越大,考試時成績就越容易不理想。
作為家長,最好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情緒、緩解心理壓力,讓孩子正確看待自己的分數。那麼,如何才能使分數成為促進孩子學習的動力呢?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九、孩子有了自責心理,就不要再重複指責
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榮譽感。很多孩子都會為考試失利而感到自責,這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理解,需要家長來分擔他們心中的苦悶。對於這些孩子,可以對其進行一些剋制、溫暖的安慰,這樣做遠比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般情況下,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很少有家長會感到高興。但也不能遷怒於孩子。這時候,如果家長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會嚴重地打擊他們的自信,只會使孩子陷入更深的自責中。一旦發現孩子過度自責,家長就要立即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立即中止各種偏激的、有背情理的“高標準、嚴要求”。
為了不使孩子過度自責,家長應該學會通過評價過程的方式來肯定孩子的努力。結果的好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努力的過程卻能充分反映出孩子的意志品質、品德、合作精神、聰明智慧等多方面的優點。對於處在五、六年級的孩子來講,努力的過程比努力的結果更重要。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應對這些過程中的優點予以充分肯定和讚賞。


在孩子心情低落的日子裡,家長不但要鼓勵他們,還要幫助他們找出考試失利的原因。不管是考試沒發揮好,還是作答時出現了原則性錯誤……即使是先前沒有重視考試,家長都要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但是要叮囑他們:要吸取經驗,迎頭趕上。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十、善於從分數的分析中發現孩子的進步


當孩子學習成績進步時,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以肯定與表揚,孩子便會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動力。當孩子學習成績有所退步時,更需要家長的鼓勵與幫助。家長就要從點滴的成績中,發現孩子的進步,從而肯定孩子的努力。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1)從孩子的缺點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有些家長善於觀察,即使是面對一個滿身缺點的孩子,也能找出其中的“閃光點”。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可以激勵孩子不斷進步,最能體現家長的教育水平。 比如,如果孩子的總分下降了,你可以看一下孩子的單科分有無上升的?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要從知識結構分析,看看孩子有沒有掌握較好、丟分不多的部分?如果能夠將這些“閃光點”找出來,便可以贏得孩子的信任。
(2)以發展的眼光看,鼓勵孩子迎難而上。一般情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孩子一定能迎頭趕上,考出好的分數。對於這一點,一定要有足夠的認識,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千萬不能一棍子將孩子打死。否則,只會撲滅孩子的希望之火,使其對自己喪失信心,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3)有些家長,經常會這樣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未來發展一定不會很好。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要知道,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考試失利的時候,正是對自己的能力和信心產生懷疑和動搖的時候。如果家長不能辯證地看待問題,很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不自信的種子。

為了使孩子克服沮喪的情緒,重新對未來充滿信心,家長可以這樣做:
仔細觀察,發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加以讚揚。
用自己曾經的成功經驗來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
幫助孩子喚回曾經成功的心理體驗。
孩子考試成績出現了不理想情況,你是如何對待的呢?孩子是如何想的呢?要體察孩子的心情,幫他們樹立起信心。這樣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


六年級,中國孩子的一道坎


十一、“錯誤”中也能獲得成長——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孩子的各種錯誤行為,不少家長經常採取懲罰孩子的方式。研究表明:懲罰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但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受到家長的懲罰後,會出現暴力行為。
有的孩子遭到家長的指責之後,會拒絕學習,厭惡家長。
有的孩子害怕受到更嚴厲的懲罰,會表現出一定的順從,可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五、六年級時,孩子的好奇心增強,什麼事情都想做一些,什麼話都想說一說……由於都是“第一次”,因此很容易碰壁,犯錯誤。
生活中,有一種家長,對孩子犯下的錯誤總是不能正確對待,如果碰上心情好的話,會蜻蜓點水地一筆帶過;可是,如果心情不好,便會對孩子大聲責罵,嚴重者甚至還會拳打腳踢。殊不知,這樣教育孩子是相當錯誤的!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懲罰,既不能讓孩子產生正確行為,也不能保證孩子懂得應該怎樣做。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與方式,直接影響著他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制止或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時,一定要讓孩子懂得哪種做法是不對的,哪種做法是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