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人理財,為什麼只有你越理越窮?

你有沒有覺得平時一直理財,但是還是很窮。很多朋友都是這樣,關於如何理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心得,那麼你的理財方式是否正確呢?這就需要我們避免理財誤區,才能準確地掌握理財預期要求。有哪些關於理財的誤區你可能中槍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這些誤區,千萬要注意哦!

  問題一:從眾心理

  別人賺錢就跟風,前兩年股市火的時候,輕鬆就能賺錢,這讓很多根本不懂的人也一頭扎進了資本市場。小編了解的一位朋友,兩年前看到朋友炒股賺了錢,自己什麼都不懂,就把自己的20多萬存款全部扔進了股市,心裡想著半年恐怕就能翻一番。可是,當時滬指已經5000多點了,隨著股市大跌,股票市值最差時縮水三分之二,如今還虧著三分之一。

  注意:在對自己的情況充分了解之後,再製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問題二:忘記存錢

那麼多人理財,為什麼只有你越理越窮?


  有這樣一位市民,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但是兩口子花錢都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他們奉行的是“能花錢才能賺錢”。  

  收入-支出=存款?錯!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收入-存款=支出。而我卻偏偏不這樣執行,因為我的一貫宗旨是如果哪個月收入多了,存款可以多存點,反正支出就那麼多; 我的支出消費在我的觀念裡依然是停留在一個月三二千的階段,卻忽略了隨著物價的增長,孩子來到身邊,消費提高了一大截。而且自己骨子裡的消費觀念也改變了; 所以呢,就是買買買,窮窮窮了。

  注意: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

  問題三:就愛買房子

  固定資產佔比過高許多市民覺得買房子是很保險的投資方式,所以手頭一有錢,就去買房子。其中有個家庭買了五套房子,佔到家庭資產的95%;另一位年輕人,買了四套房子,背上了80多萬房貸。

  注意:固定資產雖然保值功能比較好,但是增值的空間有限,而且變現能力較差。所以,固定資產在所有家庭資產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60%。

  問題四:忽視買保險

  現代人都疼愛孩子,把所有好東西給孩子都在所不惜。有一個家庭,給1歲的孩子購買了各種保險,總保額為20萬元。但是孩子的父母卻幾乎沒有買商業保險。  

  還有一對年輕夫婦,成為忽視保險的典型。他們收入較高,擁有兩套房子,房貸40萬。但是在保險方面,他們只有社保,商業保險幾乎沒有,女方的單位給員工買了一些商業保險,但她根本不知道具體內容。  

  注意:建議年輕人不能忽視保險的重要性,尤其是年輕人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一旦生病或者發生意外,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打擊。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是保險的主要對象。此外,關於孩子的保險有規定,18歲以下的青少年如果身故,能享受的最高保額為5萬元,買多了也沒用。

  問題五:緊急備用金不充分

那麼多人理財,為什麼只有你越理越窮?


  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一點,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

  注意: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但還是應該將3~6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不管你是單身汪還是已經成家了,都應該備有一定的備用金,以防急需。自從我攢了幾筆錢到攢錢助手後,我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除了身上留有生活費之外,其它的全額給存到攢錢助手了,有時候沒有到發工資的時候錢花完了,或者是工資延遲了幾天發,我真的是急得像是猴屁股著了火,這種狀態不可取,理財賺收益也有一個度,不能過度。 正常的是要留有3-6個月的備用金吧,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問題六:沒有長期規劃

  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拼命掙錢,準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

  注意: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不管是理財,生活,工作,都建議大家做個規劃,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不管是二年,還是五年的,還是十年的,一定要做。有個規劃,才知道自己未來朝哪方面努力 ,朝哪方面用勁,才知道將來自己會收穫什麼,在這過程當程會少走很多的彎路。如果沒有規劃,由著自己的性子發展,估計也只能是窮忙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