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今天說說哈爾濱依蘭的博物館,前日在佳木斯出差,週末得空開車去依蘭轉一轉。有意思的是,依蘭縣距離佳木斯這麼近,卻隸屬哈爾濱市。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依蘭縣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6月,稱為“依蘭縣地誌博物館”,展現了一個歷史悠久、農耕發達、物產豐饒、交通便利、“聲聞塞北三千里,名貫江南十六州”的依蘭古城。這裡距離依蘭最有意思的古城景區——五國頭城,僅一步之遙。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該館有藏品500餘件,以官印、銅鏡、銅錢、鐵農具等為主。陳列內容以依蘭古城出土文物為主,按歷史年代為序,展出古代文物近200件。現在,依蘭博物館僅有二層展廳對外開放。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在展覽的後半段,有一個東北民俗十大怪,很有意思。其實,所謂的東北民俗十大怪,有各種版本,略有不同,我們今天說說依蘭博物館的這個“版本”,“大姑娘叼個大煙袋,騾子馱子馱大載,幔帳掛在炕沿外,索勒杆子戳門外,反穿皮襖毛朝外,煙囪安在山牆外,窗戶紙糊在外,養活孩子吊起來,大缸小缸漬白菜,歘嘎拉哈決勝敗”。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十大民俗的展示採用了生動的紅色剪紙的造型,本幅是“大姑娘叼個大煙袋,騾子馱子馱大載,幔帳掛在炕沿外”。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一大怪——大姑娘叼菸袋。在過去的東北農村比較普遍,東北姑娘“貓冬”在家的時候,就借抽菸袋來暖嘴、暖手,甚至用來作為嘮嗑,閒暇打發時間的活動。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在田間勞動,為防蚊蟲叮咬,用攏火堆燻煙或自己直接吸菸的辦法將蚊蟲燻走。特別是上山挖人參、狩獵時,吸菸的這個作用就更是明顯。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二大怪——騾子馱子馱大載。騾子是農村常見的一種牲畜,騾子不像馬那樣嬌貴,也不像驢那樣倔強,性格比較溫順,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早年間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地廣人稀,根本沒有像樣的路。在地面翻漿和下雨泥濘的路面,運點貨物,只有靠騾子來馱大載了。“騾子馱子馱大載”這個所謂的東北一怪,現在的東北十分少見,甚至很難見到了。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三大怪——幔帳掛在炕沿外。東北的火炕,由於基本上都是南北兩炕相對,一家幾輩人都住在一起,生活起居也確實有些不方便,於是人們便在炕沿的上方,掛上一根杆子,又叫幔帳杆子,上面掛上一塊布,又叫幔帳。到了晚上把兩炕中間隔開一下,就算是一堵牆了,讓這個空間更具有私密性,還可以擋住來自地面的涼風,不使人生病或者傷風感冒。現在這種情況當然很難見到了。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四大怪——索勒杆子戳門外。”索勒杆子”,又稱“祖杆”或“通天杆”。是滿族人民傳統的祭天“神杆”。“索倫杆子”立在院內東北角的一個石墩上,上端有方形的錫鬥,祭祀時,錫鬥裡放上碎米和切碎的豬內臟,讓烏鴉來享用。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五大怪——反穿皮襖毛朝外。東北的冬天一般都在零下30度左右,風雪交加,常常颳起睜不開眼的大煙炮,因此特別是出遠門的,比如車老闆、上山打獵的,都把皮襖反著穿,雪落在毛上自然滑落,不然皮襖就會被雪打溼。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了。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六大怪——煙囪安在山牆外。傳有兩個說法,一個是過去蓋房子砌磚的技術不夠高,如果煙囪從屋頂出去,下雨時雨水會沿著煙囪流進屋子裡,造成溼牆根等現象。於是人們為了避免這個麻煩,建造房屋時,把煙囪建在房山頭兒一側。另一種說法是,秋天收穫糧食的時候,為了貯存糧食而在房山頭建的糧食囤子,因為糧食囤子高,象個煙囪一樣。你覺得哪個說法更有說服力?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七大怪——窗戶紙糊在外。早年間,東北地區比較貧困,非常守舊,那時沒有玻璃,無論多麼好的房子,窗戶上面一律使用一種專用的十分厚實的“麻紙”,把格子式的窗稜糊起來。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八大怪——養活孩子吊起來。以前東北的搖籃吊在房樑上,這是北方遊牧民族傳承下來的習俗,主要是為了預防兒童被動物咬傷,同時婦女可以解放雙手做家務活,並方便哺乳。東北的搖籃裡放的是米糠口袋,小孩子是手和腿都包得緊緊的睡在上面,即安全舒服又少生病,用東北女人的話說,睡搖籃的孩子長大身材好。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九大怪——大缸小缸漬白菜。那個時候不是不吃新鮮菜,是吃不上新鮮菜。冬天,人們為備足越冬蔬菜,除了在地窖裡貯藏白菜、蘿蔔外,家家都漬酸菜。漬制的酸菜一直可以保存到第二年開春。酸菜可做湯、涮火鍋、做餡等食用。現在東北很多人還精通漬酸菜。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十大怪——歘嘎拉哈決勝敗。“嘎拉哈”是豬、牛、羊、貓、狗、狍子、麝、駱駝等後腿的一塊骨頭,學名是髕骨,共有四個面兒,較寬的兩個面,一個叫“坑兒”、一個叫“肚兒”,兩個側面一個叫“針兒”、一個叫“輪兒”。因為農村貧窮,孩子們沒有什麼玩具,就在每年殺年豬時,把那塊骨頭積攢下來,再用舊布頭兒縫製一個小方口袋兒,裝上糧食。

東北民俗“十大怪”,現在還能見到嗎?哈爾濱依蘭博物館的故事

​遊戲時,把小口袋拋到空中,迅速把炕上的“嘎拉哈”改變方向,然後在口袋掉下來時及時接在手中,如此往復,直到炕上所有的“嘎拉哈”都改變過四個方向為止。這是以前物質匱乏的時候,東北女孩們最喜歡的遊戲。

大家說說,這“十大怪”中,除了漬酸菜外,其他的還能看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