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面對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緊迫感

“胸中有大局,心中有群眾,肩上有責任”。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在參加上海電臺2019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時表示,面對舊改這一楊浦老百姓最大的民生,要真正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盡最大努力,儘快地改善居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請聽記者程琳發來的報道: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今年3月,牆終於砸開一個口子,裝上了簡易門,居民叫它”睦鄰門”。居民因睦鄰門不再繞路,不再陌生。這扇門讓李躍旗稱之為基層治理中可以研究的“小麻雀”:

“睦鄰門是個非常好的案例。還有在江浦街道有一個遼源西路190弄是一個鐵路公房小區,還有打虎山路1弄也是一個小區,三個小區的圍牆都是切割開來的,可以說‘老死不相往來’的。最後在社區規劃師包括社區群眾的一道參與下,圍牆打破了,進行三合一的改造。過程當中大家的理解、支持、參與、配合、協同為美麗家園、美麗小區、美麗街區的建設大家一道獻計獻策,最後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

“睦鄰門”背後折射出的是社會治理的先進理念,如何讓這樣的門越開越多,這個“共建共治共享”的鮮活案例能複製推廣?李躍旗說,楊浦已探索出一套“楊浦模式”。

“前一個禮拜在上海社區工作法的專題研討活動上推出了楊浦區的三微治理,‘空間微整治、樓棟微改造、景觀微更新’。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過程當中,一定讓市民群眾參與,讓市民群眾評價,讓市民群眾監督,讓市民群眾共享。”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楊浦人心中最大的民生是什麼?來自楊浦的市民聽眾異口同聲,都是“舊改”。

市民:“我是來自楊浦區大橋街道89街坊,楊浦大橋以東今年開始就要動遷了。今天下午開始貼公告了,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楊浦今年計劃舊改7000戶,主要集中在大橋街道。“美夢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當居民們不理解政策、家庭分配的困難,一系列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讓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李躍旗說:“我一直說三句話,必須要真金白銀投入,88街坊舊改增收,這個基地需要資金141億元,需要市區兩級財政來落實,區裡整合了一部分資金解決了動遷資金的籌措問題;要真心實意付出。我們增收事務所、舊改指揮部,還有街道、居委會、社工、黨員、派出所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員地大家如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後要真抓實幹攻堅,什麼問題急迫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

楊浦目前還有2.6萬戶成片二級以下舊區改造任務,對於這塊難啃的“骨頭”,李躍旗說,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李躍旗:“真正地依靠群眾,相信群眾,並贏得更多群眾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盡最大可能,最大努力,儘快地改善區域當中舊改基地居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也是我們最急切的任務。”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