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搶票中,賺差價的第三方平臺和黃牛差別在哪?

2020年的鐵路春運售票剛剛開始,“搶票大戰”也隨之拉開了帷幕。相信一提到搶票,大家都有自己的 “秘笈”,比如說看準時機去12306網站撿漏兒,或者到第三方購票平臺花錢去買加速包,還有人會找到網絡黃牛高價買票。

其實對於我們購票者來說,不管通過個人還是平臺買票,都要多花錢,都有中間商賺差價。那麼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我們先來看一起發生在江西的案件。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上訴人 劉金福:我也不知道網絡代搶是否屬於倒賣火車票,但是我覺得大公司也在做,因為用戶可以找我搶,也可以找第三方平臺搶,我也並沒有強迫他們的行為。

2019年11月30日,江西青年劉金福“倒賣車票”案件二審在南昌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庭審中,劉金福表示2017年的時候,因為看到第三方購票平臺可以替人搶票,當時正琢磨回鄉創業的他,看好了這個商機,回到老家也做起了這門生意。

可生意只做了不到兩年,劉金福就因涉嫌犯倒賣車票罪被刑事拘留。2019年9月10日,南昌鐵路運輸法院一審開庭審理此案。根據一審法院認定的情況,被告人劉金福不具有訂票業務的營業資格,以營利為目的,利用搶票軟件,在12306網站上訂購火車票,以每張50到200元的加價倒賣給購票人,非法獲利三十餘萬元,涉案火車票票面額累計一百二十餘萬元。一審法院最終認定劉金福犯倒賣車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四萬元。

從一審到二審,劉金福對案件事實部分的認定並無異議,但是對在實名制購票的背景下,他的行為是否構成倒賣車票罪,爭議卻一直持續著。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審判長:訴辯各方爭議的焦點本庭歸納如下,一是被告人劉金福代為他人購票以後,收取佣金的行為,是代辦鐵路車票並非法加價牟利的行為,還是正常的民事代理行為。二是被告人劉金福使用搶票軟件的行為,對國家對鐵路火車票銷售管理秩序是否有侵害,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

第三方平臺加價搶票 是否也涉嫌犯罪

與此相關的一個爭議就是,同樣是加價搶票,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行為是否也侵犯了鐵路部門的購票秩序和普通旅客的公平購票權呢?如果劉金福的行為構成犯罪,那麼第三方購票平臺是否也涉嫌犯罪呢?

辯護人:因為法無明文規定的禁止,很多搶票的平臺,事實上是並沒有作為犯罪來處理的。包括和劉金福從事同樣業務的軟件,和劉金福的運營模式是一樣的,也是在有償地收費,這些大面積的大規模的這種代購行為,都沒有作為犯罪來處理,那麼劉金福就更不應該作為犯罪來處理。

檢察員:關於其他網站,上訴人和其他辯護人也一直在提到是否構成犯罪,為什麼他們在搶,這個非本案的審判內容,我們圍繞本案的審判內容來發表意見。

罪與非罪 界限到底在哪裡?

雖然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行為與劉金福是否構成犯罪沒有必然聯繫,但如何對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行為做出明確的法律評價,卻關係到公眾和像劉金福一樣的人,對於“罪與非罪”的認識。

記者發現,在一些第三方購票平臺上,如果想要購買一張顯示“候補購票”也就是“暫無餘票”的火車票時,平臺會顯示如果購買加速包將會提高搶票成功的概率,並根據成功概率的大小,分成“低速”到“光速”的不同等級,價格也從10元到50元不等。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12月6日,記者購買一張從合肥到南昌的火車票時,在候補購票的情況下,根據網站提示的信息,最終以購買兩個共計40元的加速包後,搶票成功。

那麼同樣是加價搶票,劉金福的行為與第三方購票平臺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這個案子之中你可以看到,犯罪行為他實際上還購買了數百個假的相關的身份,而且用破壞性的程序來購票,所以他既可能損害了這個計算機的程序的安全,而一般的這個第三方購票平臺呢,他一般都有相關的資質,只不過在搶票的過程之中,通過一定的帶寬,再包括相關程序加速,當然了這也不是一個完全合法合規的行為。

司法解讀 如何認定“倒賣車票情節嚴重”

根據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一份司法解釋:高價、變價、變相加價倒賣車票非法獲利數額在二千元以上的,構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倒賣車票情節嚴重”。 而劉金福加價搶票行為與第三方購票平臺以所謂的加速包等形式收取費用的性質是否相同呢?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這種搶票的服務費呢,既可以通過購買特殊服務比如極速搶票來進行,也可以通過現在比較流行的分享朋友圈,利用朋友來幫你加速的這種方式來進行,也就是說在第三方平臺上,收的這個額外的費用 ,它的性質認定應該是一個網絡服務的費用。

但是專家也表示,雖然在搶票方式和收取費用的性質上有所不同,但是兩者同樣都侵犯了設置倒賣車票罪所保護的法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第三方購票平臺現在出現的法律的灰色地帶,甚至黑色地帶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它現在的這個加快的買票的這個服務, 實際上也是在犧牲那些沒有使用這樣服務的人的購票的合法權益為代價的。 很多人沒有用這樣的一個加速服務 ,那自然就買不到票,且如果大家都用這種相關服務的話,12306平臺承載的壓力是承擔不了的。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專家認為,法律上應當對個人以及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行為,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認定標準。不僅如此,隨著購票方式發生變化、實名制購買火車票的實行,以及由此產生的多種多樣的搶票手段,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已不能完全適應,因此要適當做出調整。

春运抢票中,赚差价的第三方平台和黄牛差别在哪?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王成:他是不是由於技術門檻,使得這種普通老百姓買票更難了,或者使得大家沒有一個公平的機會了,這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是這種禁止,我個人還是傾向於說,只有你法律明確禁止了,大家才不能做這件事情。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有的人說平臺有資質, 平臺有購票的資質,它是接到12306渠道,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加速的資質呀,你不能這樣搞加速啊。現在有這種極速搶票,收的溢價的費用,高達幾十塊錢,其實不亞於這個被告所收的費用,那你老百姓不一定了解這裡面的性質到底是什麼,我覺得要有個統一的說法 。

面對網絡搶票的各種亂象,還需要加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制,明晰“罪”與“非罪”的辯解。目前,江西的這起倒賣車票案最終會怎麼判決,我們會繼續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