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萬的傳銷騙局“美人計”你要小心

1:成年工作者傳銷被騙經歷。2:為什麼成年工作者劉兆會被騙?3:預防被傳銷洗腦或者被他人灌觀點的思維模式是什麼?

一:成年工作者也容易被傳銷洗腦?

17年的時候我遇到一同事李辯,他剛剛從傳銷裡出來。他的幾萬積蓄都被騙了,和女友也分手了,更重要的是浪費了一年青春年華。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獨立多年,做了多年的決斷的26歲成年人會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去傳銷?

18年3月的時候,《真實故事計劃》發表一篇名叫《傳銷三十六計:1040萬的誘惑》的真實故事。故事主要講述成年男子劉兆(文章用第一人稱,未寫明主人公名字,為了好闡述,這裡用化名)如何被騙去做傳銷,如何家徒四壁,如何因為父親癌症被迫離開傳銷組織。這篇文章解決了我對傳銷的好奇心。我以故事主人公被騙經歷為例子,剖析為什麼成年的工作者劉兆會被騙,以及能預防被傳銷洗腦或者被他人灌觀點的思維模式是什麼?

1040萬的傳銷騙局“美人計”你要小心

二:劉兆被騙經歷

為了具體剖析成年的工作者劉兆為什麼容易被騙,以及有什麼辦法預防自己被騙。下面先簡單歸納劉兆被騙的主要歷程和主要遭遇的被騙手段,然後具體分析。

劉兆剛剛結束自己整形醫院銷售工作,修養在家。劉兆前同事李姐就以南寧有醫療銷售工作為名騙劉兆到了南寧。

李姐見劉兆來了也不帶劉兆去醫院,而是帶劉兆去看李姐說的東盟各國開會的地方,以表明國家對南寧的重視程度。第三天便有人來給劉兆上課,說:“這份生意是自願連鎖經營模式,它是由國家宏調觀控,建設西部大開發形成的。純資運作,五進三階,投資69800,兩到三年後回報1040萬。你花了69800以後,馬上退還19800,作為生活費。在這一到兩年的時間裡,你的唯一任務就是叫上三個人過來,讓他們成為你的下線,當你的下線有600人後,你就可以上總,底薪6位數。”

劉兆對此是有牴觸情緒,認為是傳銷,但是劉兆並未主動離開。接下來李姐又帶劉兆去見一個前法院的張庭長。這個庭長拿出自己的工作證和照片給劉兆看。李姐就附和,張叔叔是專門判傳銷的,他還會自己給自己挖坑?然後這個張庭長開始分析中國經濟形勢,說國家西部大開發不想讓富人參與進來,想暗地裡幫助窮人翻身,只需窮人投資69800,兩到三年後國家會返還1040萬。

對此劉兆還是對1040萬的生意抱有懷疑態度。但李姐看出劉兆沒有女朋友,想結婚,便開始給劉兆介紹已經被傳銷洗腦的女孩。有一個女孩說因為他的前男友們沒錢買房,女孩就和他們分手了。還說:“其實我們女生要的並不多,無非是安全感。不然我們女生要男人幹什麼?” 還說:“我們女生其實都特別喜歡做這個‘生意’的男生,有魄力和眼光。”

接下了又有女孩主動像劉兆示好,並表示只要劉兆做“生意”,兩人就有很多機會相處。劉兆和女孩好上了,投降了 ,開始了他的傳銷之路。

劉兆傳銷沒有朋友相信他。沒辦法,劉兆開始騙自己的父親。劉兆不僅騙光了他父親的積蓄,還把他父親變成傳銷的一員,導致家徒四壁,到處借錢。最後父親堅持不住了離開了傳銷組織。而劉兆直到父親得了癌症才不得不請假離開傳銷組織。

(原文鏈接可搜索《傳銷三十六計:1040萬的誘惑》)

1040萬的傳銷騙局“美人計”你要小心

三:為什麼劉兆會失去判斷力 ,自我拯救的能力?

從《傳銷三十六計:1040萬的誘惑》中可以發現劉兆在面對李姐等傳銷組織欺騙的時候運用的思維模式更多的是海綿式思維模式。

海綿式思維模式由經濟學教授尼爾·布朗和心理學教授斯圖爾特基利在書籍《學會提問》中提出。這種思維模式的主要特徵是人思考的時候像海綿放在水裡面一樣,被動的吸納外界的知識。更進一步可以說海綿放在乾淨的水裡面就乾淨,放在汙水裡面就變髒。而劉兆面對李姐的欺騙更多的是採用海綿式思維。

李姐說南寧有銷售工作劉兆就來了,發現李姐根本不是叫他來做銷售的,劉兆還是留了下來。李姐帶劉兆見張庭長也見了,李姐給他介紹女孩子劉兆也接受了。李姐叫劉兆騙父親錢財他也騙了。這就是海綿式思維,放在什麼水裡,吸什麼水。劉兆抵抗過嗎?抵抗過。文中交代劉兆一開始來南寧牴觸過一下,發現李姐不是給他介紹銷售工作的時候他問李姐到底是做什麼的?面對有人給他上課他牴觸過,面對張庭長的時候他牴觸過,欺騙父親前他也牴觸過一下。但是每一次牴觸都是那麼“淺嘗而止”,不精準有力。從文中看他沒有詢問過親人朋友意見,沒有自己去找證據證明張庭長、李姐等人的給出的證據是否可信。唯一一次在網上查找一下自己是否進入傳銷組織的資料時為時已晚。

隨著劉兆像海綿一樣吸收到李姐的信息越來越多,劉兆開始擁有了類似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在著作《象與騎象人》裡面提到的“虛構症”症狀。

虛構症是指控制人語言中樞的左腦會自我欺騙找各種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為,而不管自己的行為目的為何?是否合理?譬如當控制立體圖形的右半腦傳達一個“走”的信號的時候,人站立起來。問擁有虛妄症心理的人為什麼要站起來?他可能會回答:“我要去拿可樂。”但是原本右半腦傳達出“走”的信號之前想的根本不是去拿可樂。

劉兆身上就出現類似“虛構症”的現象。當劉兆因為父親癌症要請假傳銷組織的時候,李姐良心發現,叫人告訴了劉兆真相:包括李姐的上總,底薪6位數都是騙人的。結果劉兆蹭地站起來:“你騙人!不能因為我爸病了就趕我走,我還要回來繼續做!”這就是典型的“虛構症”現象。同時當劉兆中了李姐設計的美人計的時候,劉兆說:“1000萬與結婚對於我同樣重要,當前者有些模糊的時候,我相信了真實存在的後者。就算我將來賺不到1000萬,能在‘生意’裡找個女朋友也不錯,我這樣安慰自己。”在劉兆徹底投降傳銷組織的時候,同樣出現了“虛構症”現象,他是先和女孩好上了,然後才解釋的。他原本的牴觸情緒,即這是不是傳銷啊,這是不是真實的牴觸情緒已經沒有了。他已經開始自我欺騙了:能找到女朋友也可以啊。

總結歸納就是劉兆因為過多的用了海綿式思維方式,結果吸收了李姐等傳銷人員提供的過多虛假信息,導致劉兆有了類似“妄想症”的心理,最後已經沒有自我拯救的能力了。

1040萬的傳銷騙局“美人計”你要小心

四:用淘金式思維幫助自己獨立思考。

工作生活裡有很多人希望向我們傳達他們的賺錢法子、管理方法、道德準則。海綿式思維的好處就是不用費勁就可以獲得各種信息。但是海綿式思維的人無法擁有自主的判斷意識,容易見什麼信什麼。《學會提問》中提出一種比海綿式思維更高級的思維模式——淘金式思維。淘金式思維主張面對各種信息知識的時候主動提出問題,然後主動為自己提出的問題去尋找答案。一旦自己提出正確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答案,那麼別人提供的信息和知識便是不成立的,不應該取得自己的完全信任。

譬如劉兆所遭遇的傳銷騙局可以用問4個方面的問題來挑戰李姐的傳銷組織提供的各種信息。

1:是否存在價值觀假設?

當一個人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去說服別人的時候,往往把與自己價值觀相一致的理由,觀點說出來。這些理由、觀點看上去好像證據確鑿一樣準確無誤。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其背後沒有說出的價值觀假設,你就會發現這些理由和觀點也許根本不能成立。

譬如李姐給劉兆設計美人計的時候。兩個女孩面對劉兆都表明了一個觀點。“我們女生其實都特別喜歡做這個‘生意’的男生,有魄力和眼光。”“並表示只要我做‘生意’,兩人就有很多機會相處”這裡存在價值觀假設是女孩的價值觀認為只有做這種生意的人她才會和他在一起。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的女孩是想和你這個人在一起還是想和生意在一起呢?和做生意的你在一起是喜歡你的人還是你的生意呢?要是中途你不做生意了,他還會和你在一起嗎?從這個價值觀假設你就會發現這個女孩認為生意是比人更重要的東西。

女孩的話是擁有她自己價值觀假設的。價值觀假設它往往是對方認為理所當然而沒有說來的 ,而這沒有說出來的價值觀假設往往影響其說出來的觀點的合理性,或者因為其有欺騙性而偽裝的表達出來。

所以當別人試圖用他的觀點去說服你的時候,你應該問問自己他的觀點存在價值觀假設嗎?它是什麼?這種價值觀假設合理嗎?

1040萬的傳銷騙局“美人計”你要小心

2:專家意見作為證據可信嗎?

專家作為比我們普通人擁有更多專業知識的群體,我們往往在自己不懂的情況下選擇相信專家意見。但是我們往往不瞭解的是即使是同一個領域的專家,他們內部的意見很多時候是不統一的。

譬如去年出現的艾滋病基因編程嬰兒,以科學家賀建奎為首的陣營相信這一技術。它無關道德,是為了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但是另外一陣營卻對實驗的動機和必要性提出質疑。

所以我們面對專家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相信這個專家呢?”“這個專家對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底瞭解多少?”“在這個領域他有什麼具體的成就?“他對這個領域的斷言的正確性夠不夠高?”

譬如劉兆面對張庭長的時候可以想辦法讓張庭長回答:“傳銷具體特徵是什麼?如何具體判斷李姐的這個“生意”不是傳銷呢?”

3:當事人作為證詞合理嗎?

當一個人用自己的觀點,信息去說服別人的時候,他必定有他的動機或者目的。那他的動機或者目的是什麼呢?

譬如去醫院看病次數多的人一般就會發現,有些醫生給你開藥,但是不要你去醫院的醫藥房拿藥,而是去醫院外的藥房拿藥。為什麼呢?因為拿著這個醫生的藥方去抓藥,醫生能拿到部分“分成”。所以部分醫生治病救人的動機還多了一層:賺錢。所以呢?這樣的醫生的話可信嗎?有一次我胃病犯了,我掛了劉醫生的號,結果被李醫生拉進他的就診室,他給我開了400元的胃病藥。我信不過他,就去找劉醫生,劉醫生只開了100元的藥。

李姐、張庭長、那幾個女孩、給劉兆上課的老師為什麼要去說服劉兆做生意呢?除了李姐,劉兆都不認識,為什麼要教劉兆呢?所以當事人和利益牽扯到一起的時候,他們的證詞往往不那麼可信。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可以從當事人之外的哪些地方來驗證這些觀點的真偽呢?網上?親友?警察?”

4: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王婆為了賣掉自己的瓜會選擇性的說自己瓜的優點。如果王婆說瓜的缺點(今年的瓜不甜),那麼瓜的這些缺點會影響王婆的收益。同理,別人為了說服你,一般也會選擇性質的表達優點而非缺點。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呢?”

譬如張庭長說:“只需窮人投資69800,兩到三年後國家會返還1040萬。”這裡就省略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國家會返給你1040萬。那這個返還過程由國家的哪個部門來執行呢?這個能一下就給人1040萬元的部門的公辦地點在哪裡呢?(最起碼也要和銀行一樣吧)如果這都不能證明,那麼它的合理性實在值得商榷。

有些省略的重要信息可能直接影響到對方觀點的成立或者真偽。如果你沒有考慮到就去行動往往會失敗。所以決策前記得問問自己:“有什麼可能影響自己決策和判斷的重要信息被省略了嗎?”

總結歸納:

當我們提出正確問題的後需要自己主動去驗證,然後根據驗證進行行動。我們工作生活除了可能會遇到傳銷者想給我們洗腦外,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想讓我們接受他們的觀點。譬如廣告 ,各種營銷 ,包括各種書籍,他們都希望我們使用他們的觀點,商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思維模式應對,輕則浪費錢財和精力,重則耗費時間,拖累親人。所以在接受他人觀點,想法之前不妨用淘金式思維武裝自己,問自己:

1:是否存在價值觀假設?2:專家意見作為證據可信嗎?3:當事人作為證詞合理嗎?4: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