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101岁了,子女们把她当成“宝”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敏 文 / 摄)在钟楼区北港街道星港路社区金玉苑小区,住着一位社区最高龄老人陆琴华,今年已 100 周岁。老人虽然已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但精神状态和胃口依然不错,能吃能睡。居民们说,老年能活这么大年纪,多亏了几个孝顺儿女的悉心照顾。据了解,7 年前,陆琴华因腿脚不便卧床不能自理。从那时候开始,四个子女便轮流过来照顾老母亲,每人一个月,搬到母亲家,睡在母亲旁边,做饭、打扫卫生,给老人喂饭、擦洗身体、泡脚等,一直悉心照顾。四个子女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只为照顾好老母亲,这份孝心在社区里成为美谈。

下月101岁了,子女们把她当成“宝”

△史惠芬和史亚南照顾母亲

每人一月轮流照顾老人

1919 年 1 月 11 日出生的陆琴华,下月即将迎来 101 周岁生日,是北港街道星港路社区最高龄老人。

老人育有五个子女,大儿子史亚棠已于 2017 年去世。老二史亚南、老三史亚兴都已年过七旬,两个女儿史惠娟、史惠芬也都 60 多岁了。

史亚南告诉记者,母亲年轻时非常辛苦,好吃好喝的都是省给子女,自己却舍不得。"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时她都 80 多岁了,还帮着我家种田呢。"史亚南说。

女儿史惠娟介绍,母亲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年轻时经常帮助邻居。"一到过年就帮着邻居做馒头,能做好几天,经常做到最后自己身体都吃不消了。"

2012 年,陆琴华的老伴去世,随着年龄增大,她的腿脚开始不便,只能卧床休息,生活渐渐不能自理。

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国宝"级人物,陆琴华的健康状况牵动着每一个儿女的心,几个子女一番商量之后决定,每人一个月,轮流上门照顾母亲。

每晚睡在老人床边照顾

"我们几个子女年纪也大了,这份重担让一个人挑也吃不消,所以只能轮流。"史亚南说。史亚南和妻子住在梧桐苑小区,离母亲家并不是很远。轮到他照顾的时候,他还是会搬来和母亲住在一起。

老人床边,特意摆放着一张小床,晚上,史亚南就睡在那里。只要母亲一有呼唤,他就要起床,一夜至少醒来四次。"有时她口渴要喝水,有时尿不湿潮了要换,有时她会说肚子饿了,我就搞点东西给她吃,反正一夜不会有整觉睡的。"史亚南说,晚上妻子徐审美给母亲擦洗好身体,就回梧桐苑睡觉,第二天一早赶来,和他一起照顾老人。

别看老人已经 100 周岁了,但胃口还是非常好。史亚南说,母亲的早餐一般是一个鸡蛋、一个麻糕、一碗粥。史亚南说,只要是母亲想吃的,他们都会想办法满足她。

兄妹相互帮助照顾母亲

老三史亚兴随女儿在上海定居,但每当轮到他照顾时,他便会回常州,和母亲住在一起,悉心照顾老人。每次史亚兴来时,考虑到哥哥给母亲擦洗身体不便,两个女儿便一起来帮忙。兄妹间相互帮助,齐心协力一起照顾好母亲。

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女儿史惠娟和史惠芬就两人合力,帮着母亲理发、洗头。年轻时,老人就有天天泡脚的习惯。如今老人不能长时间坐着泡脚,两个女儿就将泡脚桶端到床上,让老人躺着也能舒舒服服地泡脚。

冬天,天气寒冷,担心老人吃水果受凉,他们就把水果切碎,煮成水果汤给老人喝。因为母亲常年卧床,为了保持干净卫生,史惠芬告诉记者,一天时间内,她会帮母亲擦洗好几次身体。7 年多来,母亲身上没有长一个褥疮。

"她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宝’,她好,我们才好!"儿女们表示,他们还会继续细心照顾下去,将孝心坚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