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西兰花走出国门,年产7.5万吨成仙桃“致富花”

隆冬时节,寒风瑟瑟,万物萧疏。然而走马田间地头,却是另一番景象:成片的西兰花,绿油油、望不尽;田埂上,车来人往、南腔北调,汇成了丰收的交响曲。

今年,我市种了7.3万亩西兰花,早熟品种已“流”向市场,平均单产2000斤,每亩纯收入2500元至3000元,秋后播种的也已陆续上市,收购订单雪片般飞来,价格稳中有升,一斤西兰花由开秤时的一块七八涨到了三块一二,而去年的此时,一斤才卖两三角,大片西兰花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小小西兰花走出国门,年产7.5万吨成仙桃“致富花”

配图

西兰花 “剧情大反转”, 冰火两重天,缘由何在?

打时间差,让市场的“探头”直达生产第一线

“我的五亩西兰花早就卖完了,一万多块钱已装进腰包。”11月3日,记者碰到了正在帮邻居采摘西兰花的陈场镇仁和场村一组农民胡振华。“去年活见鬼,今年咸鱼翻了身,婆婆子还想到云南过年逛花市。我跟她说,再好的玫瑰花也比不过我们的西兰花。”

胡振华一个哈哈打过河,指着站在一边的鲁修雄说:“没有老鲁他们摸信息、作后盾,我们哪有这收成?”

鲁修雄是陈场镇金岭村支书、姚鲁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在他看来,去年西兰花成“苦菜花”,关键是老天爷不作美。前期干旱育苗难,中后期又一直“高烧不退”,导致西兰花疯长,提前上市,更要命的,是兄弟省市遭洪灾,稻田改种西兰花,产能严重过剩,“不利因素叠加到了一起。”

鲁修雄种了十年西兰花,从一两亩地种到了几百亩。“西兰花是个成熟的产业,结果不能假设,但逻辑可以推理。”今年春节期间,鲁修雄挨家挨户做工作,还一次次端起酒杯:“亏回把不要紧,大家不要怕,兔子还在旧窝里。”年初,合作社核定种植面积3000亩,与去年持平,他自己比去年多种50亩,总面积超过230亩。

  “说归说,做归做。”鲁修雄明白,市场有规律,顺则昌,逆则损,要想成功逆袭,必须打时间差,让西兰花错峰上市。为此,他东奔西跑,又是与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蔬菜协会联系,又是考察南方和东北市场,弄清了西兰花的上市档期,排定了西兰花的播种时间表,让市场的“探头”直达生产第一线。

  与老鲁一样,九合垸、沔城、郑场、毛嘴等地蔬菜专业合作社也在分析市场行情,遵循市场法则——“逢俏不赶,逢滞不丢”。

  和往年相比,今年,我市早秋西兰花播种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我们的西兰花卖到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外地还有花无果,没结‘球’”。

小小西兰花走出国门,年产7.5万吨成仙桃“致富花”

政府给力,打造种植基地“升级版”

  “今年要是继续种西兰花,不知能赚多少钱!”这几天,陈场镇仁合场村的张家祥“肠子都悔青”。

  去年,他和几个朋友合伙种了700多亩西兰花,结果亏了百把万。今年,他本想再博弈,朋友约他搞水产,养起了南美白对虾。

  “我眼睁睁与财神爷擦肩而过。”做了几十年买卖的张家祥说,看那阵势,今年种西兰花,怎么都有“戏”。

  去冬今春,市里组织专班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考察、寻策问道,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定位”变“地位”的新征程。市里拿出3.4亿多元,建设21万多亩高产农田,包括陈场、通海口、九合垸在内的一批万亩西兰花生产基地受益。沟渠四通八达,旱涝保收。沙田还铺了水管,喷灌、滴灌一应俱全,西兰花有雨不怕涝,逢旱不喊“渴”。市农业农村局还头一回在部分乡镇试点示范,像插水稻一样插西兰花苗,一台机器一天插25亩,是人工的25倍。

  用张家祥的话说,“这么好的生产条件,再加上市场行情又好,不赚钱才怪。”

  其实,在专家们看来,今年的气候比去年好不到哪里去。爱记天气预报的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柳德明说,今年的干旱天气跟去年差不多。如果水利设施和管理技术跟不上,哪有这好的收成? 

小小西兰花走出国门,年产7.5万吨成仙桃“致富花”

企业深加工,产品飘洋过海

  从着急焦虑到踏实安心,武思平爷俩的2019年,由阴转了晴。

  武思平是湖北盛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多月来,他和儿子武江华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收购西兰花15万斤左右。

  在武江华看来,做生意就怕大起大落。去年西兰花价格一路走低,跌到“谷底”,生意不好做。今年初,心里也没数。“现在好了,农户开心,我们也赚钱” 。

  从11月上旬开始,盛利在九合垸、沔城设了两个收购点,敞开收购西兰花,每天向北京、西安、杭州、广州等地发售5万多斤新鲜西兰花。

  作为“国字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盛利最拿手的远不止现买现卖。公司有2万多平方米无菌车间、2万多立方米冷库,主攻冷冻水产品、速冻保鲜果蔬、盐渍菜等门类,产品出口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一带一路”。这些天,盛利深加工生产线连轴转,国内订单做不完,海量西兰花源源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老外就爱吃我们的西兰花”。武江华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我们与农户‘绑’在一起,唱响了同一首歌 。”

  跟武江华一样,江汉农产品大市场、湖北简优等一批农字号企业和近万名农村经纪人都奋战在流通流域,向武汉、山东、福建等地提供货源,促进西兰花多渠道销售和深加工,让西兰花夯实“稳” 的基础,累积“进”的因素。

  眼下,仙桃早熟西兰花销售已接近尾声,大把大把钞票已存入银行,国庆节后播种的越冬西兰花将在春节前后上市,市场“钱景”可观。

  今年,仙桃将产7.5万吨西兰花。西兰花,仙桃人的“致富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