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一名科技鎮長盤活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

“這個枝子老了,得剪掉讓它退回去……”初冬時節,在寧陽縣葛石鎮誠昱有機桃生產基地,科技鎮長孫洪雁正手把手地教給工人如何剪枝。今年已是孫洪雁在葛石過的第四個冬天了,看著果樹上一個個飽滿的花芽,他彷彿預見了明年的豐收。

宁阳:一名科技镇长盘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四年前的春天,葛石鎮河西村村民高廣舉來到省果樹研究所。“葛石鎮素有發展果樹的傳統,我想做個種植園,可是缺乏種植果樹的技術和經驗,心裡沒底!”當他了解到孫洪雁研究員有個發明專利技術需要示範基地時,雙方一拍即合,遂在葛石鎮河西村誠昱農場利用該技術建立了有機桃生產示範基地。

“若把桃樹劃分為東、西、南、北4個受光面,與國外引進的單株V字形相比,這一發明專利使單株新增2個受光面,在定植密度增加一倍的情況下,光效不但不減,反而增加1倍左右,而且全樹受光相對均勻。果實負載量從上到下逐漸增大,因而果實品質上下一致。樹形也更加適合大中型果園機械的機械化操作,省工省力……”談起他的“高光效雙株細V字形”栽培專利技術,孫洪雁打開了話匣子。

多年在科研院所和生產一線奔波,孫洪雁瞭解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意義,也深切感受到農村對技術和人才的迫切需求,他找準自身專業特長與地方產業發展壯大的結合點,轉變角色,融入地方工作,用科技力量幫助百姓脫貧致富。

2017年,寧陽縣面向高校、科研院所選聘了14名科技鎮長,並將個人專業領域與各鄉鎮主導產業相結合進行崗位分配,孫洪雁被聘為葛石鎮科技鎮長。

宁阳:一名科技镇长盘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鎮裡給孫鎮長準備了一間辦公室,但是他整天紮在基地裡,把辦公地點直接搬到了田間地頭。”葛石鎮黨委委員郝貴峰說。

剛開始剪枝的時候,有的技術人員習慣剃平頭剪法,發芽後極易鬱閉,光效很低;有的技術人員剪蚜蟲枝時為圖省事,把大枝也給剪掉了,直接造成了減產。“技術上有很多細節,在對老技術員的培訓方面難度很大,他們習慣性用老辦法、老習慣,我的工作就是慢慢引導他們培養科學管理的意識。”為此,孫洪雁組織了近2000人次的果樹技術培訓,培養了一支高端桃園管理人才隊伍,其中技術過硬人員上百人,這些人不但能為本地果園提供高水平的技術勞動,還多次外出到對省內外多處大型果園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隨著第一批有機桃的熱銷,孫洪雁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2018年,河西村二期擴園100畝,虎城村新建桃園70餘畝,輻射帶動了周邊有機桃種植產業的發展。

宁阳:一名科技镇长盘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虎城村位於葛石鎮北部山區,三面環山,非溝即坡,就連村民的房子也大多切坡而建,是遠近聞名的市級貧困村。過去種田無技術,增收無門路,致富無產業,“窮山溝”成了這裡的代名詞。

“在籌備建園期間,孫鎮長帶著我們從白天干到晚上,特別感動。他手把手地教技術、傳經驗,幫助村裡把桃園高標準的建設起來,把過去的‘窮山溝’變成了‘桃花園’!”虎城村支部書記單令甲說。

“果樹栽上後要適當修剪,小苗要在3-4天內修完,大苗要在1-2天內修完,時間很緊了!”那段時間,孫洪雁吃住在基地,從整地到栽苗都親自上陣,在寒風中帶領工人栽植完8000餘株桃樹,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初春時期氣溫驟降,容易使果樹發生枝幹凍傷或者是花芽凍死的問題,“倒春寒”成了果農每年豐收前的一道坎。“凍了花,稀拉拉,凍了果,一個不個。” 孫洪雁提前讓果農準備好防凍禦寒的物品,在倒春寒來臨的那天晚上,他設定好鬧鐘,一小時詢問一次果園的溫度,指導果農做好防寒措施。

任職期間,孫洪雁專家團隊完成與生產技術有關的新技術研發8項,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完成撰寫利用高光效雙株細V字形生產有機桃的團體標準一個。在他的牽線下,果園聘請省果樹研究所植保專家曲健祿研究員和付麗博士共同制定了試驗園病蟲害的防控措施;示範園成功申請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梨桃雙減項目示範基地等項目支持。

目前,河西村一期桃園已進入盛果期,二期桃園和虎城村桃園順利進入初果期。河西村桃園已通過了有機認證,成為泰安市唯一的規模化高端技術的有機桃生產基地。

“引入一名科技鎮長,往往能集聚一批人才、盤活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寧陽縣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高莉說,科技鎮長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與地方需求,將農業實用科技與農村生產一線相結合,搭建起產學研合作的“直通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姜言明 劉濤 通訊員 李曉君 許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