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苏中县级市,泰兴和海门这两个城市是典范

近年来,江苏中部地区(俗称“苏中”)发展越来越好,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经济发展迅速,令人瞩目。


世所公认,江苏是县域最发达的省份,没有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省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原本只在苏南开花的县域逐步向北覆盖,苏中地区则近水楼台,涌现出星罗棋布的发达县市。


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海安、启东、泰兴9个县级市。今天我们想先从苏中之中之中泰兴、江海之门海门说起。

,泰兴是我们的热门城市,当然也是经济明星。泰兴市在江苏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拿到了全省9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5位的好成绩,作为苏中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容易,非常厉害。

奋进中的苏中县级市,泰兴和海门这两个城市是典范


其实早在2018年,泰兴就已经达到了地区生产总值1040亿元!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增幅、工业国税开票销售、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苏中县市。


作为县级市,泰兴能够取得如此不凡的成绩,跟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泰兴市招商引资凭借的不再是过去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的老一套做法,而是更有效、更符合现实的“新三比”,即比政府职能转变、比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活力、比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环境。


向“新三比”的转变,为泰兴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毕竟“新三比”实际上就是在比拼服务、比拼软环境。想要实现这“新三比”,光是纸上谈兵自然不行,泰兴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常泰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在泰兴奠基,代表着一座世界级跨江工程——常泰长江大桥全面开工了。这座过江通道意义非凡,对泰兴乃至整个苏中苏北腹地都有极大意义。


常泰大桥项目起自泰兴市六圩港大道,跨长江主航道,经录安洲,跨长江夹江,止于常州市新北区港区大道。这个过江通道加强了泰兴与常州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信建成后,会为泰兴经济真正奔向苏南融入苏南发展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撑。


另外一个例子是南通的县级市海门,对于海门市,可能部分朋友会有点陌生,不太了解,让小编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奋进中的苏中县级市,泰兴和海门这两个城市是典范


海门市东濒黄海,南倚长江,因此江苏城市论坛小编认为她更有资格代表“江海之门”。此外,海门也是如假包换的“北上海”。值得一提的是,海门是苏中苏北第一个进入全国县级市GDP“千亿俱乐部”的!


2018年,海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958元,比2017年增长8.0%。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0位,较上年晋升1位,列江苏省第8位,苏中苏北第1位。


近年,海门还全力扶持纺织服装和新能源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前不久出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到,海门市优化了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


作为中国近代轻纺工业的发源地,家纺产业是海门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家纺产业覆盖周边8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拥有从业人员50多万人,拥有各类家纺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家纺企业300多家,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这几年,海门市放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不断完善家纺产业功能,推动产业与市场融合发展。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是海门家用纺织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大市场。


奋进中的苏中县级市,泰兴和海门这两个城市是典范


经过不断奋进,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已发展成为集床品批零经营、国际国内贸易、购物旅游休闲、产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商业综合体,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


提升传统优势的同时,海门也同时在面向未来构建新的竞争力。海门一手打家纺牌,一手打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产业。


今年4月,海门市举行机器人特色小镇专题推介活动,打造江苏第一个机器人小镇。近年来,海门已集聚了喆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中联建筑机器人、欣巴物流机器人等一批项目,正全力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有影响、全国有地位、全球有竞争力的机器人特色小镇。


就在刚刚过去的上周(12月3日),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启动大会在海门市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成果产业化先导区落户在海门,推动了海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海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篇章,海门面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本篇虽然只举了泰兴和海门两个例子,没有逐个介绍苏中其他县级市的详细情况,但这两个城市作为苏中县级市的缩影,足以让我们对苏中县级市的实力刮目相看,让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相信这些县级市一定都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