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題記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這是我寫的第11個省的小三線,第13亦或14個槍廠了%¥!?

為什麼這麼說?不是小編眼老昏花數不清數,而是今天要說的這個廠,是從江蘇省常州市搬到安徽舒城的大別山裡的,而常州的常柴曾經的660車間,小編已經寫過了!

這家廠比較特別,他和別的省屬小三線兵工廠不一樣,他生產的步槍要高級些,生產的是我們常說的衝鋒槍,不是一般小三線廠的五六式半自動,他就是安徽省大別山餘脈中的江淮機械廠。


代號9336:國營江淮機械廠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國營江淮機械廠是對外的廠名,他的正式廠名用該是“國營第九三三六廠”,位於安徽省舒城市的燕春鄉(七十年代改燕春公社,八十年代改山七鄉)三石寺

國營江淮機械廠(9336廠)籌建於三線建設之初的1965年,由常州機床廠的660車間內遷建設而成。

1967 年,660車間逐步從常州向安徽搬遷;1968 年,安徽的9336 廠基本建成;1969 年初,工廠搬遷基本結束;1970 年3 月,9336 廠正式移交給安徽省管理。

當年生產綱領為年產56式7.62mm自動步槍(衝鋒槍)1萬支。

猜想:技術援建來自626?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關於江淮機械廠的眾多回憶文章和尋找回憶的遊記中都提到一個內容:當年建廠之初的三線建設者們來自江蘇常州、東北還有安徽當地。

小編寫了十幾個省的小三線同類步槍廠的三線記憶了,至少七八家廠的技術援助來自四川的重慶建設機床廠(中央兵工總局第296廠),也有回憶錄中提到到四川重慶進行技術學習的經歷。但是最終落地的時候人員來自東北?

小編猜想這也許是和生產的56式自動步槍(衝鋒槍)有關係,因為重慶建機(296廠)當年是主要為56式半自動步槍,而56式自動步槍(衝鋒槍)的技術實力,應該源自北安慶華廠(626廠)。

畢竟黑龍江的北安慶華廠是共和國的第一個槍械廠,被稱為共和國槍械的搖籃。這也許是江淮機械廠之所以有東北人的緣故吧。


兵強馬壯,曾涉足63式衝鋒槍的生產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江淮機械廠的技術和加工能力應該是在小三線廠裡算是比較強的:

第一、產品要比一般小三線廠生產的半自動槍高一檔次;

第二、數篇資料中均提到當年:9336廠生產的衝鋒槍,獲得了“國家免檢產品”稱號!說實話當年小三線廠因為匆忙上馬,很多廠子生產的槍讓部隊頗多“吐槽”,9336廠能做到免檢,從技術和加工設備上都應該是當年較強的。

第三、江淮機械廠從七十年代初開始生產,步衝合一的63式自動步槍,從1970年到1978年,共生產了11萬餘支63式自動步槍。

這種步槍其實是56式半自動步槍的改型款,之前寫到的遼寧小三線965廠(新風廠)時提到過這種槍的一些缺點,江淮機械廠從生產時間和產量上看,都要比新風廠強大一些。


不再擁有的時候,才感受到他的美好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江淮機械廠最終也沒逃脫小三線的槍廠的命運。

1984年,工廠被撤銷,9336廠的大一部分工人併入了滁州、合肥和舒城的地方企業。有一部分常州籍的工人回到常州,其中絕大多數都進了金獅自行車廠.

9336廠的回憶文章是比較多的,關於老兵工的慶祝建廠50週年聚會,也見過數篇報道。

對江淮機械廠的回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一位來自祖籍河南的三線子弟網名心靈天空的一篇名為《讓歷史告訴明天 --曉天三線廠“根據地”遊記》的文章。其中寫道“有些東西,當你不再擁有的時候,才感受到他的美好,比如我們在山裡那一段清新如歌的往事。”

願我們的三線子弟,永遠不會遺忘那曾經大山裡的兵工廠,不會忘記我們曾經的三線經歷!


多說一句話:關於江蘇三線

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筆者在寫江蘇省的小三線時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

971廠算不算江蘇的小三線廠?(當年同樣在安徽境內,2001年由國有轉民營,現在叫新蘇)

目前這個廠子已經改為民企,不屬於兵器序列,尚在生產警用步槍!

希望熟悉這個企業的三線人指點一二啊!

三線尋槍(十三):江淮機械廠代號9336,大別山谷中的衝鋒槍廠

三線子弟·請關注,多留言,讓我們一起找回我們的三線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