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戰勝貧困?一起走進這位省委駐沭陽幫扶隊隊員“帶領”的這個村

(速新聞記者 阮興軍)“讓省級機關、國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結對掛鉤村居推動精準脫貧,非常有意義,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將科學的思維、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黨的為民服務情懷留下來。”作為最後一屆省委幫扶工作隊隊員,11月12日,和記者見面後,武文斌沒有多談自己的工作,而是反覆帶著感情強調這一點。

武文斌,省國信新電實業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2018—2019年度省委駐沭陽縣幫扶工作隊隊員,掛職省定經濟薄弱村沭陽縣沂濤鎮二圩村第一書記。兩年來,協調資金200餘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0項,幫扶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怎么战胜贫困?一起走进这位省委驻沭阳帮扶队队员“带领”的这个村

二圩瓜蔞示範園

流轉土地建瓜蔞示範園,打通產業鏈條,奠定脫貧堅實基礎。

“你看這籽,多飽滿,這就是一等一的貨。”在二圩瓜蔞示範園,武文斌蹲下身去抓起一把瓜蔞籽對記者說。瓜蔞籽晾曬在他推動建設的650米便民水泥路上,路邊就是210畝瓜蔞。經歷了今年春天的旱情和夏天的颱風,瓜蔞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收成,或已是橘黃、或還是青色,圓圓的果實掛滿了一人多高的支撐架,十幾位上了年紀的大娘正在採摘。二圩瓜蔞示範園承租人顧廷偉高興地告訴記者,估計畝產200斤左右,第一年種植,有這樣的收成,很不錯了。

瓜蔞一年種植多年收益,前兩年收的是籽和皮,第三年收的是籽、皮和根,市場主要在南方。其中,籽是保健休閒零食、皮和根是中藥,市場需求旺盛。武文斌對瓜蔞的濃厚興趣溢於言表,顯然已是個“瓜蔞通”,介紹起來滔滔不絕。

怎么战胜贫困?一起走进这位省委驻沭阳帮扶队队员“带领”的这个村

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支撐架

種瓜蔞,銷售是個大問題。武文斌推動種植戶與鎮工業園區的蘇記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接,簽定供銷協議,以保底價收購,雙方結成緊密聯繫,打通了扶貧產業鏈,較好地抵禦了市場風險。在蘇記農業廠區,公司負責人王育對記者說,他們生產的炒制瓜蔞籽,有多少銷多少,不愁銷路。武文斌還積極爭取後方單位支持,開展消費扶貧,購買了100多萬元“馬三姐”牌瓜蔞籽等特色農產品,把產業鏈做強。

二圩瓜蔞示範園使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加上空間治理、門面物業出租等收入,保守估計今年二圩村集體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同時,也帶動了貧困戶脫貧。在二圩瓜蔞示範園內,記者見到正拎著桶採摘瓜蔞的王新平。王新平是於西組人,低收入農戶,52歲,去年女兒剛出嫁,一個人生活。因為勞動強度不是很大,她來到這裡,按天計酬,50元一天,加上種地收入,日子還過得去。據王新平介紹,附近在這裡勞動的上年紀勞動力,多的時候有百餘人,很多是低收入農戶。

建設美麗鄉村,由外到內改變面貌。

馬桂友是位老黨員,62歲,在二圩街上租集體店鋪經營白酒生意。和記者見面後,他對武文斌讚不絕口:“以前這裡一到晚上黑漆漆的,不要說生意,連個人都看不到。”

怎么战胜贫困?一起走进这位省委驻沭阳帮扶队队员“带领”的这个村

夜晚的二圩街流光溢彩

經武文斌協調推動,二圩全村建起196盞太陽能路燈,街道和聚居區實現了路燈全覆蓋,晚上人們能出門活動了,馬桂友的生意自然好了。

326省道距連雲港灌南縣35公里處,右邊很容易看到一處招牌上寫著“二圩村”三個大字。到了晚上,招牌變換著燈光,成為當地非常醒目的建築物。這是武文斌利用村內原棉花基地廢棄招牌,請南京工業大學師生設計,用後方資金建設的。

農村窮,文化生活的貧窮是重要根源。為了形成全村文化娛樂中心,武文斌對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了改造,外面,草坪、黨建文化宣傳造型、水泥地面、廣場燈,全都是新的,讓人眼前一亮;裡面,圖書室、兒童角、衛生室、黨員活動室,應有盡有,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群眾晚上來這裡跳舞,開展文娛活動,黨群、幹群關係變得更融洽。建設的30平方米電子大屏,既給群眾娛樂提供了器材,又可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到了國慶、春節這些重大節日,村裡開展拔河、摜蛋、乒乓球比賽,寫春聯等活動,熱鬧非凡。

怎么战胜贫困?一起走进这位省委驻沭阳帮扶队队员“带领”的这个村

改造後的黨群服務中心

用心用情,從內入手,留下一支不走的幫扶隊。

“群眾往往是感性的,大多是通情達理的,你真心幫他做事,他就能接納你。”武文斌說。

武文斌注重從群眾遇到的急難愁事項入手打開局面。

剛來二圩村一個月,就遇到春種,吳窪組一帶千餘畝水稻灌溉嚴重缺水,群眾反響比較強烈。武文斌在省委駐沭陽縣幫扶工作隊項目資金賬戶尚未啟用的情況下,設法協調了2萬元,疏通了3.5km溝渠,解決了這個難題。

低收入農戶張忠玉今年74歲,好不容易一個人把小孫子拉扯到讀中專,家中正屋是危房,一間偏屋每遇下雨就漏。武文斌瞭解情況後,聯繫後方單位幫她翻建了新的正屋,解決了偏屋漏雨問題。

怎么战胜贫困?一起走进这位省委驻沭阳帮扶队队员“带领”的这个村

武文斌和低收入農戶張忠玉

農村留守兒童是武文斌心中放不下的痛。連續兩個夏天,他邀請幫扶工作隊其他隊員和後方單位志願者一起,辦起了夏令營,將村裡留守兒童組織起來,教他們《三字經》《弟子規》等啟蒙讀物,以及書法、繪畫等。

點點滴滴總關情,自從辦了夏令營,很多村民主動跟他打招呼,而他卻並不認識對方。

做成每一件事都是需要付出的。今年春節前,武文斌做了膽囊切除和膽總管再造手術,在病床上堅持幫扶;出院後,身上帶著膽道引流管,頂著寒風指導二圩瓜蔞示範園建設。

作為兩年來最瞭解他的夥伴,二圩村黨支部書記楊丙文說,“武書記除了帶給我們那些可以看到的財富,更教會了我們幹部定目標、做規劃、想辦法;二圩村從省定經濟薄弱村一躍成為全鎮先進村,我們最大的變化是觀念變了,精神面貌變了,活得更帶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