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

沭陽網訊為進一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控制水資源消耗總量和消耗強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轉變,連日來,我縣採取多項措施,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剛性約束,把節約用水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一是建立水資源監測預警機制。依據全縣水資源稟賦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完成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動態評價與預警系統平臺,逐步形成動態評價機制,推動監測預警機制規範化、制度化。

二是完善水資源論證相關政策措施。在編制完成重大產業佈局和規劃經濟技術開發區時進行水資源論證,進一步綜合評價水資源支撐要素,提出有關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對策措施以及優化調整建議。

三是嚴格規範取水許可程序。對於年用水量10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建設項目,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必須增加節水方案與節水評估章節,報告書未通過技術審查的,不予批准取水申請。對供水總量達到或超過計劃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鄉鎮(場、街道),新建取水工程建設項目暫停審批。對取水許可證屆滿前三個月,需要延續取水的,取水人應當在取水許可證有效期屆滿45日前向原審批機關提出申請,審批機關受理取水許可延續申請後,要及時組織對原批准的取水量、實際取水量、取水用途、節水水平和退水水質狀況、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所在行業的用水水平、當地水資源供需狀況等進行全面評估,再決定是否批准延續取水。

張國良 仲其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