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在職場上,00後90後做錯了事,領導不敢輕易批評。因為一批評,這些年輕人稍微有些玻璃心就會直接甩出辭職報告走人。

他們也不敢輕易批評50後60後,這些人年紀己大,重回職場發光發熱,完全出於興趣愛好。一旦身體有個不舒服,馬上可以不幹。

對70後,80後中年人,領導卻可以狠狠的批評,嚴格要求。因為這一類人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養家餬口,承受巨大壓力,所以不敢輕易跳槽。

人到中年,焦慮爆棚。理想三旬的無耐,無聊生活的重複,我們該如何去度過這樣平淡的日子呢?

《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張恨水會告訴我們。張恨水生於江西廣信(今上饒)一個原籍安徽的武將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武藝高超的駐防將領,張恨水是長子。

15歲前,他可以隨心所欲的讀書,並進入農墾學堂求學。但是15歲那年,家裡變故,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六個孩子,生活日益艱難。

作為長子的他,只有中斷學業,儘快就業,養家餬口。心高氣傲的他,不願意回家務農。初入社會又沒有什麼賺錢本領,在社會大學的打磨下,他終於找到了賺錢的方法。

他一生筆耕不斷,寫下了數千萬字的作品,小說,散文詩詞,時評新聞,用一支筆養活了全家人。

《我把人生看透了》本書收錄了張恨水許多人生的感悟。

《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1.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學習,世間什麼事都這樣。

孫玲來自湖南婁底的一個打工妹,厭倦了在深圳工廠兩點一線,每天做12小時,機械工作的生活。

她一想著逃脫這種環境,她用打工賺來的8000塊錢,報了計算機學習班。用一年多的時間,掌握了計算機知識,並在IT界找到了新工作。

在計算機領域,她不斷的學習,不斷超越極限,迎接新的挑戰。終於在她30歲的時候,找到了一份在美國硅谷工作的機會,年薪高達62萬到90萬人民幣。

張恨水說過:“人生偶爾落魄,這不是不足為恥的事”。

很多事情不會按照自己預期的軌道發展,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出乎意料,太多的無可奈何。所以,當現實發生又不可改變時,不管願不願意接受,都要調整好心態,學會坦然接受。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通過學習變得完美,每個人的一生境遇終會改變。

《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2.朋友之間相互利用,說的好聽一點,哪是互助,說的不好聽一點是做買賣。

有一位朋友的口頭禪就是,我認識某某名人。我又加了某某的微信,我有哪個名流的聯繫方式。

我聽了都一笑置之,殊不知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對等的。

認識一個人,和跟一個人做朋友是兩回事。很希望利用別人資源的同時,也要考慮一下自己能給對方提供什麼價值。

明星黃渤曾經說過,當他沒有出名的時候,碰到的都是壞人,當他出了名以後,碰到的全是好人。

給對方提供價值是馬洛斯需求理論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最大價值,我最大價值的最佳方式是為對方賦能。

當你足夠優秀,身上擁有對方沒有的優勢的時候,那麼你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多。

《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3.看透人生不消極,經歷世事更知努力。

誰的人生都有一點波折,完美無缺的人生,只出現在章回小說裡。

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些人選擇沉淪,有些人則愈戰愈勇。

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在上大學第二年,利用技術給學校做了一個圖像數據庫,大家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

結果一個大一新生入侵了數據庫,黑到了數據庫裡的學生照片。大家因為隱私被洩露紛紛表示不滿。

哈佛大學對他的行為非常不滿,關閉了他的網站,並給了他一個“留校察看”的處分。

鑑於此,扎克伯格就索性建立了一個網站,命名為Facebook,他成功憑藉這個網站成為美國的富豪。

張恨水說過:“這個世界無論幹什麼,必須生機活潑”。

人生實苦,愁苦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不如忘卻人生的不如意。開開心心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許就成功了。

《我把人生看透了》養家餬口,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

張恨水這本《我把人生看透了》,是解決我們的中年危機的一劑良方。讀完本書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雖然不能改變我們的物質條件,但卻能夠改善我們的精神世界。人生沒有坎,跨過去,就是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