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玉米行情是漲是落?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

12月第一週結束,萬綠叢中偶有幾點紅,令人難受的玉米行情。需求方不斷落價,高頻率、低幅度,挑逗著供應方的心態,用鈍刀割肉的方式向供應端宣告對市場的主權。供應方心態兩極分化,有急於賣的、有不想賠的,成功的被需求方擊垮心理防線,難以擰成一股繩。最致命的是,中間商又開始選擇置身事外了,以隨手隨走為主,並且開始出現停收觀望的個體。對於這樣的行情雖然有心理準備了,但眼看著要過年了,什麼時候是個頭?接下來的玉米行情是漲是落?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員周喆認為,價格下落空間有限,差不多該到底了。

水分大存不住,企業為所欲為。不知是為了壓縮成本,仗著到貨多落價,還是出於備貨的考慮,不想要不宜保存的高水分玉米。連續落價半個月的山東市場在本週就把小刀扎向了潮糧,多家工廠專門下調潮糧收購報價就說明,水分大的玉米是當前的供應主力,不扎它扎誰。19年玉米上市時間晚,留給玉米的晾曬時間和購銷時間就短了,同時生長期以及上市後總有降水天氣光顧,玉米水分普遍偏高,再加上不知為何今年大家又一致的囤“棒子”,水分下降慢,容易變質,近期的氣溫又要回升,供應端有賣壓,需求端自然笑納。雖然降價到貨減少了,但只要門前有車,就要為所欲為。

接下来的玉米行情是涨是落?

農戶退無可退,風險轉向年後。價格一直掉,又沒有中間商做緩衝,行情下行的壓力是實打實的砸在了農戶身上。今年的玉米整體算是豐收了,反而像小麥一樣了,收入不行了,而個別受災的區域更倒黴了,產量也少單價也降,雙倍的難受。

上市時間晚,過年又早,年前的購銷時間有限,賣糧方壓力很大,利空玉米價格行情。可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了,種玉米那點補貼吃頓豬肉都困難,還要靠糧價。市場又不知道哪來的聲音一直渲染3、4月份能漲價,供應端賣糧也賠,一些資金壓力小的也不退步了,開始選擇觀望。有壓力的不是在工廠門口,就是在去工廠的路上,基本都讓中間商“倒騰”走了。風險轉移至年後,架子糧、晾曬糧無所畏懼,就是黑龍江地趴糧可怎麼辦?年後開化又是炮灰的命。

糧商賺錢不易,爬上牆頭看戲。“市場化”、“信息化”的玉米市場,脫離了政策紅利的幫扶,又沒有信息節奏差,再也不是那個貿易商躺著數錢的時代了。幾輪大浪淘沙,存活下來的貿易商們都很謹慎,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樣的市場,工廠不斷壓價,農戶不想落價,夾在中間的貿易商無利可圖,選擇謹慎購銷,不再充當冤大頭,按合同走貨或者隨收隨走。沒有中間商集中囤糧,供應端抗壓能力差,行情難漲。沒有中間商積極購銷,渠道庫存低,流通規模小,工廠也不敢大幅壓價,以免壓過了線導致沒到貨。

備貨啟動在即,需求階段回暖。雖然市場需求很差,但並不是所有的工廠都關停了、所有的豬都死了,還是有點需求的。貿易商又沒怎麼做庫存,國糧信息中心數據又顯示市場餘糧下降速度在加快,我國也不是玉米出口大國,只能說有需求端在悄悄的備庫存,要不然怎麼有些貿易商會說這樣的市場其實也挺好呢,中間商之間沒什麼競爭,有點小合同跑跑也挺好。很快就要進行春節備貨了,下週可能就會進入預熱狀態,近期萬綠叢中那幾點紅可能不是偶然。

綜上所述,這樣的一個市場,有糧的出不去,用糧的任性收,“倒騰”糧的看熱鬧,真是見鬼了。雖然後邊蹲著一個傳統利多——春節備貨,但它畢竟不是無限的,需求總量不能達到2億以上,而市場餘糧又那麼多,利多帶來的漲幅和持續時間都有限,或許會像去年那樣,很快就結束了,草草了之。有糧的年前儘量賣吧,趁著工廠在年前還有需求,核算利潤能跑就跑。美好的行情在未來,可你的糧能放到後期嗎?開化的時候變質又著急賣了,2020年2月再來個加強版的2019年2月?千萬千萬別指望二師兄,它都有今天沒明天的呢。(本文轉自【中國糧油信息網】。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 fishfirst.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