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倉科技股!會是新一輪的機會麼?

本週初小漲,週末小加速。滬指周漲幅1.39%,是10月7日後的最大周漲幅,但量能仍然低迷狀態。創指周漲幅達3.72%,是9月7日後的最大周漲幅,量能維持近兩個月的平均值。目前量能限制大盤向上的能力;科技題材較為活躍,創業板有操作機會;元旦前可望見階段性低點。


滬指週四、週五連續小漲,雖然站上20日線,但均線總體趨勢仍然是向下的。雙十一滬指日線跌破8月6日以來的低點連線,11月下旬滬指周線跌破2019年元月以來的低點連線,有效破位後,區間內的震盪打破,當時判斷滬指震盪幅度會加大。現在看,滬指調整會延續到元旦左右。一是量能始終處於低迷狀態,弱勢明顯,二是加上年底效應還沒有過去,中短期仍然會有震盪反覆。


而創指週四、週五連續放量大漲,明顯異於主板,逼近近8個多月以來的新高。9月突破2015年12月以來的高點連線,11月突破2016年12月以來的高點連線,以2018年10月和2019年元月為低點的雙底基本構成。今年2、3月份和8、9月份右側上漲放量明顯,現在正在右肩運行。根據對稱原理,創指至少還有一年一上的慢牛行情,回調既是加倉機會,領漲板塊非科技創新類個股莫屬。


近期,科技股消費電子活躍,和資金調倉流入有關,包括內外資。存量資金博弈,資金聚焦的仍然是科技創新題材、自主可控板塊。MSCI對中盤股一次性納入因子達20%,主要也是科技電子類股。有限的資金明顯是往科技板塊流動。


目前,年底效應沒有過去,公募、兩融倉位較高,加倉力度匱乏。既要防雷,還要面對解禁潮,資金謹慎。存量資金博弈,僅有穩健的北上資金流入,沒有資金的共振,量能決定了大盤高度,也決定熱點仍然會在少數的科技股中輪動。今天創指接近新高,量價齊升。盤中游戲傳媒走強,不但是雲遊戲科技概念的原因,也有今年遊戲版號放開後,年底業績有改善預期,是資金調倉的方向之一。


週五,滬指站上20天線,創業板近新高,熱點主線仍然是電子消費、科技創新板塊。北上資金也在持續加倉電子消費板塊,5G促電子消費升級換代,華為蘋果等新產品推出密集,銷售火爆,業績 可以預期的。5G的全面應用如火如荼,智能終端應用將爆發增長,電子元器件、芯片半導體等不但會需求大增,也是自主可控的政策引導方向。消費電子、芯片半導體已經走出9連陽,無線耳機等反覆活躍,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產業鏈是需要確定的重點關注方向。


週四,央行稱正抓緊組織研製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標準。同時,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營造守正安全普惠開放的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以科技金融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一定會爆出一批大黑馬。


滬指量能持續低迷,縮量上漲需要以反彈對待。創指走勢較強,量價齊升,熱點活躍,但絕對量能欠缺,以上漲中繼看待。年底效應,機構結賬,資金制約;解禁集中,各類雷區,資金謹慎。存量資金博弈,聚焦科技,但還需及使輪動,逢高減倉、逢低調倉,等待階段性低點確定。


今日關注:星網銳捷(002396)5G互聯網,強勢,看高一線。

東華軟件(002065)軟件放量新高,回踩低吸。

光一科技(300356)資金流入,突破走勢,低吸。

耐威科技(300456)芯片人工智能,股東減少,震盪低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