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馬拉松特寫:奔跑吧,星星的孩子

在今天的廣州馬拉松賽道上,有一群“星星的孩子”,他們是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首次組織的10名心智障礙跑者,第一次踏上廣馬半程馬拉松的賽道。

這些心智障礙跑者過去被人形容為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獨自閃爍。而跑步、廣馬就像一座橋樑,正幫助這些星星的孩子走出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黎峻銘從小就被診斷出腦細胞神經系統基因有缺陷,如果不注重體能訓練會有嚴重的後果。在他小時候,黎媽媽就帶他從事各種運動。2017年,黎媽媽所在的心智障礙孩子家長群裡一名家長帶著孩子跑了茂名半程馬拉松,對黎媽媽觸動很大,從來不跑步的她開始帶著峻銘圍著流花湖跑,從一圈三公里多,到三圈10公里。超過10公里黎媽媽實在跑不動了,就拜託志願者帶著他跑,一週三到四次練習,越秀山、流花湖、獵德碼頭、白雲山都留下了他們奔跑的身影。

2018年韶關馬拉松賽,是峻銘和幾名心智障礙跑者第一次跑半程馬拉松,黎媽媽回憶,那天下著雨,他們一度擔心戴著眼鏡的峻銘會跑不下來,當在終點看到拿著麵包衝線的峻銘時,黎媽媽和黎爸爸流淚都下來了。“那一剎那真的很感動,每個孩子的眼睛都是發亮的,峻銘跑完跟我說’媽媽,很辛苦,但我喜歡跑’。”

黎媽媽說,峻銘自從跑步後,從小困擾他的過敏性鼻炎沒有再犯,人也變得自信,在家做事、學習不再討價還價。“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他開心健康,成績名次不重要。我還有一個目標,就是讓峻銘將來跑全程馬拉松,甚至越野賽,因為年輕一定要做無悔的事,那麼老了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我跟峻銘說了,他說’媽媽,我願意’!”

上午10時許,半馬選手陸續衝線。10時04分,自閉症孩子峻銘順利抵達終點。這一次他的成績是2小時04分,和他去年的成績一樣。見到媽媽的第一眼,孩子輕輕地說:“媽媽,我跑了很好的成績。”峻銘媽媽非常感動,她立即問孩子:“累不累?腿痛不痛?”峻銘說:“一點都不累,腿也不痛。”

峻銘媽媽表示,因為今年半馬選手特別多,孩子在跑的過程中可能有所拘束,如果正常發揮,孩子跑進1小時50分應該沒問題。但在她心裡,孩子永遠是最棒的!記者留意到,峻銘狀態不錯,休息一會兒後基本恢復體能。

志願者陸國盛此次廣馬是這些心智障礙跑者的陪跑員之一,對於陪跑,他也有自己的理解。“其實我們並不單單是跑步,而是通過跑步的形式把這些小朋友和志願者、社會其他人士形成融合,幫助他們走出來。”陸國盛說如今每到訓練時間,很多孩子都會意識到要提前準備,患有心智障礙的孩子溝通思維會弱一些,能夠有這樣的意識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原本不喜歡和人聊天的,現在在一起的時間多了,慢慢開始和志願者有了交流,這些都是很大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