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姚明易建聯拿不到美職籃總冠軍戒指,而孫悅卻拿到了?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總冠軍不是一個人能夠解決的事情,哪怕強大如邁克爾喬丹,他都需要有皮蓬、羅德曼這樣的幫手才能拿到美職籃總冠軍戒指。為什麼姚明、大郅、易建聯拿不到美職籃總冠軍戒指,而巴特爾、孫悅、林書豪卻可以拿到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為什麼姚明易建聯拿不到美職籃總冠軍戒指,而孫悅卻拿到了?



角色球員拿到總冠軍的機會本來就比球星要多為什麼這樣說呢?孫悅、巴特爾、林書豪在他們所獲得的冠軍裡面扮演的都是角色球員,甚至孫悅和巴特爾的任務更多是陪練,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角色球員最大的悲哀就是要一直流量,而角色球員的另一個福利就是,他們不用像大牌球星一樣,每一次交易,球隊都要再三斟酌,這也讓角色球員會更多的機會加入奪冠的球隊。比如說,林書豪半路加盟猛龍,當年的巴特爾是輾轉多隊,而馬刺需要在訓練中有一個“奧尼爾替身”,所以巴特爾得到了機會。王治郅和易建聯方面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運氣和時機,他們加盟的球隊,在當時並不具備奪冠的競爭力,或許也是因為這點,當時這些球隊更渴望用中國球員來吸引中國市場。最後,再說說姚明。姚明無疑是整個亞洲在美職籃最成功的,他巔峰時時聯盟一流的中鋒,所以讓姚明隨便交易去有更大奪冠的球隊不能。實力越強,責任越大,當姚明變身為球星後,他的交易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事實上,當年姚明的確有機會加盟湖人,拿到冠軍,可是因為感恩某對和相信麥迪,姚明錯過了這個機會。

總冠軍戒指的考量只是針對球星很多球迷喜歡說某某球員比誰戒指多,意味著誰更強,但是要搞清楚的一點是,如上文所說一個總冠軍戒指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甚至還有保佑球隊不要出現傷病,所以能不能拿到只是對球星能力的一種考量,而不是蓋棺定論的結論。而且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所謂戒指的PK,指的是同水平的球星,而不是單純的用戒指的數量,比如說霍利拿到了7個總冠軍戒指,你能說他比喬丹和科比強嗎?兩者壓根就不在一個層次,所以根本沒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