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废青向蔡英文求救,结果热脸贴冷屁股

杨晶华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据悉,香港部分高校学生会及乱港组织“学生动源”钟瀚林组团赴台湾与“时代力量”人士串谋,并举办记者会,呼吁蔡当局落实“难民法”,修订“港澳关系条例”,受到蔡当局冷遇。蔡当局操作香港议题的热情降温,引发各界热议。

“九合一”选举溃败后,蔡英文在党内外支持度都跌至谷底。选举初期,旨在为选情加分的“加勒比海之行”却引爆重大“走私烟品案”丑闻,再度重创“政府”形象,凸显蔡英文的执政能力与行政能力失准。为扭转不利态势,蔡英文将视角切换到香港“修例风波”,将插手香港事务作为其重要的低成本助选手段。

香港废青向蔡英文求救,结果热脸贴冷屁股

一方面声援乱港分子,歪曲事实,抹黑“一国两制”,以配合其“反中抗中”的选战主轴,强化“亡国感”的营造,制造紧张氛围,并打造其“辣台妹”形象;另一方面以置身事外之姿,谴责香港政府,推波助澜,并设置“防火墙”延阻陈同佳在选前赴台自首,以防选战局势生变。同时,蔡借香港局势鼓吹“美台共同价值”,攫取政治私利。

蔡英文操作香港议题的做法被外界戏称“捡到枪”。然而在选战胜负即将揭晓的关键时刻,蔡英文面对赴台“求助”的乱港分子却选择冷处理,导致“时代力量”等绿营政党质疑其“过河拆桥”。

香港废青向蔡英文求救,结果热脸贴冷屁股

从香港“修例风波”的后续发展、台湾民意的支持倾向及选战逻辑观察,蔡英文之所以“得鱼忘筌”仍然是唯选举的政治操作,不外乎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香港牌”仅是蔡助力选情的重要抓手之一,其在乎的并非是香港的利益或民主,而是选战的胜利,因此其只想“隔岸观火”,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并不想将“战火”引入岛内,使其选情横生枝节。此前,蔡就曾声称“支持但不介入”。

二是针对乱港分子与“时代力量”提出的“立法”、“修法”诉求,牵连甚广,影响深远。蔡当局并不想为此掀起更强劲的政治风暴。今年9月,鼓吹“港独”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被捕保释后,曾赴台鼓动蔡当局制定“难民法”。蔡英文与“行政院长”苏贞昌都以现行机制运转良好为由予以回绝。

香港废青向蔡英文求救,结果热脸贴冷屁股

三是蔡当局一直借炒作“民主”等假议题回避香港暴力乱象的事实。目前,台湾民意的走向并没有沿着蔡英文预设的方向发展,反对暴力的声音越来越强。实务上,很多议题的操作在选举中往往都是双刃剑。蔡英文也担心其伎俩被民众看破手脚,导致选情逆向发展,因此在香港议题的操作上采取了相较之前更加审慎的态度。

由此可见,蔡当局与乱港及“港独”分子相互声援,既非为民主力争,更非为民众抗争,只是政治利益的各取所需。愚弄民众、小看民众智慧的蔡英文恐会被民众厌弃。(责任编辑:乐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