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中的無價之寶,知多少

乾陵地宮裡,到底有多少文物呢?

乾陵中的無價之寶,知多少

經過這麼多年的探測考察,據一位資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說,乾陵地宮之中的珍寶,最少有五百噸!

據乾陵《述聖紀》碑記載:

唐高宗臨終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珍愛的書籍字畫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則天營建乾陵的目的是為了報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寶一定不少,這是一個滿藏無價瑰寶的地宮。

這還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條石,而那些造型各異刻有文字的條石,也是難得的文物。根據考古工作者對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宮的局部探測,以及對乾陵附近陪葬墓的發掘,結合已發掘的乾陵陪葬墓與有關文獻,專家們推測乾陵墓室的結構是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通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宮”(就是棺槨),“梓宮”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寶覆蓋,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硅、璋、璧、琥、磺等“六玉”。

皇帝身穿12套大斂之衣,頭枕玉匣,口含玉貝,仰臥於褥上,面朝棺蓋。蓋內側鑲飾黃帛,帛上繪日、月、星辰及金烏、玉兔、龍、鶴等物。

地宮的後室設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設有“寶帳”,帳內設神座,周圍放置玉質的“寶綬”、“諡冊”和“哀冊”。

乾陵中的無價之寶,知多少

在過洞兩側的耳室和甬道石門的前後,放置有大量珍貴的隨葬明器。據推斷,乾陵地宮內可能藏有的文物分為六大類:

一、金屬類,有金、銀、銅、鐵等所制的各類禮儀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工藝品等。

二、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的器物、人物和動物俑類。

三、珊瑚、瑪瑙、骨、角、象牙等製成的各類器具和裝飾物。

四、石質品,包括石線刻、石畫像、人物及動物石雕像、石棺槨、石函和容器。

五、壁畫和朱墨題刻。

六、紙張、典籍、字畫、絲綢和麻類織物,漆木器、皮革和草類編織物等。

考古專家們考證,在乾陵墓室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四間石洞,洞裡裝滿了盛唐時期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

乾陵中的無價之寶,知多少

然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是否真的在乾陵地宮之中,目前誰也不得而知。

對於才華橫溢的武媚娘,一生做詩無數,“多似繁星”,可流傳至今的《全唐詩》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詩作。

武則天那麼多失傳佳作哪裡去了呢?是否就葬在乾陵之中?這實在是個謎。

文物專家郭沫若先生曾對周恩來總理說過:

“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裡!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石破天驚,一定是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郭老隻字未提墓室中那車載斗量的金銀珠寶。其實,可以想像,乾陵一開,其間珍寶定會光耀全世界,不弄個世界第九奇蹟才怪!

乾陵中的無價之寶,知多少

漫漫歷史,幾多沉浮?對乾陵感興趣的又豈止郭老一人?多少代志士仁人,又有幾人不想在有生之年一飽眼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