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2015年9月的一天,時年86歲的李忠秀聽說政府正在給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們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他在家等得有些心急。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劉建剛是那個“雪中送炭”的人。“都說‘老小老小’,老爺子拿到紀念章後特別開心,戴上後還特意把我送下樓,我明白他就是想給周圍的鄰居看看。”

16歲入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立過包括兩次特等功在內的赫赫戰功,由於街道對退役軍人進行信息採集,塵封多年的檔案被重新翻出,不少相識多年的鄰居才發現,原來他們的身邊住著這樣一位戰鬥英雄。看到李忠秀胸前掛著那塊鋥亮的獎章時,鄰居們和他開起了玩笑,“李老啊,你的光輝歷史這下算是被‘爆破’出來了!”

在劉建剛看來,雖然老爺子從未和人提起,但在他心裡,這被“雪藏”的“前半生”有千斤重,也一直在影響著他退伍之後的人生。


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戴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的李忠秀

今年90歲的李忠秀身體硬朗,一舉一動依然能看到山東大漢的風采。只有曾經受過傷的腿讓他行動不便,但在老人看來,這是戰爭留給他的“勳章”。

安徽宿州埇橋區沱河街道的宿東社區,李忠秀已經在這裡定居了46年。從山東到貴州再到安徽,16歲新兵蛋子變成耄耋老人。幾十年的輾轉各地,這一路李忠秀走得很不易。


爆破兵:一線浴火 堅定黨性

1929年9月,李忠秀出生在山東嶧縣的一個小山村。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就給地主放牛打柴。參軍抗日的表親每次回來都要給村裡人講打日寇的故事,李忠秀聽後總是心潮澎湃。1945年,16歲的李忠秀報名參軍,開始了他的報國之路。

剛進部隊的李忠秀是個不識字的小個子,只能在炊事班打打下手。但憑藉膽大心細,李忠秀很快就被組織安排當了通訊員。


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參加解放戰爭時的年輕戰士李忠秀

雖然是放牛娃出身,但李忠秀很愛學習。一進部隊開始,他就和老同志學起了爆破技術。怎麼拉雷管、怎麼送炸藥、放什麼地方最有效……幾個月之後聰明的李忠秀就可以獨立作業了。“董存瑞、黃繼光,這些名字真是如雷貫耳。”對爆破技術的鑽研貫穿了李忠秀的十年軍旅生涯,甚至對他復員後的工作也起到重要作用。

一線的浴火淬鍊,堅定了他的入黨信念。1947年,在孟良崮戰役發起前,李忠秀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覺得每次戰鬥都是對我黨性的磨練和考驗。”戰役中,他出色完成了部隊的通訊保障任務,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1947年10月,李忠秀正式入黨,這一年他剛滿18歲。從此以後,“共產黨員”這四個字就深深烙在他的心中。


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李忠秀的功勞證上記載著他的戰功

一本泛黃的“功勞簿”上記錄著李忠秀在解放戰爭中的赫赫戰功:兩次特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但這每次的戰功背後,都是一次和死神的擦肩而過。

第一次記特等功是在1948年5月的開封戰役中,提起這段經歷,李忠秀歷歷在目。

戰役打響的前夕,我軍決定突入開封城內。城西的一個三角圍牆中盤踞著敵人,圍牆築有碉堡,周圍還有百米開闊地帶和幾米深的壕溝,地形易守難攻。時仍三縱八師二一團一營三連九班班長的李忠秀自告奮勇,領命爆破。

晚上9時左右,天色漆黑。李忠秀握著爆破杆把炸藥捆在杆頭,和戰友穿越火線,爬進壕溝,冷靜地將爆破杆放在碉堡的槍眼之間。可他沒想到杆子太高,手夠不著導火索。情急之下,他順著爆破杆往上爬,解下自己的腰帶綁在索線上,滑下杆後,他讓戰友先跑,自己用勁一拉。“轟……”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碉堡轟然倒塌。我軍發出衝鋒號,突向敵人據點。戰鬥結束後,三縱八師師黨委批准李忠秀立特等功一次。

第二個特等功是在4個月後。部隊進攻濟南時,發現敵人佈置了一個團兵力在濟南西面的山頭上,並築起地堡。入夜,三連突然接到進攻命令,並由九班負責爆破。地形複雜加上雨天溼滑,李忠秀在奔跑時摔倒導致右手脫臼,他忍住疼痛,頂住猛烈火力,單手操作,硬是拔了敵方的地堡。“子彈在耳邊穿過,顧不上多想,只能向前進。”面對剛剛繳獲的迫擊炮,李忠秀脫口而出“我來試試!”不到十分鐘就將敵人的火力點拔掉了。排長激動壞了,“小李真行!新式武器都能操作好!”

戰鬥中,李忠秀帶領九班戰士封鎖了敵人一個營的火力,使全連活捉了多名俘虜。評功時,師黨委批准李忠秀立特等功。


掘進工:不改軍魂 奉獻工作

956年,復員後的李忠秀成了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的一名下井工。那個年代,由於技術條件落後,井下掘進工作異常艱難。“每次掘進施工,都感覺像進了‘水簾洞’。”憑著軍人的意志和體魄,李忠秀總是衝在前方。

1958年,李忠秀隨隊來到山東藤縣官橋地區,進行魏莊斜井工程的施工作業。“魏莊斜井屬於新區開發,不通路不通電,更缺機械。”特別是雷管問題,嚴重影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進度。

在部隊時的爆破經歷此時派上了用場。李忠秀臨危受命,嘗試進行試驗。兩天時間內,他廢寢忘食,終於研製成功了可分批爆破的段發雷管,提高了爆破效率,也節約了炸藥成本。

在為外單位同志示範爆破技術時,意外發生了。李忠秀的三根手指被炸斷,左眼也失了明。妻子吳敬美說,他第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由於失誤讓單位在客人面前丟了臉。


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李忠秀和老伴吳敬美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

1965年,李忠秀作為先遣組前往貴州水城,負責工區12個食堂的副食倉庫,開始了和家人分離兩地的8年“大三線”建設生活。每個月,李忠秀將工資的大部分寄給妻兒和雙方母親,自己只留二十塊錢,“那點錢只夠吃素,有時食堂熟人給他加塊肉,他總是會把差額補上。”吳敬美說,“伙食費不夠吃,他就挖土豆和野菜回來自己做。”

“不拿公家的東西。”這是三個子女從李秀忠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女兒李繼英還記得,母親有時會帶著他們去貴州探親,遇上食堂採購物品,在卸車時會灑落一些碎粉絲和花生米,看到別人撿,她就和兩個弟弟跟著撿。李忠秀知道後,帶著他們把食品如數送還,“我爸說人家拿我們也不能拿,因為他是黨員。”


房管員:自學修鎖 服務大眾

1973年,兩淮煤炭基地建設開始,李忠秀隨單位轉移,從此將家搬來了安徽。


90歲特等功老兵李忠秀:被“雪藏”的“前半生”

李忠秀的學習筆記上密密麻麻都是字

在單位房管科工作,分內之事本就是分發房子,他卻把自己做成了大家的“大管家”,還“自學成才”了修鎖和配鑰匙的技能。吳敬美覺得很自豪,“老李很聰明,跟著師傅看幾次就會了。”

劉建剛是李忠秀一個大院的鄰居,在他還是小孩時就認識李大爺。他回憶到,“我家門鎖壞的時候,就是我去找李大爺,他總是很願意幫忙。一直到退休,他家裡一套配鑰匙的設備都還在用。”

如今,這位耄耋老人思維依舊清晰敏捷,背起當初在部隊接受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字不差。閱讀也是李忠秀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臥室的寫字檯上,一本學習筆記每天都用,裡面密密麻麻記滿了老人平時摘抄《黨章》和十九大報告的學習筆記。

“共產黨員不管到啥時候都要堅持學習。”每當讀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那段章節時,李忠秀都會心潮澎湃,“我相信,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強大!”

從退伍至今已經65年過去,若不是因為沱河街道對退役軍人信息的集中採集,李忠秀打算將這些過往戰功深深“雪藏”起來。在採訪的過程中,每當回憶那些並肩作戰的戰友們,老人依舊能第一時間準確地說出他們的姓名。當被問起這些年的沉默,老人說:“那麼多戰友都犧牲了,而我有幸活了下來,已經很知足了。雖然不說,但我心裡時刻不忘,我們的黨和國家這些年取得的成果是怎樣來之不易。”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