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综合施策推动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2019年来,门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引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这个最大责任,努力构建“水供给、水生态、水工程、水安全”四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体系,取得了水生态改善与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效。


注重民生保障,“水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依托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供水管网,持续开展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全力保障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全县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了总投资1680万元的2019年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1500万元,巩固提升了26个行政村4632户19450人的安全饮水条件。实施了投资200万元的2019年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深度贫困地区人畜饮水补短板工程,年内可完成投资100万元。实施完成了浩门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及青石嘴镇供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961万元。同时,注重供水设施设备养护,经常性开展水源地、引水口、供水管网和管道建筑物的巡查检查,维护维修老旧破损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人畜饮水正常供应。

注重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持续强化。

持续开展水利法律法规、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建立了县、乡、村河长制组织体系,严格按照《河长巡查制度》,开展巡河、巡湖及督查工作,扎实开展了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共排查问题46处,现已全部销号,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清理河道约540余公里,清除垃圾2000余吨,累计拆除违建数量66处。将全县所有水电站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确定了各水电站责任河长,除老虎沟河道1家水电站正在停产整顿、元树二级水电站已停建并完成生态恢复外,其余水电站均已建立生态基流保障监控系统,生态基流得到全面保障。


注重项目引领,“水工程”助力民生改善。

把水利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和纵深推进民生工程的有力支撑,在“争”字上用足心思、在“推”字上狠下功夫,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共开工水利建设项目23项,总投资10.02亿元。其中浩门镇老虎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工程、阴田大沟沟道治理工程等续建项目共9项,总投资1.61亿元,累计完成1.41亿元,完成率为88%。门源县吊沟流域封禁治理工程、2019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浩惠灌区)等新建12项,总投资2366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773万元,完成率为75%。已开工建设的浩门水库及供水工程总投资5.36亿元,预计今年可完成3000万元。投资2.83亿元的大通河流域(门源段)环境整治与生态功能提升工程正在有序建设当中,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率为70%。

注重综合施策,“水安全”顺应群众期盼。

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及时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签订防汛安全责任书,落实防汛责任,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加强乡村两级防汛知识及培训,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活动,确保了安全度汛,年内未发生洪涝灾害。全年共拨付乡镇特大防汛抗旱应急补助资金60万元。认真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督促门源县格林广场项目、门源县青石嘴旅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12个生产建设项目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完成了116个县级水土保持区域监管图斑的复核工作。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实施取水许可,截止目前,新办取水许可证12套,注销取水许可证4套。完成了5个万亩灌区、6个千亩灌区取水许可补办工作。目前,共征收水资源费32万元,预计全年可征收水资源费80余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