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祠(大田縣!!!)

龍井祠(大田縣!!!)

龍井祠,又稱蛟龍井祠,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大田縣最古老的祠堂之一。位於太華鎮魁城村下洋宮後崎山麓,坐北朝南,上下兩堂,廳堂為四梁抬井式,重簷懸山頂木結構,頂飾華麗,為魁城連氏總祠。唐開成元年(836年)始祖連廣川、仲英父子肇啟之地,原名前溪坂之滸。連仲英始架高大屋宇以住居,後遭兵燹毀。至宋寶祜二年(1254年)重建,奉祀連廣川公及六世孫閩忠懿銀青光祿大夫連胤及林氏四夫人、林氏十四夫人神像於廟堂,並金童玉女神像,設立春祭二月十五日,秋祭九月初三日。祠內有井三眼,右邊廳廊一眼,右邊后角、前廊各一眼,天氣久雨出濁水必放晴,久旱濁必有雨,千百年來皆有應驗。傳說有蛟龍潛伏,故名蛟龍井祠,因此祠內構建及壁畫等皆不飾龍。數百年來,祠已破舊,2007年眾裔依原樣重建,並保留清代木雕構件。龍井祠較有文化品味,祠內有連姓起源、遷徙、人文等展板。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龍井祠後裔連戰先生為龍井祠題匾,2008年5月25日舉行隆重竣工典禮暨揭匾儀式,省內8地、市數百裔孫參加慶典,場面十分壯觀。

連姓為姜姓之後,周朝姬庀王賜連稱公,在齊國山西上黨都璐安府璐城為食邑。葵丘著跡,上黨開宗。西晉末年,有一支連姓南遷,定居於浙江婺州(今金華市)。唐朝之時,有連謀者,配吳氏,白婺州遷閩之三山(福州別稱)濂江(福州佔地名)。濂江連氏傳至連廣川,為唐金紫光祿大夫。廣川公之子仲英,襲父職任制置使,乞身退處,謝爵致仕。於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因隱退攜眷遷居延平府尤溪萬足裡豐城鄉之蓬屋村(魁城舊稱)前溪坂定居,至今已傳40代左右,人丁昌盛,子孫遍佈閩臺等地及縣內張地、菖坑、萬湖、西埔、溫坑、太華、橫洋、蒼州、廣平、銘溪等地。魁城村內聚族二千餘人,縣內總人口排名在第16位,達7000餘人。

魁城連姓人文璀璨,唐代連廣川進士第,任廣西、四川二省副使,封金紫光祿大夫,曾作《十二樓賦》,名噪京城,受唐大詩人溫庭筠讚譽。唐朝公孫三進士(連廣川、連仲英、連可封);宋朝父子皆登科(連玠、連獻臣、連鼎臣);元朝科第重光,連和進士第,任惠州府判;明朝天文學家連登岸著《天文志》,名揚千秋。從唐至清,七品以上官員達50餘人,舉、貢、庠等功名百餘人。現代有博士、碩士、高級職稱3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