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老兩口在家門口

圖中大爺72歲姓李,老人身後的新房子是兒子的家,舊房子是老人居住的家,新院子和老院子一牆之隔,兒子一家人常年在外開飯店,平時很少回家,老兩口住在舊房子還有照看新房子,進入冬季,為了取暖方便又住進了老院子裡,老兩口怕取暖時把新房子弄髒,使用空調又怕浪費電,覺得還是在老房子裡採用傳統燒地爐簡單方便還不浪費電。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老人在新房子裡做飯

李奶奶說,她那舊房子就沒有做飯灶具,兒子這邊灶具齊全,在兒子的新房子裡做飯也不用重複購買灶具。再說,兒孫們回到家一起吃飯還熱鬧。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李奶奶在煮麵條

在兒子新房做飯還有個好處,就是天天在院子裡走動,幫兒子照看房子,如果不在新房子做飯估計幾天都不會進院子的,天天在院裡走動,家裡萬一有啥事就知道了。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李大爺的兒子把玉米芯子拉回家在家門口晾曬

李大爺的兒子一家人在外開飯店,這幾天他回家有點事,處理好後又要外出,他忙完自己的事情後,把玉米芯子拉回家攤在家門口的水泥巷道晾曬,等曬乾後拿回老院子,老人就可以燒地爐取暖。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李奶奶往老屋子裡抱幹樹葉

李奶奶說,以前是直接用柴火燒土炕取暖,炕上熱,房裡不熱,後來改成地爐子,地爐子的通道從屋子裡地下通過,只要是通道經過的地面都是熱的,房裡也就暖喝了,兒子的新房用的是空調取暖,咱年齡大了,節省慣了,一天得用多少電啊,太讓人心疼,咱幾十年習慣燒柴火取暖,再說,農村爛柴火多得是,又不用花錢就地取材,在老房子里弄得再髒,沒人嫌,如果給兒子的新房弄髒了就不美了。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李奶奶在燒地爐

地爐取暖的好處是早上加上柴火開始燒,等火燒旺了,然後給爐子口蓋上蓋子,柴火慢慢在地爐子裡燃燒。一整天的屋子都是熱的,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加柴火,這種取暖方式既省時又方便。李大爺說,當時挖這個地爐子沒少費勁,期初,取暖是給土炕上留了個燒火口,後來,把房子地面挖了個大坑道給坑道加固填上土,坑道連接土炕,然後再在土炕的牆角修了一個煙道通到房子外面。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李大爺拿了些柴火老伴

李大爺身體不太好,家裡的瑣碎事情大部分由李奶奶一個人去做,李大爺看到老伴在燒地爐子,走進屋子裡看看,然後幫老伴拿些柴火填到爐子裡。

7旬農村老兩口住自己老房,吃飯在兒子新房,啥原因

老兩口攢的舊柴火

這堆柴火是老兩口把地裡的果樹枝和舊房子拆下的廢木料破碎後堆放在一起,以備冬季取暖使用。兒子曾勸老兩口住進新房子,老兩口不同意嫌不方便,現在老兩口吃放在新房,住在老院子裡,覺得挺舒適。用兒子的話說,只要老人開心就隨他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