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

夜讀 | 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

夜讀 | 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
夜讀 | 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

12月1日至3日,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第二屆亞歐合作對話會議在重慶舉行,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3個國際組織的400餘名代表出席。對話會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發展戰略對接、經濟全球化的前景與挑戰、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等主題。與會人士積極評價共建“一帶一路”給國際社會帶來的利好。他們認為,世界各國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應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等挑戰。

為亞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重慶地處內陸,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框架下,內陸山城已逐漸成為開放的高地。重慶市市長唐良智介紹說,目前,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1500列,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超過4500列,“一帶一路”建設在重慶實現無縫銜接。

歐洲某公司高級合夥人也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是當今世界非常重要的合作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呈現了良好效果,我們應該攜手努力,為亞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阿赫塔爾認為,要推動互聯互通,促進貿易的流通。“我們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來幫助補齊南亞基礎設施的短板,在接下來的5年解決能源短缺,有效連接經濟走廊,降低時間和成本,縮短從中國到南亞、中亞的距離。”

“‘一帶一路’是至關重要的平臺,能夠改變未來。”意大利駐華公使銜參贊馮竹森介紹,“意大利和中國已經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我們可以看到,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其成功取決於亞洲、歐洲、非洲等的共同努力。”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終將從經濟上將亞洲和歐洲融合為亞歐大陸,亞歐大陸不再是純粹的地理概念。

經濟全球化正在受到挑戰

“單邊主義使國際秩序陷入混亂,經濟全球化正在受到挑戰。”潘基文說,在過去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各類會議、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經濟全球化、自由貿易、多邊主義以及開放型世界經濟”,在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不斷抬頭的現實下,這是亟須強調的話題。

“當今世界正面臨傳統與非傳統的挑戰,包括地緣衝突、貿易摩擦、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等。這些挑戰都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威脅,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在亞洲,儘管內需持續推動經濟增長,但自2019年初以來,許多國家貿易增長低迷,外商投資逐步放緩。”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認為,“我們心懷共同的目標,希望能夠找到解決方案,促進多邊主義,保護經濟全球化,實現可持續增長。”

面對如此多的挑戰,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認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有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需要有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合作;需要共同推動技術變革。“國際社會必須要克服困難,攜手並肩,進行雙贏、多贏的合作。”

新的合作機遇不斷湧現

埃斯科·阿霍分享了一個故事。1972年,在羅馬曾有人做出預測,印度和中國永遠不會參與到全球現代化的通信技術網絡。這樣的預測是基於過去思考的模式,世界上沒有足夠多的原材料來建立通信線纜。如今,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快速加入到了全球通信網絡,亞歐合作正在翻開新的篇章。

中國駐意大利前大使李瑞宇介紹,“中歐班列已經開通了近兩萬列,從歐洲拉回的返程貨物越來越多。歐洲的食品、葡萄酒、家居等商品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應該說,中歐之間的合作開創了新的局面,給雙方帶來很多機遇。中歐之間應該對‘一帶一路’倡議和歐洲的發展戰略對接進行更細緻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溝通,儘快將合作規劃落到實處,比如在一些重要領域啟動示範性項目。”

“我們鼓勵各國政府邁出更大的步子,促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貿易,我們需要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我們需要亞歐實現更高程度的經濟協作。新的合作機遇仍在不斷湧現。”潘基文說。

製圖:儲嘉為

審校:胡錦華、王耀祥、劉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