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3018人,已脱贫828户2860人

渭南青年网(文 景明军 图 闵盼龙)12月6日上午渭南高新区召开民生领域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区民生领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由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芳伦主持。

渭南高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3018人,已脱贫828户2860人

渭南高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3018人,已脱贫828户2860人

渭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芳伦主持发布会。

渭南高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3018人,已脱贫828户2860人

渭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张荣军就高新区脱贫攻坚成效有关情况向与会媒体作了介绍。

据张荣军介绍,渭南高新区辖三个街道和一个区直管社区,15个行政村,4个社区,12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3.5万亩,区内总人口约10万人,农村人口约4.4万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总规模898户3018人,其中,已脱贫828户,2860人,未脱贫70户158人,贫困发生率由"十二五"末7.03%下降为0.35%,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高新区计划脱贫79人。年初制定2019年工作要点,逐户分析了致贫原因,完善帮扶措施,"八个一批"政策稳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截止目前,2019年30户79人脱贫任务全面完成,无返贫和新增贫困户,人口自然增加45人 ,减少48人,摸底核实低收入边缘户3户5人,脱贫监测户9户26人。

2019年高新区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工作短板,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八个一批"工作扎实推进,狠抓脱贫攻坚巡视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和"三比一提升"工作,脱贫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产业扶贫方面,完善贫困户产业帮扶计划,注重中长期产业发展,确保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大力发展"村党组织+"生产经营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在南塬地区大力推广林下中草药种植,为贫困户发展短、平、快短期产业提供平台,带动贫困户致富。目前,良田村、大寨村、上庄村种植中草药200亩;全力推进良田街道软籽石榴产业园和西庆屯葡萄产业园建设,打造高标准产业示范园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三变"改革,探索"'三变改革'+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辖区所有村已完成"三变"改革任务。

就业扶贫方面,对全区贫困人口就业情况再次进行摸排,掌握贫困户就业动态、就业意愿,建立贫困人口就业台账。继续完善贫困户就业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次数,因人因岗因需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技能,举办高新区贫困人员创业培训班切实提升贫困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培训-技能鉴定-就业-脱贫"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开展7次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495人次,举行"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4场,安置就业127人。发挥区内企业多优势,引导企业投入脱贫攻坚,鼓励贫困户企业工作,引导贫困户劳动致富,目前区内25家企业帮扶18个村(社区),解决282名贫困人口就业难问题;突出公益专岗扶贫的牵引作用,落实公益特岗13人,公益专岗69人,发放公益专岗工资51.1万元;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健康扶贫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禁止全额补偿等方面着手,规范医疗报销制度,减免贫困户医疗负担,坚持首诊在区内就医秩序,规范就诊行为,杜绝过度医疗;全面落实"四个百分百",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等政策;加强贫困家庭与乡村医生或街道卫生院医生签约服务,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因病致贫问题。目前,共减免医疗费用68万元,惠及贫困户3516人次。

危房改造方面,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行动,要求各街道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危房改造情况再梳理,建立贫困户安全住房台账,对住房不安全户,及时组织改造。目前,我区贫困户住房安全全部达标。

教育扶贫方面,突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底线任务,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扶贫助学政策。继续实施教师包联贫困家庭学生,加大对贫困学生各方面资助力度,提高贫困学生综合素质,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目前,我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目标,教师包联贫困学生工作扎实开展。

社会兜底方面,围绕"民政跟着扶贫走,低保围着脱贫转"的总体思路,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低保、五保兜底、医疗和临时救助政策扶持力度,不断织密织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确保在兜底脱贫工作中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截止11月份,全区农村低保中建档立卡户有221户60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0.7万元;(其中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共有39户,84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9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中建档立卡户24户25人;累计发放供养金10.1万元(其中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共有11户,11人,累计发放供养金4.48万元);上半年医疗救助中的建档立卡户125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82666.66元;临时救助中建档立卡户有4户,14人发放金额1.5万元(其中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共有3户,11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2万元)。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方面,2019年高新区投资390万元,聚力25个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项目,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明晰扶贫项目产权制度及贫困户利益联结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发挥扶贫项目最大效益。

小额信贷方面,积极与陕西信合对接,减免程序,统一授信,财政担保,为每户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贴息贷款,严格落实免抵押、免担保、执行基准利率等政策,截止目前,共发放小额信贷296.6万元,惠及贫困户78户。加强与金融部门联合监管,严控信贷风险,把问题消化在源头。

随后,有记者提问现在全省开展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行动,高新区如何开展此项工作?

张荣军:我区把"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提升脱贫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一提升"行动,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总抓手。一是聚焦责任落实抓"主官"。强化主官主责意识,各级书记每周至少1天时间抓脱贫攻坚工作,一线督战、以上率下。分管扶贫领导每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包联点调研、指导、督查脱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我区"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达到80%,累计解决问题175件,出台政策文件12个,形成调研成果4篇。二是聚焦尽锐出战抓"主力"。各街道围绕扶贫主业,进一步加强扶贫力量,5名干部充实扶贫队伍中;加大驻村工作力度,60余名后配干部先后充实到驻村队伍中;开展为期3天扶贫干部培训,系统讲解各项扶贫政策,努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队伍。

三是聚焦精准举措抓"主干"。对标中省要求,对今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户开展集中研判,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扎实落实"八个一批政策",解决贫困户合理需求,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精准再精准,落实再落实。截止目前,投入890万资金,扎实推进"八个一批"政策落实,惠及贫困户624户,2563人。四聚焦提升质量抓"主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结合贫困人口"回头看",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切实做好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的工作,保持推进力度、扶持力度不减,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