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奋楫者德清
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孟琳

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空!在距离地表500公里的轨道上,我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遥感卫星——“德清一号”每隔90分钟便完成一次“环球旅行”。即将过去的2019年,它为自己的家乡德清拍摄了三次全景照,每张照片都真实记录下这座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发展轨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以来,敢闯敢冒的德清人锚定“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建设全面小康标杆县”的目标,多角度发力、多维度出击,创新驱动凸显发展张力、项目提质带动投资增效、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居民共享品质生活,打出了一组漂亮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德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亿元、增长8.1%,财政总收入101.2亿元、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1亿元、增长1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9.6%。

  亮丽的成绩单背后,蕴含着德清人精明细腻、勤俭聪慧的文化性格,更有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也正是因此,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这片9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蓄积,渐成厚积薄发之势。

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5G无人驾驶汽车正在测试 谢尚国 摄

布局未来 前沿产业纷纷落户

  初冬的德清,活力涌动。近一个多月来,第十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与科技莫干山论坛、2019国际区块链大会等会议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大波照进现实的“黑科技”让德清人眼界大开。

  进入“后地信大会时代”的这一年,德清迈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步伐。从地理信息到人工智能,从自动驾驶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德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引擎。

  在国际区块链大会上,德清正式启动打造区块链小镇,全面加速区块链技术应用,大力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集聚发展。会议期间,12家区块链相关企业与该县签订合作意向。

  “今年8月,德清就开始谋划布局区块链产业发展。我们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块链小镇,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共同发展。”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熊卓越介绍,德清区块链小镇将以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从而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应用高地。

  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服务商——太一集团董事长邓迪表示,德清不仅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已经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提升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这让政企合作更高效顺畅,有利于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无独有偶,11月初,德清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落户县域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德清正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场景更开放、应用更深度、产业更高端,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德清高地”。

  回头再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老大哥”——地理信息产业。今年,德清加快推动该产业链向制造端、软件端、应用端延伸,新引进了地理科技智谷、上海华测、京东龙观等120个国内外地理信息跨界融合项目。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有望连续六年实现营业收入、财政收入翻一番,营业收入首破200亿元。

  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时,德清又大胆创建全省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已成功启用。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创业驱动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未来。2019年,德清县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投资额分别增长13.5%和63.6%。

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会址——德清国际会议中心 谢尚国 摄

迈开步子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昔日师傅教徒弟,如今徒弟帮师傅。”今年10月,上海钢琴有限公司与德清乐韵钢琴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的新闻,成了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35年前,正是在上海钢琴厂(上海钢琴有限公司前身)“星期天工程师”的帮助指导下,德清县洛舍镇办起集体钢琴企业——湖州钢琴厂。如今,该镇已成为长三角最大的钢琴制造中心,全国1/7的钢琴产自这里。

  此次“师徒”之间的合作,“师傅”看中了“徒弟”的生产规模优势,而“徒弟”则看中了“师傅”的品牌价值,双方合资合营、互相借力。

  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区域优质资源的交流愈发频繁。据德清县经合中心主任曹才良介绍,今年以来,该县摸排了钢琴、服装、日化、食品等规上企业,推出了助力上海“老字号振兴行动”,开展“一对一”精准合作。目前,全县已有20家企业与上海“老字号”企业“联姻”。

  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德清自古区位优势明显。眼下,随着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德清段等新一批交通基础设施的提速建设,德清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除了地域上的互融互通,德清正全力扫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全方位接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

  “上海科技中介帮我们对接好一名大学教授,他的研究与我们需要的玻璃表面干燥技术刚好契合,能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技术难题。”浙江金辰玻璃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王丽娟说。这样的好事,缘于德清发放了省内首张跨区域使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上海)券,让本土企业享受到大城市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激发自主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德清县科技局还持续完善“研究院+人才+基金+孵化平台”创新链条,以“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的形式,走进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等,把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产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精准对接技术需求50余个,累计引进高端产业研究院23家,清华大学历史上首次与县域共建的产业研究院落地德清。今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正式开园。作为德清“接沪融杭”新窗口,该校区将深化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特色产业互动、创新平台共建、要素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德清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增添活力。

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浙江冉宏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 谢尚国 摄

敢为人先 深化改革永不停步

  近日,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开展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全省三个试点县名额中,德清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迎来了又一项全国性改革试点。

  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德清的一张“金名片”。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金介用”,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标准地”改革,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到城乡体制改革、综合医改等改革……截至目前,德清共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84项,有力打破了阻碍发展的各种坛坛罐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由德清首创的“标准地”覆盖了该县所有乡镇,并逐步向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旅游业等项目延伸,累计出让143宗,根据亩均税收测算共节约工业用地7000亩,全县工业亩均税收预计增长30%以上。

  “农地入市”方面,截至目前,德清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18宗,面积1690.47亩,成交金额4.5145亿元,征收调节金8772万元,农民和农民集体收益3.6373亿元。不仅如此,“农地入市”改革已从工业用地层面,向教育、养老、安居保障等公共用途延伸拓展,将置换出的更多农地投放到公共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

  “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反过来,高质量发展也呼唤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改革。”德清县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要面对的是新问题、新挑战,这就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增强各领域各环节改革举措的关联性、互动性,才能有效破解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试验田”里,风光独好!德清的改革不仅在县域内释放红利,同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一大批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德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为牵引,集成推进30多项省级以上涉农改革,形成的6方面19条经验被《浙江乡村振兴发展报告》收录吸纳;德清农村“三块地”改革为新版《土地法》的修订提供了翔实样本;“可持续发展的德清实践”入选联合国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典范案例……

奋楫者德清,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德清莫干山机场 谢尚国 摄

  挣脱地心引力,直冲浩渺太

多元共治

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每天早上,阜溪街道五四村村民施伟康都会按时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在门口的分类桶中。收集员会驾驶垃圾智能收集车,对分类桶进行称重和图形采集,判断分类是否准确,然后将数据实时上传、更新。这是该县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平台正式启用后的一个日常片段。

  “平台对全县12个镇街、143个行政村、106个小区、14万余户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大数据监控、全流程管控。”德清县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德清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德清已成为全国首个拥有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县域。与此同时,今年德清全面启动融合“地信+”技术的乡村振兴行动,依托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聚焦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治理和便民服务五大板块,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乡村智治新模式,有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将发挥城市大脑平台优势,加快新一代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问题,探索大数据助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以“智治”为支撑,实现治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以“德治”为先导,则放大了向上向善的正向效应。德清以“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县域气质为依托,释放道德的感召教化作用,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德文化”品牌不断打响,在此熏陶下,德清涌现了中宣部“时代楷模”——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陆松芳、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高燕萍等为代表的各类先进典型。该县还首创“百姓设奖奖百姓”民间草根奖,共设立涵盖尊老爱幼、环境保护等“民间奖项”74个,累计受表彰人数近一万人,形成了“小人物大境界”的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

  在德清这片约等于全国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人们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果,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创新性举措。“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传统价值观与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在这里相互碰撞、相得益彰,激发出源源不竭的发展源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