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張譯,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熱映後,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電影火了,我們誇他有演技有態度,可是在他一開始踏入演藝事業的時候,是伴隨著無數嘲笑聲的。為什麼?他沒有背景,這也罷啦,很多人都是草根出身,但他也沒有演員的本錢。一張臉上,小小的眼睛,不太規則的鼻子,既不好看,也沒有醜出特點,甚至被人說到是被屁股壓過的的臉。

自身的條件是真差,可是心裡還住著表演的夢想。

好在,勤能補拙。


1、敬業,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自從確定了自己從事表演的這條路後,他從未鬆懈過。長相不夠,努力來湊。一開始他只是劇組裡不起眼的小人物跑跑龍套,打打雜。但是為了出演《士兵突擊》裡的一個角色,他給導演寫啦三千字的請願書。終於獲得了史班長這個角色。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他為了還原劇中孟煩了的身材,進組前每天都喝兩三袋蛋白粉,後來被查出腎結石。孟煩了因為被日軍打傷了腿,成了瘸子。結果,劇組拍了一百多天,他也瘸了一百多天。


《紅海行動》裡大多數場景都是真刀真槍、炸藥爆破的。在拍攝搜救人質的這一場景時,隊長張譯端著槍掩護著隊友前進,在一片爆炸廢墟中滑倒了,腳踝骨折。但就算是在受傷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不用替身,所有的戲份都自己上。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拍《攀登者》,赤著腳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裡攀爬,雙腳通紅凍得幾乎無法走路。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因為角色需要他必須一直帶著口罩,為了保證能更高的詮釋高遠這個人物,他吃啦十天的黃瓜。瘦的幾乎不成人樣。


這麼勞累辛苦,值嗎?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那時候,身體又累又冷,但心是熱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2009年,《我的團長我的團》,獲得深入人心電視形象大獎;

2014年,因《親愛的》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2015年,《山河故人》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7年,因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獲得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2019年,主演的《一秒鐘》入圍柏林電影節。


拍攝電影《八佰》時的一個鏡頭,

著名導演管虎。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眼含熱淚、幾次用手掩面,

深深被張譯的表演打動。


2、演技,才是一個演員的本錢


他成功了嗎,我想是的,因為我們透過他的外表,看到了他的演技。


士兵突擊裡,史班長退伍轉業路過長安街,望著北京天安門嚎啕大哭。感動了多少人。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雞毛飛上天裡,他終於找到了他等了八年的駱玉珠,又急又喜,竟然發不出聲音。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他飾演高遠,參與原子彈的研究,卻又不幸遭遇核輻射,在火車上,偶遇了自己的初戀,相愛卻不能相認。


即使他全程都帶著口罩,我們也還是能夠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他的驚訝,他的迴避,他刻意的假裝。眼睛小又如何,裡面露出來的,不僅有光,還有演技。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知乎裡有人說道:"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張譯醜,我就覺得他很帥,說不上哪裡帥,但就是覺得他好看。"我想說,這是屬於張譯的魅力,作為演員,沒有演技作為基礎的好看只是浮於表面,而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僅越看越好看,而且也不懼蒼老。就像袁泉在談女演員的中年危機的問題時,說:"契科夫的一些話劇,必須是四十歲以後才能演的。"


3、低調專注,他只做演員


私下裡,張譯是個很低調的人。閒暇的時間,他會看看書,逗逗貓。他現在已經是有口皆碑的好演員了。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但是,除了作品,他的身上幾乎沒有任何話題,缺乏娛樂性,沒有任何可以炒作的點。對待他自己身上的這些特質,張譯心知肚明,安之如素。


規矩二字在張譯身上有很明顯的體現。他一直秉持這個信念,也滿懷感激。他說:"我很幸運,在我初出茅廬的時候,碰上了有規矩的團隊和前輩,我也一直在規規矩矩的演戲,不敢逾矩。規矩告訴我就是要先苦後甜,如果我沒有經歷那些痛苦,一定也不會有現在的我。"


被問及為什麼不去參加真人秀時,張譯笑了笑說:"我其實推過好幾個的,我不太適合,不是一個太能夠去娛樂大眾的人吧。"


他本可以,但是他,不願意。他守住了規矩,守住了初心。這是在張譯身上更高的精神價值。他不想做明星,只想做一個演員。


張譯,這個小人物,終於火了


陳凱歌說:在鏡頭面前收放自如的張譯,一定是個好演員。


張藝謀說:他是個人品、藝品都好的演員。


張譯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是一個好演員。


在如今這個浮躁,流量至上的娛樂圈,張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我們面前。終於他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可是他卻說,成名前是流浪,成名後是孤獨。那麼他的孤獨感從何而來?之前一次晚會上,海清呼籲導演觀眾多看看她們那些已到中年的女演員,她們不僅便宜,而且好用。


所以是什麼導致了她們竟然無力到要靠這樣來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觀眾的關注點一直在被眾多的流量和顏值所吸引,觀眾不買單,導演又怎麼會去找她們去演戲呢。作為觀眾,我們喜歡好看的,這無可厚非。可是能不能在關注顏值的同時,也轉頭看看他們的演技和作品,讓張譯這種拼演技的演員,少一點孤獨,多一些同伴。


文|一條外星龍

圖|網絡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