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家門口有了“老年食堂”“空巢老人”吃飯不再難

成都:家門口有了“老年食堂”“空巢老人”吃飯不再難

十二月五日,市民在“歲月廚香”老年助餐服務點用餐。本報記者肖雨楊攝

本報記者雷倢

12月5日,上午10點半,成華區二仙橋街道下澗槽社區“歲月廚香”餐廳內,48歲的葉文超師傅在大灶前忙著,最後一鍋菜火爆下鍋,這是葉文超當天炒的第八鍋菜了。11點,餐廳一開門,不少老人就來用餐了。

下澗槽社區是中車成都公司(原成都機車車輛廠)生活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型國企老舊生活區,轄區共有1000多位老人,其中有很多高齡的空巢老人。

近年來,成都市成華區探索社區助老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通服務居民“最後100米”。

今年,下澗槽社區以一元租金,引入頤佳(北京)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開設“歲月廚香”老年助餐服務點,運行6個月以來,因乾淨衛生、實惠的價格,受到社區老人喜愛,每天一到用餐時間就座無虛席。宮保雞丁、青椒肉絲、炒花菜……10塊錢就能吃到1葷1素,12塊錢能吃2葷一素。

“老人一要吃得燙,二要吃得軟,所以做法上跟外面的餐廳有所不同。”葉文超告訴記者,“我們也會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制定菜譜,比如冬天我們會給老年人燉一些蘿蔔湯。”

頤佳(北京)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黎懷陽說:“我們這裡每天11點起對60歲以上的老人開放,每天大概接待100-150人次,目前只開放了中午一餐,晚上暫時是點餐。”

黎懷陽告訴記者,公司是去年底來到成都的。在“歲月廚香”之前,該公司已在成華區的和美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裡提供午餐。在得知下澗槽社區想建立老年餐廳後,公司又與社區搭上橋,打破政府兜底和隱性擔保,創新推行“一元租金、資源換服務”的市場化運作模式,解決老人“吃飯難”。

黎懷陽介紹說:“我們的運營模式是政府主導,社會組織承擔服務。政府主導主要是包括我們這裡的設施設備、店面房租,我們主要承擔人工費、食材費。”

通過前期向社區老人發放300份問卷,餐廳確定了老年人能接受的價格。同時,民政部門也為老人提供相應補貼。針對80歲以上的老人,成都市民政局每人每天提供2元的餐補。針對60歲以上的低保老人,成華區民政局每人每天提供12元的餐補。

這樣的方式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讚揚。今年78歲的黃大爺,因長年子女不在家,每天買菜、做飯,讓黃大爺感到疲憊。“人少買菜的話也做不了幾個菜,而且年紀大了,做飯、炒菜、洗碗都很麻煩。”

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老年食堂,黃大爺不用每天為吃什麼犯愁了。“歲月廚香”成了他每天必來“打卡”的地方。“我一個月要來26天,這裡生活便宜一點。”

不僅如此,餐廳還召集了10位志願者給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下一步,我們準備開設外送平臺,與外送公司合作,給更多老年人送餐上門。”

12月,頤佳公司還將在成華區的府青路街道、青龍街道、桃溪街道開設老年助餐服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