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餘杭百丈工業園區有位“打樣工”,全年堅持義務做這件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張豔

百丈工業園區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百丈鎮的百業路與201省道交叉口,園區內有數十家企業。

一條寬約三米、長五百餘米的小河道穿園而過,當地人稱它為坪裡溪段,一直沿百丈溪下游匯入至苕溪。

如何讓這條經園區的小河道清起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近年來餘杭區百丈鎮動了不少心思。去年,百丈鎮總工會在這裡嘗試推出了“職工民間河長”制,沒想到效果明顯。

了不起!余杭百丈工业园区有位“打样工”,全年坚持义务做这件事

在園區一角的綠化帶旁,豎著一塊藍色的牌子,寫著“職工民間河(路)長責任牌”,上面還顯示著河路段名稱、起止點位、責任人、聯繫方式等信息。

今年32歲的李國安,是浙江康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打樣工,為汽車內飾打樣。工作之餘,他還有一個身份——百丈工業園區“職工民間河長”。

這位來自安徽宿州的新餘杭人,之前曾在北京當了5年兵,退伍後來到了杭州工作,並在這裡成了家。

去年7月,熱心公益的李國安,被餘杭區百丈鎮總工會聘為“職工民間河長”。一年多來,他雷打不動堅持巡查,把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讓河道整潔起來。

了不起!余杭百丈工业园区有位“打样工”,全年坚持义务做这件事

昨天(12月5日)晚上,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國安時,他剛剛巡邏完這段長五百餘米的小河道。“吃完飯後,又去檢查了一遍,這段時間是枯水期,但河道內還是挺整潔的,沒有發現汙染物。”李國安說。

自從一年多前接下這份特殊的任務,李國安無怨無悔,“只要不出杭州,每天都要沿著河道走一圈已經成了習慣,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讓相關部門去處理。”

幾個月前,他看到河道內突然多了一些泡沫,追根溯源,發現原來是邊上的一個施工工地飄過來的。他把問題上傳到微信群裡後,第二天早上發現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了不起!余杭百丈工业园区有位“打样工”,全年坚持义务做这件事

“看著河道一天天清起來,還是蠻有成就感的。”李國安告訴記者,自從接手了職工民間河長後,妻子和小孩都特別支持他做這件事,甚至連身邊的工友,也被他的行為感動。

“大家都希望身邊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好,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熱心人士能加入到這個行列。”李國安說,只要他在杭州一天,一定會把這件事堅持下去,做河道的守護人。

了不起!余杭百丈工业园区有位“打样工”,全年坚持义务做这件事

餘杭區百丈鎮總工會主席馮營春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百丈探索的職工民間河(路)長制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的,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效果還是挺明顯的。

“百丈工業園區內企業多,光靠保潔人員,很難做到位。後來就想發動職工的積極性,通過民間的力量,讓企業職工來參與園區治理。這一招,還挺管用的。”馮營春說,他們專門組了一個微信群,一旦有職工民間河長髮現問題,相關部門及時介入,大家的積極性就高了。

在浙江,每一級政府都有河長,分為省級河長、市級河長、區縣河長、街道(鄉、鎮)河長、社區(村)河長五級官方河長,民間河長是政府特聘人員。像百丈鎮總工會推行的職工民間河長,也是民間河長的細化和延伸。

一直關注浙江“河長制”發展的綠色浙江秘書長忻皓,在接受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類似百丈鎮推出的職工民間河長制,在治水過程中有著天然的優勢。

“這些民間河長,他們大多居住在河道邊上,頻繁地在河邊走,更加容易發現河道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可以說,他們是政府的又一雙眼睛和又一雙耳朵,更容易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這些河長去巡河,百姓也很樂意向他們反映問題,加上他們對當地部門熟悉,一有問題就能快速解決。”

省河長辦工作人員表示:“在關心和保護美麗河湖的過程中,我們更希望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民間力量加入,讓‘美麗河湖’實現由‘清’到‘美’的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