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87節]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中牟”。“中牟”這個地名,對於河南的朋友來說應該不會陌生,是位於鄭州和開封兩市中間的一個縣級單位。在“鄭汴(開封)一體化”的過程中,中牟的在中原的地緣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牟”並不在“河南”,而是在“河北”。這裡所說的河南、河北並不是現有的行政概念,而是一個真正的方位劃分。因為無論是按現在黃河的走向,還是先秦的河水流向,“中牟”都是在河北平原之上的。


之所以要將“中牟”單獨拉出來解讀,主要是因為趙國在從太原盆地的“晉陽”,遷都河北平原的“邯鄲”之間,曾經還有一個都城就是“中牟”。而相比於趙國的其他兩個都城,中牟的名氣要小的多,以至於直到現在關於它的具體位置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我們可以從史料關於中牟的大致位置,即位於邯鄲的南面,是伸入魏地的一塊突出部,另外旁邊有山,謂之“牟山”。按照這樣一個方位,以及古代某些文人的推理,現在有專家推斷趙都“中牟”的位置應當是在河南省鶴壁市的西面(這也是你在網上可以找到的標準答案)。大家也可以在諸多的民間戰國地圖中(中前期),看到趙魏兩國在河北平原交界處,趙國有一個突出部在魏國境內,這個突出部畫的就是“中牟”。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是否有優越的防禦力是必須考慮的。如果不能將都城建於自己的腹地當中,那麼是否有足夠好的地形可以依靠就更為重要了。就中牟的情況來看,我們知道,當初趙國得到中牟,是因為在四家聯手消滅範氏,中行氏之後,所瓜分的範氏土地。而趙國失去對中牟的控制權,則是在公元前361年“魏趙易地”之後。也就是說在長達130多年的時間內,趙國都一直能夠保對有中牟的控制權。

當我們來從防禦的角度仔細觀察鶴壁(西)位置的話,就會發現,趙人如果在這裡建都的話,即使能夠西靠太行山,但他們在面對東、南兩個方向的魏國控制區時,是基本沒有防禦能力的。另外如果在鶴壁地區建都,趙國如何將中牟與邯鄲及其以北地區連接起來也是一個大問題。並不是說在三晉當中,不存在深入對方腹地的飛地,相反,這在戰國初期魏趙韓三國是很正常的事。但如在處於對方完全包圍的飛地中建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問題。

其實我們只將將視線稍稍向西轉移一點,並結合地形圖,就會發現有一個很特別的地理單元——林州盆地。而這個位於太行山東麓的小型盆地,才是真正的“中牟”所在。顧名思義,林州盆地現在的行政中心是叫“林州”市,而再往前推一點時間,是叫“林縣”。相信對於我們的父輩來說,林縣之名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那條著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就是由林縣人開鑿出來的。而我之所以說這個盆地比較特別,是因為它的地理結構。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一般而言,山脈的兩側的海拔都是逐級向下的,也就是呈坡狀的。而位於林州的這一段太行山主脈,在分水嶺的東側卻徒然開始下沉,在形成一塊平原之後,再繼續延續它的山勢。也就是說,林州地區實際上可以看作太行山中的一塊盆地(在中條山中也有一塊,不過規模比較小,就是虞國所在的“虞原”)。而由於林州盆地位於太行山的東麓,因此它東側的山勢要遠低於西側。這種地理結構使得林州盆地與河北平原乃至中原的溝通,要較與山西高原的交流通暢許多(所以現在隸屬於河南,而不是山西)。而盆地的構造,又讓佔據它的政治體,能夠依託山勢建立足夠堅固的防禦體系。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趙國遷都中牟是在公元前425年,應該說,像所有的諸侯一樣,趙國也非常希望在華北平原開拓自己的領地。因此趙氏才會在瓜分範氏土地時,拿“中牟”邑。而趙氏搶佔中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在漳水以北已經有了邯鄲這個據點,如果順利的話,趙氏可以以邯鄲——中牟為據點,向漳水以南的平原地帶推進,最終將所有的衛國故地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不過趙國固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必須考慮到其他兩家的存在。如果趙國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那麼三晉之中的魏國,在河北平原將沒有立足之地了。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戰國前期,佔據了河東之地的魏國,才更象是晉國的繼承人,實力不僅在三晉之中居首,在整個戰國諸雄中也是最強的國家。即使不考慮實力對比,按照公平原則瓜分晉國舊地,魏國也不可能不分得自己的份額,因此漳水以南的河北平原,是魏國所圈定的勢力範圍。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對於趙國來說,在戰國初期定都中牟,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出於戰略防禦方面的考慮。因為即使不考慮魏國向北擴張的慾望,滹沱河流域的鮮虞人(中山國及其附屬部族)也是趙人所不得不面對的。在這種情況下,邯鄲城的防禦力就不如中牟了。

不過趙國最後還是將都城遷往了邯鄲(公元前386年),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魏國已經穩定了他們在漳水以南的控制區,而韓國也已經在上黨高地取得了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中牟實際上已經接近處於O形包圍的之中,僅憑有限的通道與趙國的其他地區相連;二是中山國已經被魏國所滅(後面會有專門的章節解讀)。而趙國的判斷是,魏國無法長期越過趙國保有對中山故地的控制,也就是說中山國的遺產最終還是要由趙國也接收的。事實也的確如此,中山國在趙國遷都後不久(公元前380年前後)復國了。而後已經不復當年之勇的中山國,最終還是亡於趙人之後。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既然中牟向四周已經沒有擴張的餘地了,那麼將都城遷往更有擴張潛力(還可向河濟平原擴張),也經營更久的邯鄲也就實屬必然了。進攻與防禦永遠都是一對矛盾體,就象明朝的永樂皇帝將都城遷於北京,固然是有利於向北擴張,並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穩定北部邊境。但就都城本身的安全而言,始終是減少了安全係數的。30多年以後,趙國人也的確得到了教訓,邯鄲城被魏國攻陷(公元前353年),趙人被迫向北退守信都(邢臺)。

兩年之後,魏國雖然迫於各方的壓力將邯鄲還給了趙國,並重新與趙人達成聯盟,但都城被攻破的情景還是讓趙人深深的為邯鄲城的防禦力而擔憂。而他們所想到的辦法就是築“長城”,公元前333年,沿漳水一線,以河堤為基礎的“趙南長城”為趙國南境的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也正式將魏趙兩國的地緣分割線定位於漳水。這條地緣分割線現在甚至大致成為了河南河北兩省的行政分割線。只不過河北省的範圍要更向南一點,將整個漳河兩岸包含在內了。不過如果當年河北省的領導們知道了曹操墓被劃到了安陽(河南),他們一定後悔沒有在分割平原省的時候,再多前進一步。

其實邯鄲城被魏國攻破,還有一個重要的地緣因素,就是在此之前,趙國的舊都“中牟”已經被交換給了魏國(公元前361年)。鑑於中牟已經深陷魏韓國兩國的包圍之中,沒有戰略縱深可言,這種交換是可以理解的。而趙國所得到的土地我們在韓魏易地一節已經提過了,就是魏國在太原盆地東邊緣的兩個城邑——榆次和陽邑(現晉中、太谷)。

這筆交易對於魏趙雙方來說都是合適的,趙國因此穩定了他們在太原盆地的控制權;而魏國消除了漳水以南地區的地緣隱患。只是如果中牟不被交換給魏國的話,魏軍在必須考慮側翼安全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攻入邯鄲就成問題了。只能說,無論是中牟被交換給魏國,還是魏國最終不得不退出邯鄲,都意味著,在二個同等實力的國家之間,必要的地緣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既然中牟和邯鄲都先後成為了趙國的都城,那麼有一個問題是它們所必須面對的,那就是如何與趙國在山西高原北部的大本營進行溝通,要知道作為一個政治中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交通便利。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新的政治中心,它必須要有合適的通道與舊地相連,除非你願意完全放棄以前的土地。而中牟所處的林州盆地和邯鄲城,也的確都控制了一條通往山西高原的道路,只不過這兩條道路都必須通過上黨高地。所以我們要理解,為什麼趙國一直不肯讓韓國獨霸上黨高地,而韓國在秦軍的進攻之下,第一個想到將自己控制下的“上黨郡”交給趙國。

這兩條通往上黨高地的道路,一條就是太行八陘中的第四陘——滏口陘(邯鄲);另一條則長期為人所忽視,名曰“羊腸坂道”(中牟)。需要注意的是,這條羊腸坂道並不是太行陘中的羊腸坂道,而是修築於“太行大峽谷”中(林州盆地西側的太行山主脈之中)。但如果比較地形的話,後者顯然更為形象。至於說這兩條道路是什麼走向,又是如何左右了趙國的地緣格局,就是我們明天所要分析的方向了。

解讀“中牟”——林州盆地的地緣結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