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斷崖下跌,創新充滿風險:未來醫藥行業投資思路

本次醫改動作力度很大,可以說前所未有,真正觸碰了無數人包括頂級核心利益集團的蛋糕。這些措施包括兩票制、醫保談判與集中採購(超級醫保局的成立)、

藥物一致性評價、按病種付費、藥佔比和處方外流、分級診療等。

中藥斷崖下跌,創新充滿風險:未來醫藥行業投資思路

在我看來,其本質原因是控制醫保費用!這個希望大家務必牢牢記住!核心中的核心!倒不是上層願意動自家人的利益,而是必須動。

因為按照之前的醫保支付方式,整個國家就是破產了也不夠支付,且可預見的不改革會引起社會穩定。

具體原因:1、國家人口紅利期已過,高速發展結束——國內掙錢難!2、老齡化不可避免到來,患病人群大大增加,疾病治療廣度和難度大大增加——看病花費大增!

3、中國國力增強,國外對中國的政策變化,由扶持到打壓——外面掙錢也難。

4、人民健康意識和對生命的追求大大增加,而往往救命的治療極其昂貴,如果國家不想辦法滿足,則民怨暴起——影響國家穩定。

5、退休老幹部的醫保費用的佔用增加,以最近國產的治療阿茲海默藥物為例,首批藥物已經預定一空,優先滿足這些對國家有大貢獻的人了。

總之一句話,錢不好賺了,需要花錢的反而更多了,而且涉及到社會穩定了,所以必須控制費用。

下面根據各亞行業來逐一分析。

醫藥行業分為:醫療服務(醫)、醫藥生物(藥),前者包括:專科、民營醫院、醫院信息化、醫藥研發外包服務、醫藥器械、醫藥商業;後者包括:化學藥、中藥、生物藥。

一、民營專科醫院:必須滿足一下條件,1、需求人群巨大、有持續性、剛需性;2、對醫生技術依賴小、對大型綜合設備依賴小、疾病治療過程單一。

3、專科設備更新快,且治療效果與這些設備直接相關。如果一個疾病治療需要ICU,需要多個科室合作,需要大型設備,需要最頂尖的醫生,民營醫院是不可能提供這些資源的;

目前看:眼科、口腔最適合。體檢市場雖然很大,但投資要慎重,因為1、門檻低,

2、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只能提供簡單、基本的數據,一沒有醫生給體檢者提供諮詢服務,體檢者還要拿著結果去醫院,二來,真正的疾病它並不能提供多大參考,往往需進一步檢查。

二、醫院信息化:政府採購行為,且無創新點,無大的成長投資機會。

三、醫療研發外包服務:1、醫藥政策有關,包括一致性評價,鼓勵創新藥的研發等,導致未來需求很大;

2、無論藥物研究成功與否,它旱澇保收;3、整個一條龍服務最好,需求者省心省力;

四、醫療器械:涉及到醫學影像設備、監護儀、體外診斷儀器試劑、家用醫療設備、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這一塊很大,很複雜,要個體化分析。

中藥斷崖下跌,創新充滿風險:未來醫藥行業投資思路

核心原則是:1、國產替代,那麼要求企業必須要有很好的技術生產能力,你生產的設備越能媲美進口,越有利國家採購故必須選擇國產龍頭!

2、分清必選耗材和可選耗材,國家提倡必選耗材,比如麻醉監護設備等,而可選耗材是會被嚴格控制的,比如心臟支架、骨科內固定等,

3、需求原則。患病人群越多的病種,需求越大。4、個體化原則。

特別注意:按病種付費將對這一塊產生很大影響!1、醫院層面,一旦按病種付費,那麼檢查和檢驗能省則省,省下來的就是醫院和醫生的利潤。

所以以後檢查和檢驗可能負增長!2、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檢驗和檢查部分外包,打個比方。一個股骨骨折手術,按現在情況,總花費要3萬(國產鋼板)、4萬(進口鋼板),

國家只肯出2萬(按病種付費)。我們按照3萬來分析該手術,必須檢查、化驗和耗材需要1.5-2萬、可選耗材和檢驗化驗0.3-0.5萬,手術治療費0.5-1.2萬。

醫院層面:1、首先砍掉可選項目,將0.3-0.5萬納入純利潤。這些可選項目一般包括各種輔助藥物和輔助材料、為了防止糾紛而進行的罕見病的檢查;

2、材料儘量選擇便宜的,但這一塊醫院說了不算,因為醫保採購什麼品種,你就用什麼品種。

3、能用一塊鋼板的絕對不會用兩塊,要麼病人自費。

4、一些複雜的檢查或檢驗外送,病人自費。比如病人全身腫瘤需要做PET,一個PET就要將近1萬,醫院不可能給你做這個,否則就是虧本,要不病人就自費。

因此,未來一些獨立的檢驗或者檢查機構可能成立。甚至醫院未來甩掉檢驗科、影像科等。

五、藥品,這個不多說了,有核心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公司,無論醫保還是自費,都是巨大需求,

而輔助藥無生存空間直接死亡,仿製藥進醫保的能薄利多銷,不能進醫保的直接死亡。很多中藥、中成藥將不斷被暴雷,除了一些國家秘方產品由於種種原因被保護外。

六、醫藥流通:大型龍頭集團化、連鎖化,外購處方明顯增多。

綜上所述得出一些推論:

藥品:1、所有輔助藥、輔助材料、中成藥、中藥(絕大部分)收到極大影響,斷崖式下跌;

抗生素、抗凝藥等必須用藥會得到很大控制(主要是用藥時間);

3、重大疾病的藥物需求暴增,尤其是那些能解決重大疾病的藥物(創新藥、各種疾病疫苗、根本上解決惡性腫瘤的靶向藥物、)

4、控制慢性疾病的藥物的需求增加,但一定是薄利多銷。

4、先天性、自身免疫疾病的藥物需求大增且具有剛需性。

5、用藥方式痛苦最小、最方便的藥物不但需求高,而且有議價能力;

醫療服務:

1、國產替代,有核心產品的優質國產耗材龍頭佔領大部分市場,但單個利潤不高,除非是跨時代的產品;

2、獨立實驗室和體外診斷需求大大增加;3、不依賴重大設備的專科民營醫院前景看好。4、醫藥研發外包服務需求大增,且旱澇保收。5、連鎖藥店龍頭化

中藥斷崖下跌,創新充滿風險:未來醫藥行業投資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