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副粘病毒病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概述:鸭副粘病毒病又叫鸭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禽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对番鸭、半番鸭、产蛋麻鸭以及鹅均又致死性,其中番鸭和鹅相对较敏感。肉鸭发病日龄在8~30日龄之间,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中大鸭病情相对较轻或成隐性感染。在产蛋鸭可造成产蛋性能下降。

以往人们认为禽副黏病毒一般不感染水禽,即使感染也不发病。但近年来,副黏病毒的致病性有了很大的变化,对鸭、鹅等水禽也有极强的致病性。

预防和治疗鸭副粘病方案:鸡、鸭、鹅副黏病毒病【独败+杆立克+将军】

流行病学:本病对番鸭、半番鸭、麻鸭、肉鸭均有致死性。肉鸭发病在8 - 30日龄,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中大鸭病情相对较轻或成隐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病鸭的胴体、内脏、排泄物或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饲料、水源、草地、用具和环境等是主要的传染源,种蛋和孵化室也是传染源。从疫区引进带毒鸭常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病鸭食欲减少,饮水增加,缩颈闭眼,两腿无力,常蹲伏鸭舍角落。初期排白色稀便,中期红色,后期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口中有黏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一过性的转圈或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鸭副粘病毒病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种鸭感染后产蛋性能下降,软壳蛋、无壳蛋增多。该病也可通过种蛋传播,引起胚胎死亡,孵出的弱雏鸭增多,会出现扭头、转圈、头颈后仰等神经症状。

鸭副粘病毒病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剖检变化:

鸭口腔黏液较多,喉头、气管出血,肺脏出血。肝脏肿大,脾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腺胃出血,肠黏膜脱落,有局灶性出血、坏死,胰腺有出血点或白色坏死点。产蛋鸭卵泡变形、出血,严重时卵泡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等。

综合防治:

第一,科学选址,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科学的卫生防疫制度及饲养管理制度。

第二,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易感鸭实施免疫。

种鸭免疫:产蛋前2周,皮下或肌内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0.5~0.6毫升/羽。1周产生抗体,维持6个月左右,高峰在1.5—2个月。在免疫期内,所产种蛋孵化的生鸭在2~3周内因具有母源抗体,可以抵抗强毒的感染。

雏鸭免疫:7日龄时皮下或肌内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0.3~0.5毫升/羽,首免2个月后应实施第二次免疫。

预防和治疗鸭副粘病方案:鸡、鸭、鹅副黏病毒病【金方案,特效药】

抗病毒的“独败”+抗菌药“杆立克”控制继发感染,+“将军”水禽【浆膜炎】专用药品连用四天即可。两天就能看到精神焕发,采食明显增加,是很多养殖户用出来一直被称赞的【金方案,特效药】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A养殖一家人】,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