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Fintech模式及落地含资金投入情况

做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曾面临着造假风险,比如出现仓单、票据等情况,因为企业之间系统不互通,贸易背景都是靠纸质凭证进行传递,这不仅面临巨大的到的道德风险。很早就有人提出要让企业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四流合一,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透明,同时也更近一步解决了核心企业信用的跨级传递。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优质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拥有多渠道的融资途径,但二级或三级以后供应商或者说那些存在于供应链末端的一些中小微企业,他们是真正需要被资金哺育的一类群体,善意到银行等资金机构,愿意拉他们一把。然而,在没有联网和智能Ai工具辅助下,对于银行等资金方来说,单凭合同约束,履约风险太高,尤其是对于融资企业的资金使用及还款情况不可控制。

诺亚财富因为承兴控股供应链金融诈骗损失惨重,事件曝光以后,监管部门迅速发文,要求银行规范银行保险机构供应链融资行为,鼓励技术创新,提升风控能力,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供应链金融作为典型的金融科技应用领域,在这个细分市场,多半有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科技输出。这个业务风口来的太快,大多数银行和企业都没有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最快的捷径方式,就是借助成熟第三方服务商的力量,为自己提供最优服务。


供应链金融+Fintech模式及落地情况

构建企业间贸易系统为基础,凭证拆转融为主要创新

落地情况:应收账款+Fintech在多数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等已有较多落地案例,但仍属于初步落地阶段,下一阶段任务将是寻找促进凭证流转策略、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链上网络生态;相比之下,ARIF+Fintech落地稍显落后,仅少数核心企业拥有落地案例。

供应链金融+Fintech模式及落地含资金投入情况


供应链金融:技术资金投入情况

联合运营成主流,银行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资金投入平稳增长

从银行角度看,区块链系统成为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主要投入,且无论是头部的国有大行及商业银行,还是中尾部的地方银行、民营银行等,均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有所投入。

目前虽有“构建区块链生态网络、如何促进凭证高效流转”等难题的存在,但通过对银行调研反馈显示:行业整体对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前景较为看好,同时分析目前联合运营逐渐成为主流(联合运营: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技术商提供技术支持、核心企业提供贸易数据,三方分润),银行将更多以资金方参与其中。

在现有基础上,艾瑞预估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对区块链技术投入将稳定在13%~14%左右的增速,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仅部分银行会参与ARIF+IoT全栈系统建设(如:背靠核心企业的民营银行),但是这类投入仍然主要以核心企业、仓促物流公司或技术服务商为主。


供应链金融+Fintech模式及落地含资金投入情况

供应链金融+Fintech模式及落地含资金投入情况

-【End】-


以上部分文字内容,摘录自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研究报告》,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属艾瑞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