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奇:郾城之戰,取得完勝卻被迫撤軍

  公元1127年,金軍擄走北宋皇帝宋徽宗和他的兒子宋欽宗,北宋結束了。就在這一年,宋朝的一些文武官員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把欽宗的弟弟趙構立為皇帝,他就是宋高宗。宋朝又重建起來了,歷史上稱為南宋。宋高宗害怕金人,不敢抵抗,他一直向南逃跑,最後,在杭州建立國都,改稱臨安。從此,南宋小朝廷一直在那裡過著苟且偷安的日子,把中原的人民置之腦後。

  宋高宗為了保住皇位,不惜向金朝屈辱求和,特意任命被金放回來的俘虜秦檜做宰相,主持和議。趙構、秦檜怕得罪金朝,常常壓制抗金將領。有一次,岳飛在前線打了大勝仗,趙構急令他停止追擊。岳飛悲憤滿腔,“仰天長嘯”寫了一首充滿愛國激情的《滿江紅》詞,感嘆他“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表示決心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從頭收拾舊山河”。不久,金朝派使臣到臨安“議和”,要趙構跪拜著接受金帝的“詔諭”。抗戰派的文武官員都看出,秦檜的“議和”,就是要南宋投降。有人上書,要求斬秦檜的頭,掛到街上示眾。岳飛也上書高宗,指責秦檜說:“相臣謀國不當,恐怕要讓後世譏笑。”(《宋史·岳飛傳》)後來,秦檜還是代表趙構,跪拜著接受了金朝的詔書,與金簽訂和議:宋朝對金稱臣,每年貢納銀25萬兩,絹25萬匹;金允諾把河南、陝西還給宋朝。這是南宋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的事。

  金國統治集團的所謂議和本來就是權宜之計。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秋,金國內部發生政變,完顏兀朮(宗弼)上臺執政,反對把河南、陝西還給宋朝,推翻了同年正月兩國簽訂的議和。轉年五月,金兵分四路向南宋大舉進攻,戰線東起淮河,西迄陝西。兀朮自任都元帥親自率領金軍主力10餘萬人進攻開封。長安和洛陽相繼被金軍攻陷。兀朮率領主力攻入東京開封,緊接著又攻佔了南京商丘,並乘勝繼續向淮西進攻。

  這時,宋高宗正在慶賀和議成功,大肆封官進爵,對金軍的進攻毫無戒備。因此,金軍進攻初期氣勢洶洶,但不久即遭到岳飛、劉錡、韓世忠等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從而遏制了金軍的進攻。其中以岳飛在郾城(今河南郾城)的反擊戰最為出色。

  金兀朮撕毀和議,準備大舉南侵的消息傳到南宋,宋高宗有些恐慌了。他連忙傳令岳飛等將領嚴加防禦。宋高宗任命岳飛兼任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由荊襄北進,負責措置光(今河南潢川)、蔡(今河南汝南)、陳(今河南淮陽)、許(今河南許昌)諸州軍事。岳飛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大軍北進。

  在大舉反攻之前,岳飛一面派部將牛皋、張憲等人,分路收復河南各地;一面又遣義軍首領梁興等人重返太行山區,聯合其他義軍在敵後展開活動,以策應北上的軍隊。在很短的時間裡,宋軍先後收復了潁昌(今河南許昌)、陳州(今河南淮陽)、鄭州、洛陽等地。岳飛親領輕騎,屯駐郾城,指揮全局。

  中原是宋、金必爭之地,誰控制中原,誰就可以從中央突破對方的戰線,造成對敵分割的有利戰略態勢。因此岳飛率軍挺進中原,使駐紮於東京的金將兀朮感到驚惶失措。他急忙召集諸將商量對策。兀朮認為南宋各路兵馬都容易對付,惟獨岳飛這支軍隊“將勇而兵精,且有河北忠義響應之援,其鋒不可當”(岳珂《金佗粹編》卷八),因而決定引誘岳飛的軍隊,孤軍突進至開封的外圍,然後集中主力給對方一個有力的打擊。岳飛識破了敵人的陰謀,便將計就計,每天派出一軍向敵人挑釁。兀朮以為岳飛中計,便親自率領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偽昭武大將軍韓常等軍直趨郾城,準備和岳飛軍決戰。

  岳飛首先命令他的兒子岳雲率領“背嵬軍”,直貫敵陣,給敵軍一個沉重的回擊。出兵前,岳飛嚴厲地對岳雲說:“你這次必須獲得勝利,然後才能讓你回來,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我首先要把你斬首!”岳雲聽了父親的囑咐,格外小心,和敵人作戰,勇敢異常,僅數十回合,就殺得敵人屍橫遍野,獲馬數萬匹。

  這次金軍南犯,兀朮親自率領精銳的“鐵浮圖”和“柺子馬”15000餘騎,準備以此抄襲岳家軍的大本營,進而消滅岳家軍的主力。“鐵浮圖”是兀朮的特種騎兵,人馬都披上厚重的鎧甲,以三騎為一隊,作為正面衝鋒隊。每向前進,就用障礙物堵塞後路,只許進,不許退。“柺子馬”指的是左、右翼騎兵,作戰時,配合“鐵浮圖”從兩面包抄。這種騎兵隊伍都是由女真人組成的。打起仗來,像圍牆鐵幕一般,很難對付。岳飛認為“鐵浮圖”和“柺子馬”雖然厲害,但還是可以利用它的弱點,找出對付的辦法來。他發現“鐵浮圖”的馬腿安不上鐵甲,只要馬腿被砍斷,騎在馬身上的士兵就要跌下。因此,他機智地指揮將士手持馬紮刀、長斧和敵人對陣。宋軍上砍敵兵,下砍馬腿,金兵馬倒人也跟著倒,人馬大亂。岳飛提槍躍馬,親臨戰陣。他在敵陣中左右開弓,往來衝殺,將士們見了,勇氣倍增。岳飛的心愛部將楊再興單騎突入敵陣,左衝右突,銳不可擋,差一點把金兀朮活捉住。這次大戰,從申時(下午四時左右)打到黃昏,金軍有的被宋軍殺死,有的被馬踏成爛泥,死屍佈滿原野。金兀朮合圍宋軍的陰謀破產了。兀朮看到自己的精銳鐵甲騎兵被宋軍殲滅,十分悲痛。過了兩日,又增兵於郾城北的五里店,準備再戰。岳飛手下一個叫王剛(亦作綱)的部將,帶領50名騎兵去偵察敵情,勇敢地突入敵陣,斬殺敵人的中下級軍官數名。岳飛乘機率輕騎出擊,大隊人馬隨後,從左右兩面射擊敵軍,再一次打敗兀朮軍。經過三天的激戰,金軍遭到沉重打擊,岳家軍取得了郾城之戰的偉大勝利。

  兀朮打了敗仗,更加氣憤,於是又集中了號稱12萬人的兵力,進到臨潁(今河南臨潁)。岳飛派兵迎擊,部將楊再興帶領300名騎兵擔任先鋒。小商橋(在臨潁南25裡)一戰,殺死金兵2000多人,可惜寡不敵眾,楊再興不幸在戰鬥中英勇犧牲了。次日兩軍交鋒兩次,敵軍大敗逃去。岳飛估計金兵一定要回軍攻打潁昌,便命岳雲帶領騎兵急速增援駐守潁昌的王貴。岳雲來到潁昌,兀朮果然親自率兵來攻。岳雲和王貴合力攻殺,城內守軍便把預備兵力投入戰鬥,岳家軍鬥志愈加旺盛。嶽軍以騎兵800擔任正面衝鋒,步軍列置左、右兩翼,來對付金軍的騎兵。雙方從早上殺到中午,岳家軍的將士無一人怯戰後退。岳雲手執雙錘,在敵陣中往來衝殺。雖然身受重傷,血染戰袍,仍然浴血奮戰。接著董先、胡清率部趕到,投入戰鬥,終於把金軍打敗,殲敵5000餘人。金軍統軍上將夏金吾(兀朮之婿)也被岳雲用大鐵錘打死。兀朮看到大勢已去,只得連夜退回開封。張憲部將也在臨潁東北,擊破金軍6000,獲馬百匹。金軍全線崩潰,“鐵浮圖”和“柺子馬”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粉碎了。岳飛率軍乘勝追到距東京開封僅45裡的朱仙鎮。金軍潰敗,撤回東京開封,準備北逃。

  郾城、潁昌的勝利,鼓舞了北方人民抗金的勇氣。太行山“忠義保社”首領梁興和河東忠義軍將領趙雲共同收復了山西的垣曲,並進到王屋(今山西陽城西南)和濟源(今河南濟源)縣界,斬俘很多敵軍,擄獲大批軍械、馬匹。岳飛遣梁興去向兩河忠義豪傑,宣佈朝廷意旨,約請他們共同抗敵。山西各州府的義軍,都打起“嶽”字旗號,約定日期進兵。兩河義軍聽到岳家軍進駐朱仙鎮的消息,都歡欣鼓舞地準備迎接他們渡河。大河南北的人民更公開地頭頂香盆,牽牛拉車,運送糧草,歡迎大軍。敵人的地方官吏,瞪著眼睛看著,也不敢加以干涉。燕京以南,金政府的號令已經無法推行了。

  正當岳飛在前線不斷取得勝利,興高采烈地策劃大軍渡河時,不料竟遭到了民族敗類趙構、秦檜等投降派的破壞。他們擔心岳飛的勝利會阻礙他們向敵人投降,也怕勝利後岳飛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因此就在岳飛勝利進軍當中,急令原來配合岳家軍出擊的各線宋軍停止前進,然後又以“孤軍不可久留”為藉口,一日連下12道“金字牌”(在朱漆的木牌上寫著金字,遇到緊急軍機,直接由皇帝發出,日行400裡,一說500裡),迫令岳飛退兵。在這種情況下,岳飛除了退兵,就是喪師,他眼看功敗垂成,真是痛心萬分,不禁嘆息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最後只得懷著滿腔悲憤,下令全軍退回襄陽。在退軍途中,中原人民攔住岳家軍的馬首哭泣,一時軍民哭聲,震動原野。當時,河南百姓跟隨大軍南遷的,絡繹不絕。岳飛退兵後,河南境內已經克復的各州,重新落入金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